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产业上市公司成本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新能源产业上市公司成本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经济发展需要能源支撑,但过分依赖高能耗、高污染方式的经济不可持续。当前,中国正处于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加深的大环境中,其勾勒的发展蓝图将以“低碳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不断开发现有新能源并探索未知新能源,将其作为当前及未来经济发展新生动力的来源。近年来不断加大的研发投入与政策扶持,使得新能源产业进入快速成长期,相关上市公司得以迅速扩张。然而,由于一些新能源企业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导致了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和生产效率低下,放缓了新能源产业发展步伐,且局限了新能源企业发展空间。由此,效率低下成为制约中国新能源产业及其上市公司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之一。本文选用产业效率研究法中的随机前沿分析法,对新能源产业上市公司的成本效率进行研究。首先,对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研究、新能源产业效率相关研究、基于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效率研究进行文献梳理,总结以往研究的成果与不足。其次,通过对西方经济学中效率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概括其在现代经济学中的发展与应用,并结合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归纳新能源产业上市公司成本效率的影响因素,为本文提供理论支撑。然后,通过建立随机前沿系统指标体系,构造随机前沿函数及模型,利用样本企业面板数据对中国新能源产业上市公司成本效率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本文就提升中国新能源产业上市公司成本效率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结论:第一,从模型估计结果来看,属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新能源产业,其劳动投入对实际产出的贡献远低于资本投入,可推知冗员过多会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产生负效应。第二,从成本效率估计结果来看,2009~2013年中国新能源产业上市公司整体效率不高,并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2011年受光伏行业欧美市场萎缩影响,成本效率均值有所下降;民营新能源企业成本效率均值相对于国有新能源企业对应值,高出1~2个百分点。第三,通过分析其成本效率的影响因素发现:由于投入规模不足,研发投入对新能源企业效率的提升潜力没有充分发挥;资本规模优势的发挥基于资本规模的扩大,而现阶段中国新能源企业处于规模化成长阶段,中国新能源产业规模优势没有达到最优;企业财务状况和宣传促销费用也会显著影响到成本效率,并且影响是正向的;虽然不显著,但新能源产业中民营企业成本效率较之国有企业略优。
【关键词】:新能源产业 成本效率 上市公司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6.2;F406.7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1 绪论8-15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8-10
- 1.1.1 研究背景8-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2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10-13
- 1.2.1 研究目的10
- 1.2.2 研究思路与内容10-11
- 1.2.3 技术路线11-13
- 1.3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之处13-15
- 1.3.1 研究的重难点13
- 1.3.2 研究的创新之处13-15
- 2 概念界定与文献回顾15-21
- 2.1 概念界定15-16
- 2.1.1 新能源及新能源产业概念界定15
- 2.1.2 成本效率概念界定15-16
- 2.2 文献回顾16-19
- 2.2.1 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效率研究16-17
- 2.2.2 新能源产业效率相关研究17-18
- 2.2.3 基于新能源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效率研究18-19
- 2.3 文献评述19-21
- 3 效率及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21-29
- 3.1 效率理论及发展应用21-23
- 3.1.1 效率的理论基础21-22
- 3.1.2 效率理论的发展与应用22-23
- 3.2 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23-28
- 3.2.1 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23-27
- 3.2.2 新能源产业上市公司成本效率影响因素分析27-28
- 3.3 本章小结28-29
- 4 指标选择与模型构建29-36
- 4.1 效率测度方法与实证设计29-33
- 4.1.1 效率测度方法的选取29-32
- 4.1.2 实证设计32-33
- 4.2 数据及来源33
- 4.3 指标体系与模型的构建33-36
- 4.3.1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指标选择33-34
- 4.3.2 成本无效率函数指标选择34
- 4.3.3 成本效率的随机前沿模型构建34-36
- 5 实证结果与分析36-43
- 5.1 随机前沿模型实证结果及分析36-38
- 5.1.1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估计结果分析36-37
- 5.1.2 成本影响因素的估计结果分析37-38
- 5.2 成本效率的估计结果分析38-43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43-47
- 6.1 研究结论43
- 6.1.1 成本效率测度方面43
- 6.1.2 影响因素方面43
- 6.2 政策建议43-45
- 6.2.1 引导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避免过度依赖国外市场43-44
- 6.2.2 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新能源领域,发挥民营资本优势44
- 6.2.3 加大研发投入与人才培养力度,提升新能源核心技术44-45
- 6.2.4 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和财政补贴,扩大新能源产业规模45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45-47
- 致谢47-48
- 参考文献48-52
- 附录52
-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52
-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项本武;齐峰;;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2 王婧;;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测度分析——基于SFA技术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14年11期
3 熊正德;阳芳娟;万军;;基于两阶段DEA模型的上市公司债权融资效率研究——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为例[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4年05期
4 余晓泓;苏捷;;新能源上市公司金融支持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北方经贸;2014年06期
5 刘萍;邱心洁;;新能源产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企业经济;2014年04期
6 赵玉林;石璋铭;;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本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4年02期
7 陈杰;吴艳;陈亮;;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新能源储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J];经济数学;2013年04期
8 张荣海;;新兴产业金融支持效率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3年21期
9 原毅军;贾媛媛;郭丽丽;;企业研发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SFA模型的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年11期
10 程贵孙;张雍;芮明杰;;国有与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对效率研究——基于2005-2011年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13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杰;我国新能源储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钟方;基于我国黄金上市公司的黄金产业效率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2 黄佳嵘;我国新能源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钱娟娟;基于SFA的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946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694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