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截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短柱复合受力试验研究
本文选题:圆形截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短柱 + 复合受力 ; 参考:《建筑结构学报》2015年09期
【摘要】:以剪跨比和轴压比为主要变化参数,设计了5个圆形截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短柱试件,对其压-弯-剪复合受力性能和破坏形态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剪跨比的增大,试件的初始刚度及极限荷载下降;轴压比为0.15的试件比轴压比为0的试件极限荷载略高,但两者的初始刚度接近;中空试件与实心试件的荷载-位移关系曲线基本吻合。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圆形截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压-弯-剪短柱试件的荷载-变形关系进行分析,所得到的荷载-变形关系曲线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参数的圆形截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短柱的计算,分析轴压比和空心率对荷载-变形关系曲线的影响以及混凝土和钢管对承载力的贡献。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轴压比(0~0.8)的增加,短柱的受剪承载力先略有提高,然后下降;随着空心率(0~0.75)的增大,短柱的受剪承载力降低。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load - deformation relationship of the hollow sandwich steel tube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 with different parameters , the effect of axial compression ratio and the hollow rate on the load - deformation relationship curve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concrete and the steel tube to the bearing capacity were analyzed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hear capacity of the short column is slightly improv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xial compression ratio ( 0 - 0.8 ) , and the shear capacity of the short colum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hollow ratio ( 0 - 0.75 ) .
【作者单位】: 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省建筑过程模拟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8206) 江西省青年科学基金计划(20143ACB21020)
【分类号】:TU398.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赵同峰;欧阳伟;郝晓彬;;方钢管钢骨高强混凝土压弯剪承载力分析[J];工程力学;2011年11期
2 黄宏;郭晓宇;陈梦成;;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压扭构件有限元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13年S1期
3 陶忠,韩林海,黄宏;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柱力学性能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4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尧国皇;钢管混凝土构件在复杂受力状态下的工作机理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淑丽;;钢管混凝土柱抗剪承载力公式[J];福建建材;2011年08期
2 陶忠;王志滨;韩林海;;矩形冷弯型钢钢管混凝土柱的力学性能研究[J];工程力学;2006年03期
3 张保;梁禧;;方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核心混凝土本构关系的研究[J];工程质量;2010年S1期
4 尧国皇;陈宜言;孙占琦;林松;李秀文;;ABAQUS软件在建筑结构构件和节点分析中的应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9年09期
5 陈宜言;尧国皇;;两种钢-混凝土组合柱工作性能的比较分析[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0年07期
6 尧国皇;黄用军;宋宝东;;钢管初应力对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轴压与抗弯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J];钢结构;2008年06期
7 黄用军;尧国皇;宋宝东;厚童;彭肇才;;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的计算与设计[J];钢结构;2008年07期
8 廖彦波;聂建国;杨进;;双圆夹层钢管混凝土在钻井隔水导管中的应用[J];钢结构;2008年12期
9 黄宏;黄诚;陈梦成;;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滞回性能的有限元分析[J];钢结构;2010年12期
10 吴锐;高恩全;杜柏龄;柳杰;;离心钢管混凝土扭转性能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尧国皇;;钢管混凝土偏压扭短柱承载力简化计算方法研究[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尧国皇;黄用军;宋宝东;谭伟;;采用塑性损伤模型分析钢-混凝土组合构件的静力性能[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尧国皇;韩林海;黄宏;;初应力对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构件承载力的影响[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黄宏;陶忠;韩林海;;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在单调及往复加载下的力学性能研究[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恋恋;赵均海;;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分析[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晓;麻路;王兵;;高温后方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机理分析[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4年
7 白红刚;陈志华;周婷;;天津大学低碳风洞实验室结构体系介绍及设计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十)——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4届(ISSF-2014)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8 林志伟;袁夏炜;;八边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综述[A];2014年9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9 项兵;张良平;曹伟良;;深圳京基金融中心超高层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抗火性能化设计[A];第三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尧国皇;郭明;;复杂钢-混凝土组合节点的有限元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左志亮;带约束拉杆异形截面钢管混凝土短柱的受压力学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君平;主管内填混凝土矩形钢管桁架受力机理及设计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3 