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综合收益 其他综合收益 净利润 价值相关性 检验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营活动日益变得多样化,其所处的外部经营环境也越来越复杂,通货膨胀和金融工具创新等因素使得以历史成本、实现-配比和谨慎性三者为原则的传统会计收益的局限性日益突出,一方面企业采纳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使得当前的资产状况不能得到很好的反映;另一方面,各种新金融工具的产生使得日益增加的利得和损失,即“脏盈余”未纳入到当期损益内,从而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业绩。国内外已有不少专家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投资者已不能很好的从传统会计收益中获取决策所需的相关信息,传统会计收益的价值相关性呈现下降趋势。因此,各国学者和会计机构纷纷开始行动探索新的收益模式,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并确立了综合收益这一重要理念。随后,欧美等国家相继修订相关会计准则,引入综合收益列报模式。我国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同时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持续趋同,于2009年发布《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以下简称《解释第3号》),第一次提出综合收益这一概念。随后,紧接着又发布财会16号文件对其他综合收益的披露及相关内容加以规范。2014年,我国财政部再次修订并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以下简称《新30号列报准则》),正式将综合收益概念纳入到会计准则中,同时,新准则还对其他综合收益的内容进行了明确,对其列报和披露进行了规范。我国采取的一系列举措目的是能有效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从而为决策者提供更有用的信息。然而,在我国当下经济环境中,综合收益能否为决策者的决策行为提供更有用的信息,《新30号列报准则》的颁布与实施是否能使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显著提高,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仍需要更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本文首先回顾和评价了国内外学者有关综合收益及其价值相关性的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界定了综合收益及其价值相关性的概念,阐述了研究开展的理论基础,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随后,本文选取我国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2010-2014年年报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以价格模型为基础,以收益模型作为稳健性检验,综合运用比较模型拟合优度,以及Vuong-Z检验等方法对综合收益不同类型呈报方式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采用了双重差分模型(DID)对《新30号列报准则》的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检验。通过实证检验结果,本文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传统净利润以及综合收益总额呈报方式都对股票价格及收益率具有解释力,即二者都具有价值相关性,在价格模型中,传统净利润对于股票价格的解释力度要高于综合收益总额形式,而在收益模型中却恰好相反,因此,就我国目前阶段,还不能得出综合收益总额比净利润具有更高的价值相关性的结论,这有待进一步验证。(2)综合来看,多数研究结果支持净利润+其他综合收益的呈报方式相比于净利润呈报方式以及综合收益总额呈报方式表现出更高的价值相关性。(3)在增量价值相关性方面,研究结果证实,其他综合收益可以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一些用于决策的额外信息,对信息使用者来说,其他综合收益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4)在检验《新30号列报准则》政策实施效果方面,价格模型证实了新准则可以有效提高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收益模型证实了新准则可以有效提高其他综合收益的增量价值相关性,两种模型相互补充,说明了我国《新30号列报准则》政策实施的积极意义。本文最后根据研究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就如何完善综合收益的列报和披露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并对相关会计准则的修订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以便使综合收益理念在我国可以得到更好的推广和应用,从而使我国的资本市场能更加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综合收益 其他综合收益 净利润 价值相关性 检验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3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1 绪论9-23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1
- 1.1.1 研究背景及问题9-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1-12
- 1.2.1 研究思路11
- 1.2.2 研究方法11-12
- 1.3 国内外文献述评12-20
- 1.3.1 国外文献回顾12-15
- 1.3.2 国内文献回顾15-19
- 1.3.3 国内外文献的评述逡19-20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20-23
- 1.4.1 研究内容20-21
- 1.4.2 研究框架21-23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23-31
- 2.1 综合收益的概念内涵与理论基础23-26
- 2.1.1 综合收益的定义23
- 2.1.2 综合收益的内容23-24
- 2.1.3 综合收益的特征24-25
- 2.1.4 综合收益理论基础25-26
- 2.2 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26-31
