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务管理论文 >

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科技创新能力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1 15:19

  本文关键词: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科技创新能力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企业是创新实践的主体,走在科学技术创新实践的前线,为带动整个社会的创新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医药制造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要求和高利润率是它的特点,因而持续创新是其长远发展必不可少的要求。基于医药制造业在国家行业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医药制造业的发展无论是对企业自身还是人民生活、经济稳定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故而对这个行业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研究很有必要。在研究内容上,本文在阅读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材料的基础上,发现国内对于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科技创新能力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研究不多,很多是研究单一的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或者单独的评价企业价值和绩效,真正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的较少。即便有对二者关系的研究也比较泛化,只是研究国家或者行业整体情况,没有深入到某一行业内部对企业进行研究,而由于企业层面能更具体和更贴近实际的反映情况,因此本文深入到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展开研究。在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选取和指标体系的构建上,国内外研究者大都是用研发投入强度代替整体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而这种评价方式不够全面。并且很多研究的因变量是选用企业绩效指标而不是代表企业内在价值的企业价值指标,这样无法让市场投资者对公司投资价值有一个外部的长期有效的评价。因此本文选取了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投资者视角,构建相对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并进行科技创新能力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的研究。希望可以通过本文的研究丰富这一领域的研究结论,为今后医药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价值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实证依据。在实证部分,本文以沪深两市95家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收集了2014年这95家公司以及2007年和2014年其中59家公司的研究数据,在科技创新能力以及企业内在价值的理论基础上,运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包括19个原始指标,用因子分析法降维之后得出六个主因子,它们分别是资金投入强度、智力资本水平、科研物资水平、资金支持能力、资产增长速度、经营效率水平。接下来利用这些指标数据对样本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然后根据研究假设,以每股MVA为被解释变量,科技创新能力的六个具体指标为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对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价值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之间的企业价值差距极大,呈现分化趋势。第二,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科技创新能力整体偏低,且公司之间差距大。第三,医药制造业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逐年上升。第四,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与企业价值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第五,从科技创新能力的一级指标构成上看,资金投入强度、智力资本水平、科研物资水平、资产增长速度和经营效率水平与企业价值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但是资金支持能力与企业价值呈现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第六,从科技创新能力的二级指标来看,绝大部分指标和企业价值是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的。其中每千万员工专利申请数、研发费用与营业收入比和固定资产周转率这三个指标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程度最大。第七,从2014年和2007年的对比分析来看,人力和财力资本对于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作用更加凸显,人力资本对于提升企业价值的作用更加显著,财力和物力资本的作用相对弱化。因此,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应该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加强高技术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彻底贯彻落实人才激励政策,在提高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创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收益,提升企业价值。最后,本文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从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自身角度来说,第一,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应当自觉完善重要指标的信息披露,做到信息披露的全面完整的同时也要注意统计口径的一致,以满足对各个公司间对比研究的需要;第二,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应当提高创新意识,从思想上重视科技创新;第三,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多方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具体来说,企业应该从驱动企业价值提升的人力、物力、财力三个方面加大创新投入力度,满足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第四,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可以寻求与科研机构和高校之间的科研合作,实现“产学研”的结合,从而实现科技创新的目的。从政府角度来说,第一,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医药制造业的市场监管力度,为医药制造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二,制定更全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更加适用的知识产权保护平台,保障医药制造业企业更好的开展科技创新;第三,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科技创新的财政支持力度,支持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开展。
【关键词】:医药制造业 科技创新能力 企业价值 因子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06.7;F273.1;F426.72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1
  • 1. 绪论11-21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3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文献综述13-17
  • 1.2.1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研究综述13-16
  • 1.2.2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综述16-17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7-19
  • 1.3.1 研究内容17-18
  • 1.3.2 研究方法18-19
  • 1.4 本文创新点与难点19-21
  • 1.4.1 研究创新点19-20
  • 1.4.2 研究难点20-21
  • 2. 医药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及企业价值的概念界定21-26
  • 2.1 医药制造业21-23
  • 2.2 科技创新能力23-24
  • 2.3 企业价值24-26
  • 3. 科技创新能力体系及企业价值指标的构建26-32
  • 3.1 科技创新能力体系的构建及说明26-31
  • 3.1.1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理论26
  • 3.1.2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构建26-30
  • 3.1.3 评价方法30-31
  • 3.2 企业价值指标的选取及说明31-32
  • 4. 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价值关系实证研究32-61
  • 4.1 样本选取和数据获取32-33
  •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33-36
  • 4.3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36-44
  • 4.3.1 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及步骤36-37
  • 4.3.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过程37-41
  • 4.3.3 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科技创新能力的分析41-44
  • 4.4 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科技创新能力对企业价值的回归分析44-53
  • 4.4.1 科技创新能力与企业价值总体相关性分析44-46
  • 4.4.2 科技创新能力各主因子指标与企业价值相关性分析46-49
  • 4.4.3 科技创新能力各具体指标与企业价值相关性分析49-51
  • 4.4.4 科技创新能力与企业价值相关性实证结果总结分析51-53
  • 4.5 2007年和2014年对比分析53-61
  • 4.5.1 因子分析对比53-56
  • 4.5.2 回归分析对比56-59
  • 4.5.3 2007年和2014年对比实证结果总结分析59-61
  • 5.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61-66
  • 5.1 研究的结论61-63
  • 5.2 政策建议63-66
  • 5.2.1 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自身角度63-64
  • 5.2.2 政府政策方面64-66
  • 参考文献66-70
  • 后记70-71
  • 致谢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穆荣平;吴灼亮;;中国医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二)[J];世界科学技术;2005年05期

