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联合式冲击器工作状态参数的研究
本文选题:冲击器 + 氮气反馈压力 ; 参考:《中国机械工程》2015年24期
【摘要】:在气液联合式冲击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构建了冲击凿岩过程中冲击器和岩石力学特性的数学模型,并运用MATLAB和AMESim软件进行了联合仿真,获得了不同氮气室反馈压力、不同工作流量以及不同岩石特性条件下冲击器工作状态参数的曲线。仿真结果表明:对氮气室反馈压力和工作流量进行调节,可实现冲击器输出冲击能的无级调节;通过冲击系统活塞回弹速度的测量,可实现冲击器凿岩状态的辨识。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gas-liquid combined impactor,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impactor and rock in the process of rock impact drilling is constructed, and the simulation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MATLAB and AMESim software, and the feedback pressure of different nitrogen chamber is obtained. The curves of the working state parameters of the impactor under different working flow and different rock characteristic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epless regulation of impact energy output can be realized by adjusting the feedback pressure and working flow rate of the nitrogen chamber, and the rock drilling state of the impactor can be identified by measuring the rebound velocity of the piston in the impact system.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苏州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5060) 苏州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SYG201325)
【分类号】:TU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丁问司;迟永滨;;柔性液压冲击系统[J];机械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2 陈宏亮;李华聪;;AMESim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接口技术应用研究[J];流体传动与控制;2006年01期
3 杨襄璧,刘德顺,胡均平;撞击回弹问题的理论研究[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纯;耿远程;;基于PID控制的电液伺服系统设计与联合仿真[J];电气开关;2010年01期
2 田丰年;鲁植雄;赵兰英;张东辉;;基于PID神经网络算法的新型电控液压动力转向系统[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8期
3 马义来;林立;王中金;蒋开文;李明星;;钻机液压盘刹自动换档调压控制技术研究[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4 李晓豁;刘藏泽;孟冉;吴云;;井下移动式破碎机垂直方向随机振动响应的研究[J];工程设计学报;2014年01期
5 刘忠;邹宇;张凯;;中深孔液压凿岩装备设计方法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6 鲜麟波;杨钢;傅晓云;李宝仁;;基于AMEsim和Simulink的电液位置/力混合控制仿真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7年05期
7 邓文亮;强宝民;;双缸同步液压系统Fuzzy-PID控制仿真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0年14期
8 强利刚;李宪奎;孟晓华;;基于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策略的连铸结晶器非正弦振动系统仿真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0年15期
9 王淑芳;李涛;岑豫皖;包家汉;;液压馈能型悬架系统的仿真研究[J];机械工程师;2011年12期
10 田丰年;鲁植雄;;基于线控技术的工程机械转向系统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9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马舜;水平轴潮流能转换系统能量转换率及功率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胡国良;盾构模拟试验平台电液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刘延俊;气动比例位置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动态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许勤;液压冲击器系统性能的测试与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5 严军;大功率液力减速器设计与制动力矩控制算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姬孝斌;中速磨煤机电液比例变加载技术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7 艾超;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转速控制和功率控制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8 张伟;基于概率和区间的工程不确定性反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晨;船用汽轮循环泵动态仿真与优化[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李庆;气动机械手速度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周如林;盾构掘进模拟试验系统设计及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宋贤云;混合动力挖掘机的建模与控制策略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5 翟大鹏;大型履带式起重机双卷扬同步控制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帅;混合动力客车感应电机在低速运行状态下的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欣;基于定量反馈理论的越野车遥控制动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袁中亮;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夹紧力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郝现锋;基于神经网络PID控制的单缸插销伸缩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董亮;面向对象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仿真分析[D];中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德顺,,李夕兵,杨襄壁;冲击机械系统的波动力学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1997年04期
2 丁问司;液压冲击机构冲击性能在线检测方法[J];液压与气动;2001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克宽;液动冲击器参数计算的探讨[J];地质与勘探;1981年12期
2 杨光武;;水力冲击器的理论计算[J];凿岩机械与风动工具;1982年03期
3 陈涛;罗铭;钱国忠;宋曙平;;新型分体式智能型冲击器系统研究[J];工程机械;2006年12期
4 李传昌;杨国平;丁冲冲;张翠萍;;电控液压冲击器控制机制研究与设计[J];液压与气动;2010年07期
5 杨襄璧;罗铭;;液压冲击器抽象变量设计理论[J];凿岩机械气动工具;2012年02期
6 孙永飞;景作军;;基于有限元法的冲击器模态分析[J];机械;2012年10期
7 ;冲击器测试方法初步总结[J];东北工学院学报;1973年00期
8 ;Φ-200型冲击器测试分析[J];东北工学院学报;1974年02期
9 ;W—200型潜孔冲击器的设计与试验[J];东北工学院学报;1976年04期
10 伍时桂;射流冲击器的理论——动力学的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8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蒋宏伟;黄成;王克雄;翟应虎;倪瑞庆;;射吸式液动冲击器内部流场数值模拟研究[A];2007年石油装备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7年
2 丁问司;;氮爆式液压冲击器系统性能实验研究[A];液压与气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丁问司;;氮爆式液压冲击器系统性能实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流体传动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2004年
4 鄢泰宁;H.Г.叶戈罗夫;蒋国盛;吴翔;卢春华;王荣景;;用于回转冲击钻进的钢球冲击器结构分析及其试验效果[A];第十三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5 蒋荣庆;栾桂林;庞友同;;液动流射式冲击器应用于超深井的模拟试验[A];第四届全国岩石破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马占云 王文立;旋冲钻井研究取得新进展[N];中国石化报;2010年
2 刘爱顺邋金军斌;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加速“863”项目攻关进程[N];中国石化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峰飞;孔底电动冲击器控制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2 陈宝义;地下穿孔液压冲击器的研究与设计[D];吉林大学;2005年
3 丁问司;新型压力反馈氮爆式机电一体化液压碎石冲击器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00年
4 杨国平;全液压独立无级调频调能液压冲击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0年
5 许勤;液压冲击器系统性能的测试与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6 卢春华;节水型回转冲击钻具结构设计与钻进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
7 陈家旺;射流式液动冲击器仿真计算与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王清岩;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动压反馈式液动冲击器结构设计与动态仿真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元志;射吸式液动冲击器的优化设计[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刘昀波;专用汽车配套的液压冲击器建模仿真与优化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3 彭金艳;无阀自配流液压冲击器动态建模与电液控制方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文汇;电磁冲击器电磁场仿真与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薛二鹏;电磁冲击器阀芯动力学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梁家玮;液动冲击器测试实验台设计和研建[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王聪;基于工况分析下的液压冲击器内流场特性数值模拟与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4年
8 谢天;高频轴向液动冲击器破岩机理及试验分析[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9 朱文涛;往复式液动冲击器的设计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10 沈宇捷;冲击器工作部基于三点弯曲模型的断裂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293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029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