陈娟;圆钢管混凝土T型相贯节点动力性能试验和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董振平;钢管混凝土双肢柱肩梁受力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5 朱美春;钢骨—方钢管自密实高强混凝土柱力学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涂光亚;脱空对钢管混凝土拱桥受力性能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7 孙国富;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日照温度效应理论及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杜喜凯;往复荷载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柱性能试验及理论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9 张玉芬;复式钢管混凝土轴压性能及节点抗震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10 黄超;钢管混凝土斜交网格相贯节点受压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力;钢管混凝土结构抗震模拟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谢芳;钢管混凝土结构及其在输电塔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0年
3 毛明扬;CFRP增强方钢管混凝土轴压中长柱静力性能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4 刘洋;CFRP增强方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静力性能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5 廖晶;部分填充圆形钢管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6 梁禧;方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非线性有限元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7 马畅;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梁混合框架抗震性能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8 苏广群;带约束拉杆十形截面钢管混凝土短柱的偏压力学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汤杰瑶;钢管混凝土斜交网格相贯节点宏观单元本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隋海燕;圆钢管高强混凝土柱低周疲劳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庚英,王湛;膨胀混凝土在钢管约束下的力学性能以及微观特征[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2年03期
2 徐积善;Geor ge Lee;K.C.Chang; Kunitomo;;钢管混凝土短柱在压扭共同作用下的试验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3 李帼昌,刘之洋,杨良志;钢管煤矸石砼中核心砼的强度准则及本构关系[J];东北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4 余勇,吕西林;方钢管混凝土柱的三维非线性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年01期
5 王湛,甄永辉;钢管高强混凝土压弯构件滞回性能的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0年04期
6 杨有福,韩林海;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抗弯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年03期
7 李斌,闻洋;钢管混凝土轴压长柱承载力的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年05期
8 安建利,姜维山;钢管混凝土柱压、弯、剪强度的研究与理论解析[J];工程力学;1992年04期
9 贺锋,周绪红,唐昌辉;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承载力性能的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00年04期
10 韩林海,杨有福,霍静思;钢管混凝土柱火灾后剩余承载力的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0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霍静思;火灾作用后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力学性能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2 刘威;钢管混凝土局部受压时的工作机理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尧国皇;钢管初应力对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D];福州大学;2003年
2 徐春丽;钢管混凝土柱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伍民;;校直原理及新型偏心滚动校直机[J];新技术新工艺;1982年04期
2 汪达尊;汪芳全;;结构设计新规范讲座 第十七讲 圆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J];建筑知识;1991年04期
3 程翔云;彭力军;钟圣斌;;钢筋混凝土圆形截面柱的试验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1993年02期
4 于俊荣,张俊华,王辛英;钢筋混凝土圆形截面护壁桩的设计[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5 徐汉成;钢筋混凝土圆形截面受弯单边配筋计算[J];工业建筑;1999年02期
6 黄钟霈;;关于规范中钢筋混凝土圆形截面构件计算参数的探讨[J];工业建筑;2009年S1期
7 夏保国,汤达明,朱伯庆;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实用计算方法[J];建筑结构;1995年03期
8 刘凡,孙敏,劳裕华;圆形截面无腹筋梁斜截面破坏形态分析[J];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9 汤道鑫;钢筋砼圆形截面柱的微机计算法[J];安徽建筑;1999年04期
10 史庆轩,童岳生;非均匀配筋圆形截面偏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J];工业建筑;200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广平;吴伟衡;李超华;;基坑支护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排桩设计方法的研究[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2 朱敏杰;蒋永生;梁书亭;鲁宗悫;;高强钢筋砼圆形截面压弯剪构件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的探讨[A];高强混凝土及其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3 王应德;王娟;冯春祥;王军;何迎春;姚闽;;吸波功能型非圆形截面碳化硅纤维制备与性能[A];复合材料的现状与发展——第十一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4 李晓娜;陆煜;刘庆宽;马文勇;刘小兵;;圆形截面烟囱风致干扰效应试验研究[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曲延梅;圆形截面纤维结构与其反光特性关系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2 李龙;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计算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张陈胜;大型双曲冷却塔风荷载的数值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920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792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