- 2.2.1 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概念界定26-27
- 2.2.2 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理论基础27-31
- 3 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31-37
- 3.1 综合收益理论的历史演进31-32
- 3.2 理论分析及假设提出32-37
- 3.2.1 价值相关性理论分析及假设提出32-35
- 3.2.2 《新30号列报准则》经济后果分析及假设提出35-37
- 4 研究设计37-43
- 4.1 样本的选取与数据来源37-38
- 4.2 变量定义及说明38-39
- 4.2.1 被解释变量38
- 4.2.2 解释变量38
- 4.2.3 控制变量38-39
- 4.3 模型设定39-43
- 4.3.1 检验假设1和假设2的模型选择39-41
- 4.3.2 检验假设3的模型设计41-43
- 5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43-61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43-46
- 5.1.1 总体样本描述性统计43-44
- 5.1.2 分年度样本描述性统计44-46
- 5.2 相关性分析46-47
- 5.3 回归结果及分析47-54
- 5.3.1 样本总体价值相关性回归结果及分析47-48
- 5.3.2 分年度样本价值相关性回归结果及分析48-52
- 5.3.3 《新30号列报准则》实施效果的回归分析52-54
- 5.4 稳健性检验54-59
- 5.4.1 收益模型稳健性检验54-59
- 5.4.2 其他稳健性检验59
- 5.5 本章小结59-61
- 6 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61-65
- 6.1 研究结论61-62
- 6.2 政策建议62-63
- 6.2.1 完善综合收益相关准则62
- 6.2.2 改进业绩考核与评价体系62-63
- 6.2.3 加强宣传推广综合收益理念63
- 6.3 研究局限63-65
- 参考文献65-71
- 致谢71-7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皮晶妮;;浅议综合收益[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年10期
2 陈健;;综合收益报表中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的形成[J];国际商务财会;2013年04期
3 白静;试论综合收益[J];财会月刊;1998年11期
4 石岩;卢相君;;其他综合收益对债权人和投资人决策的影响[J];湖南社会科学;2014年02期
5 李荣林;现金流量套期的会计处理对其他综合收益的影响[J];上海会计;2000年05期
6 谢诗芬,戴子礼;综合收益会计浅论[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1年05期
7 贾华芳;综合收益会计理论框架探讨[J];襄樊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胡安洪;;浅议综合收益[J];商场现代化;2008年26期
9 赵艳丽;杨光;;综合收益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05期
10 庄凌;;引进报告综合收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J];科技经济市场;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林;门tb;;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盖地;高潮;;其他综合收益列报的价值相关性分析——基于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2年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王力;;不同民营化程度下校车服务的比较与分析[A];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政府采购论坛论文集[C];2014年
4 谭洪涛;黄晓芝;汪洁;;公允价值盈余波动的风险相关性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亚进 张荣新;“其他综合收益”如何入账[N];中国会计报;2014年
2 周欣;给其他综合收益的列示“画个圈”[N];中国会计报;2009年
3 张智;做大源头业务 实现综合收益[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3年
4 记者 周姝;观灯人次和综合收益均创历史新高[N];自贡日报;2010年
5 茂源;北京奥运会将带来长远的综合收益[N];法制日报;2008年
6 秦文娇;5号解释对丧失控制权的会计处理[N];中国会计报;2013年
7 陈金祥;利润表中“其他综合收益”的处理及例解[N];财会信报;2014年
8 陈金祥;利润表中“其他综合收益”的处理及例解[N];财会信报;2014年
9 ;IASB发布征求意见稿[N];财会信报;2007年
10 记者 赵青明;FASB变更其他综合收益重分类的披露[N];财会信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晓春;综合收益的信息含量及呈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2 何倩;我国其他综合收益披露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3 常宁宁;其他综合收益披露的经济后果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5年
4 马璐;其他综合收益列报的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5年
5 王淑敏;其他综合收益会计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5年
6 金珂;其他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5年
7 王国昊;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8 周佳佳;其他综合收益列报的市场反应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9 胡娟;基于综合收益理论的利润表改进与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10 顾立盟;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254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625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