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7-07-01 16:20
本文关键词: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公允价值计量是会计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是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趋同的重大方面。同时,这也说明我国无论是准则制定机构还是会计学界对公允价值不再持回避态度,如何更好的应用公允价值成为各界面临的主要问题。从新准则的首次执行至今,公允价值进一步展现了其相对于历史成本的优势,但是新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的规定存在一些问题:关于公允价值的规定分散在各个准则中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对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并没有明确的说明、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有限等,这些问题不得到解决将限制公允价值未来我国的应用,也就是说如何针对暴露出的缺陷、完善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中的应用将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美国FASB针对公允价值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完整的准则的体系。2006年9月15日,FASB发布第157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公允价值计量”(SFAS NO.157), SFAS NO.157开创了美国会计史上以准则公告形式对某种计量属性进行系统论述的先例,标志着公允价值在取代历史成本成为财务会计最主要计量模式上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SFAS NO.157计量目标具体化、计量指南统一化、计量级次化与披露扩大化以及借鉴了资产评估的理论和方法。 但是,SFAS NO.157对公允价值的规定并非尽善尽美。2007年下半年从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有着重大的影响,同时,公允价值在这次危机中也是饱受争议。关于公允价值在此次危机中是扮演罪魁祸首还是推波助澜的角色问题一度成为热门话题。2008年12月30日美国SEC向国会提交了权威的调查报告《市值会计研究》,认为公允价值并不是此次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但公允价值计量有待改进。公允价值在此次危机中饱受争议的重要原因在于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此外,公允价值在此次危机中暴露出的不适用于非理性的市场环境、加剧金融秩序的波动的问题值得思考和总结。 虽然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还在建设的过程中,市场化水平仍未达到充分竞争的程度,但是这并不说明我国没有应用公允价值的环境基础。通过加大对活跃、公平市场的培育,加快专业评估和公允价值的衔接和融合,完善公允价值准则体系,建立保证公允价值合理应用的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将有利于完善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中的应用。 本文分为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公允价值的理论进行阐述,包括公允价值的定义、特征、确定方法、理论基础等。这部分内容是全文的基石,对下文的展开起到了铺垫的作用,一些概念和方法将会在下文被反复的使用。 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影响我国公允价值应用的因素进行分析,影响因素包括市场环境、法律制度、社会文化和会计教育。这些因素共同应影响着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对下文分析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在提出完善应用的措施时可要参考这些影响因素。 第三部分,主要是总结自2006年应用新会计准则以来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源。这部分是本文的核心。 第四部分,主要介绍美国应用公允价值出台SFAS NO.157的经验,分析SFASNO.157值得学习的地方;此次金融危机客观来说是SFAS NO.157的试金石,在危机中公允价值的一些致命弊端也暴露无遗。结合经验和教训,希望对我国的实际应用提供启示。 第五部分,提出了关于完善公允价值在会计中应用的措施,提出的措施包括构建价格信息体系、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基础、加强审计监督和提高人员素质四个主要方面。
【关键词】:公允价值 金融危机 顺周期效应 价格信息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33
【目录】:
- 摘要9-11
- Abstract11-13
- 0.引言13-19
-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13-14
- 0.1.1 研究背景13
- 0.1.2 研究意义13-14
- 0.2 文献综述14-17
- 0.2.1 国外研究现状14-15
- 0.2.2 国内研究现状15-16
- 0.2.3 文献述评16-17
- 0.3 研究方法与思路17
- 0.4 本文的框架结构17-19
- 1.公允价值的理论概述19-29
- 1.1 公允价值的定义19
- 1.2 公允价值的特征19-20
- 1.3 公允价值确定的基本方法20-23
- 1.3.1 方法一:以相同资产或负债项目的市场报价确定21
- 1.3.2 方法二:以类似资产或负债项目的市场报价确定21-22
- 1.3.3 方法三:以估价技术确定22-23
- 1.4 公允价值和其他计量属性的比较23-26
- 1.4.1 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比较24
- 1.4.2 现行成本与公允价值的比较24-25
- 1.4.3 现行市价与公允价值的比较25
- 1.4.4 变现净值与公允价值的比较25
- 1.4.5 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与公允价值的比较25-26
- 1.5 会计应用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26-29
- 1.5.1 公允价值计量能够符合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的要求26-27
- 1.5.2 公允价值计量以现代产权产理论是为制度基础27-28
- 1.5.3 公允价值计量符合资产负债观的要求28-29
- 2.影响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中应用的主要因素29-33
- 2.1 市场环境29-30
- 2.2 法律制度30
- 2.3 社会文化30-32
- 2.4 会计教育32-33
- 3.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33-41
- 3.1 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33-37
- 3.1.1 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中应用的范围有限33-35
- 3.1.2 部分企业对公允价值的确定存在随意性35
- 3.1.3 利用公允价值操纵企业利润成为一种通常手段35-36
- 3.1.4 企业应用公允价值的成本较高36-37
- 3.1.5 会计人员对公允价值的存在误解37
- 3.2 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7-41
- 3.2.1 受市场环境的影响38-39
- 3.2.2 公允价值准则体系不健全39
- 3.2.3 监督约束制度的欠缺39-40
- 3.2.4 现有会计教育方式不利于公允价值的推广40-41
- 4.美国应用公允价值的经验、教训和启示41-48
- 4.1 美国应用公允价值的经验借鉴41-43
- 4.1.1 完整的公允价值准则体系41-42
- 4.1.2 利用专业评估为公允价值计量提供服务42-43
- 4.2 美国应用公允价值的教训43-46
- 4.2.1 金融危机的起因43-44
- 4.2.2 在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暴露出的缺陷44-46
- 4.3 美国应用公允价值的启示46-48
- 4.3.1 非活跃市场环境成为公允价值计量的主旋律46
- 4.3.2 专业评估能够为公允价值计量提供强力支持46-47
- 4.3.3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47-48
- 5.完善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中应用的对策48-53
- 5.1 建立价值信息体系48-49
- 5.1.1 培育公允价值运用的市场条件48
- 5.1.2 加强与专业评估的融合与衔接48-49
- 5.2 构建公允价值应用的制度基础49-50
- 5.2.1 完善公允价值准则体系49-50
- 5.2.2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50
- 5.3 发挥各监管部门的监督作用50-51
- 5.3.1 强化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50-51
- 5.3.2 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监督51
- 5.4 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51-53
- 参考文献53-56
- 后记56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颖;张倩;;危机视角下“公允价值”准则问题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2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凤元;上市公司价值与公允价值变动的相关性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俊祥;基于我国上市公司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分析[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66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506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