2 商月平,袁志远;河北省医药制造业竞争力分析[J];经济论坛;2005年02期

3 邱家学;孟光兴;何琦;;“十一五”期间我国医药制造业将持续高速增长[J];中国药业;2006年03期

4 贾帆联;;当前浙江医药制造业形势严峻[J];浙江经济;2007年07期

5 褚淑贞;张丽丽;韩之俊;;中国医药制造业产业集聚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07年05期

6 王哲;王东欣;李荣平;;河北省医药制造业竞争力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年06期

7 李洁;申俊龙;;对江苏省医药制造业发展状况的分析与思考[J];江苏商论;2009年03期

8 张倩男;;中国医药制造业竞争优势演化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06期

9 谭双顺;谭晓茹;;论湖南省医药制造业的竞争策略[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年04期

10 杨安宁;杨玉秀;;企业竞争力研究中二手数据的应用分析——以医药制造业为例[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曾建红;;医药制造业发展的主要产品遴选——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罗欣;陈玉文;;医药制造业与我国其他高技术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对比[A];2013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医药安全与科学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3年

3 许铭;韩亮;郑强;;中国产业安全评估体系的构建及对医药制造业的实证分析[A];中国贸易救济与产业安全论丛(2010)——第六届中国贸易救济与产业安全研究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4 牟玲玲;吕丽妹;安楠;;技术创新系统协同度模型构建与分析——以医药制造业为例[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12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理论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研究[C];2014年

5 张昕;;空间计量模型在知识溢出研究中的应用——以我国医药制造业为例[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徐莹波 通讯员 邓云;前三季度桂林医药制造业实现高速增长[N];桂林日报;2013年

2 记者 陈敬儒;海口医药制造业持续向好[N];海口晚报;2014年

3 哲同;浙江医药制造业发展良好[N];中国信息报;2014年

4 特约记者刘光耀 张万刚;甘肃医药制造业前11个月实现税收近3亿[N];甘肃经济日报;2009年

5 建忠;中国医药制造业基本安全[N];中国医药报;2011年

6 记者 杨俊坚;医药制造业基本安全 中国未来潜力被看好[N];医药经济报;2010年

7 张琴;重庆医药制造业景气指数攀高[N];医药经济报;2003年

8 韦雄;东北医药制造业景气度下滑[N];医药经济报;2004年

9 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 葛顺奇;医药制造业外资增长空间大[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10 孙见友;医药制造业防御性突出[N];中国证券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冬梅;我国医药产业的区域集聚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12年

2 郑宝华;中国医药制造业产业安全及其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刘桂林;基于实证视角的我国医药制造业效率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双顺;医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陈梓佳;天津医药制造业的融资问题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8年

3 朱海珍;人力资本对医药制造业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4 栾静云;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投入对产出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5 朱梦昕;医药制造业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6 汪晨;产业集聚对医药制造业R&D的影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7 骆芳;云南省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创新效率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8 王颖;我国医药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9 但宏伟;中国医药制造业创新集聚度对经济绩效的影响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10 牛有山;医药制造行业可持续增长评价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科技创新能力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64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5064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3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