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务管理论文 >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视角下的政府会计改革

发布时间:2017-08-01 13:17

  本文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视角下的政府会计改革


  更多相关文章: 地方政府债务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权责发生制 政府会计改革


【摘要】:2009年,欧洲部分国家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相关各国政府已经无法负担巨额的政府债务,开始出现违约。究其背后原因,政府虚假财务信息难辞其咎。欧债危机为我国敲响了警钟,我国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但是隐藏在经济发展背后的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却不容忽视,尤其是地方政府赤字和地方政府债务。分税制改革使地方政府债务逐年累积成为可能。加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我国实施了4万亿计划,地方政府迫于财政压力违规多渠道借债筹集配套资金,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断扩大和蔓延。政府会计信息是债务信息的来源,在地方政府债务积聚、债务风险扩大的情况下,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政府会计提供的债务信息受到了质疑。现行政府预算会计无法满足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会计方面的需求,无法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地方债信息,无法发挥会计反映和监督的作用,无法及时预测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政府会计改革以此为背景悄然展开。政府会计是现阶段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有效工具之一,但是我国现行政府预算会计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政府会计改革有助于信息使用者获取全面、准确、可靠、及时的债务信息,从而进行指标测算、分析和比较,合理估计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有利于及时预警和防控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此外,本文基于地方债现状对政府债务会计改革进行研究,进一步推进了我国政府会计的改革。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财政学相关理论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从降低债务信息不对称、约束地方政府借债行为等方面探讨了获取和公开有效的地方政府性债务信息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理论方面论证了政府会计改革的必要性。此外,本文还采用了实证的方法,对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大、增长快、构成复杂、风险显著,以此为背景,从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角度审视我国政府会计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政府会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从纵向对比中发现政府会计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国外的做法,从横向对比中总结经验,结合我国特殊的政治体制和现实状况,为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提出建议,建议分阶段在我国政府会计中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对我国政府会计负债的核算内容的改进提出建议,建立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和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适时推进地方政府性债务信息的公开,提高地方政府性债务信息的有效性和透明度,建设透明政府,有助于识别、评估、防控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有助于地方政府性债务的会计管理。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权责发生制 政府会计改革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12.5;F810.6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第1章 绪论12-25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15
  • 1.1.1 研究背景12-14
  • 1.1.2 研究意义14-15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5-21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5-18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8-21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21-22
  • 1.3.1 研究思路21-22
  • 1.3.2 研究方法22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22-24
  • 1.4.1 研究内容22-23
  • 1.4.2 论文框架23-24
  • 1.5 本文创新点和不足24-25
  • 1.5.1 本文创新点24
  • 1.5.2 本文的不足24-25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基础理论25-32
  • 2.1 相关概念界定25-28
  • 2.1.1 政府会计25-26
  • 2.1.2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26-28
  • 2.2 相关基础理论28-31
  • 2.2.1 委托代理理论28-29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29-30
  • 2.2.3 公共资源和预算软约束30-31
  • 小结31-32
  • 第3章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和政府会计的现状分析32-53
  • 3.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分析32-39
  • 3.1.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大32-33
  • 3.1.2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增长快33-34
  • 3.1.3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构成复杂34-36
  • 3.1.4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大36-38
  • 3.1.5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现状分析38-39
  • 3.2 我国政府会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39-49
  • 3.2.1 我国政府会计的发展历程39-44
  • 3.2.2 我国政府会计的现状分析44-49
  • 3.3 我国现行政府会计存在的问题49-51
  • 3.4 我国政府会计准则的内容51-52
  • 小结52-53
  • 第4章 国外政府会计改革的经验借鉴53-60
  • 4.1 美国政府会计改革的经验53-55
  • 4.2 法国政府会计改革的经验55-56
  • 4.3 新西兰政府会计改革的经验56-57
  • 4.4 国外政府会计的做法对我们的启示57-58
  • 小结58-60
  • 第5章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路径优化60-68
  • 5.1 我国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的构建60-64
  • 5.1.1 我国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的实现路径60-61
  • 5.1.2 我国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的构成61-62
  • 5.1.3 我国政府债务会计改革的内容62-64
  • 5.2 我国财务报告体系的构建64-66
  • 5.2.1 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改进64-65
  • 5.2.2 政府债务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65-66
  • 5.3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保障措施66-68
  • 5.3.1 加强审计监督66
  • 5.3.2 完善会计信息系统66
  • 5.3.3 提高会计人员专业技能66-67
  • 5.3.4 优化政府内部控制67-68
  • 结论和展望68-69
  • 参考文献69-72
  • 致谢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衍华;;积极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访山东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博导樊丽明教授[J];中国经济快讯;2001年20期

2 殷晓峰;对拉美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剖析[J];上海金融;2001年04期

3 郭琳,樊丽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J];财政研究;2001年05期

4 芮桂杰;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90期

5 张逸铭;地方政府债务:一道难解的题[J];金融经济;2004年04期

6 芮桂杰;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33期

7 周天勇;以公共财政化解地方政府债务[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39期

8 地方政府债务研究课题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与化解[J];辽宁经济;2004年05期

9 呼显岗;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特点、成因和对策[J];财政研究;2004年08期

10 任太;澳大利亚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及启示[J];财政研究;200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育;丁德铭;刘素合;王景东;牟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其化解问题研究[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孙芳城;李松涛;;基于风险防范的地方政府债务会计体系构建[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志广;;中国式地方政府债务的性质与债务风险的化解[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4 苏忠林;;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以重庆市铜梁县化解政府债务的做法为例[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裴育;;基于财政体制改革视角透视地方政府债务化解路径[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成立30周年暨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姜宏青;;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孙亦军;;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与融资平台问题研究[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2~2013)[C];2013年

8 柯金川;张秋生;孟庆莉;;新经济形势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报告集[C];2009年

9 刘卫国;;论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缺陷及其风险防范[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詹向阳;;辩证看待政府平台融资,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A];2011年夏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26期)[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几又;没有风险的地方政府债务同样可怕[N];中国审计报;2010年

2 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 刘晓忠;地方政府债务透明度有待提高[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3 肖振东 审计署财政审计司;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多维思考[N];中国审计报;2011年

4 经济学博士 乐嘉春;警惕地方政府债务的三大潜在风险[N];上海证券报;2011年

5 魏文彪;须防地方政府债务过重影响民生[N];证券时报;2011年

6 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 曹阳;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尚不需“拆弹”[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7 项峥;警惕地方政府债务成“断崖”[N];经济参考报;2013年

8 白景明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科学界定地方政府债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李成刚;客观看待地方政府债务风险[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10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张小平;地方政府债务:旧患未除,又添新忧[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晔;现阶段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与管理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2 邵伟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黄芳娜;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4 林建设;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李经纬;经济社会学视角中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D];复旦大学;2012年

6 谢群;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年

7 戴传利;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8 邵靖;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模式与风险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9 王建军;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行为及监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10 马丹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管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翠翠;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巩佳妮;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连志超;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其预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朱春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D];河北大学;2011年

5 周金光;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公共融资[D];西北大学;2007年

6 李鹏;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对策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李文静;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问题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南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9 张碧;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10 庞业军;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本文编号:6044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6044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2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