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含缺陷岩石的声发射数值模拟研究
本文选题:岩石力学 + FLACD ; 参考:《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S1期
【摘要】:岩石为非均质材料,内部由不同强度的颗粒组成。研究表明,不同均质性岩石材料在单轴压缩过程的声发射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深入研究这些特征对预测岩石破裂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编制Fish函数实现随机赋予模型缺陷材料和声发射事件数记录,并内嵌到FLAC3D中模拟均质材料和不同随机缺陷单元数的单轴压缩声发射现象,探讨均质模型和含缺陷模型的声发射差异,以及缺陷数对声发射的影响,研究结果对分析岩石声发射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The rock is a heterogeneous material, and the interior is composed of particles of different strength. The results show that different homogeneous rock materials exhibit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acoustic emission during uniaxial compression, and further study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dicting rock fracture. The Fish function is developed to record the number of random defect materials and acoustic emission events, and embedded in FLAC3D to simulate the phenomenon of uniaxial compression acoustic emission of homogeneous materials and different number of random defect elements. The difference of acoustic emission between homogeneous model and defect model and the effect of defect number on acoustic emission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analysis of acoustic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滨海和城市岩土工程研究中心;浙江大学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TU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文涛,马瑾,马胜利,刘力强;岩石摩擦滑动中声发射的多普勒效应[J];地震地质;1995年04期
2 马胜利,雷兴林,刘力强;标本非均匀性对岩石变形声发射时空分布的影响及其地震学意义[J];地球物理学报;2004年01期
3 李世愚,刘晓红,刘绮亮,和雪松,滕春凯;1999年度中俄合作岩石破裂实验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00年03期
4 祝方才,潘长良,曹平,谢学斌;岩石声发射技术及在地应力测量中的应用探讨[J];国外金属矿山;2000年02期
5 茂木清夫;陈宏德;;声发射与地震[J];国际地震动态;1984年06期
6 田汝珉,张宝琪;吊环拉伸的声发射动态监控[J];石油机械;1986年12期
7 李林;岩石声发射特性的研究[J];化工矿物与加工;1995年02期
8 胡鑫康,李子殷;地声研究工作进展[J];物理;1980年05期
9 曾正文,马瑾,刘力强,刘天昌;岩石破裂扩展过程中的声发射b值动态特征及意义[J];地震地质;1995年01期
10 丁原辰,,汪西海,王红才;地应力状态声发射粗估法工程实测检验[J];有色金属;199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建新;李世愚;和雪松;唐林波;;岩石的Felicity效应和卸载时的声发射[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和雪松;;大尺度岩石破裂声发射活动性图像的处理[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3 张流;薛丽霞;施良骐;王绳祖;;高围压下岩石破坏和摩擦滑动过程中的声发射活动性[A];第四届全国构造物理、第二届全国高温高压联合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1989年
4 刘晓红;于萍;邓明德;耿乃光;;岩石破裂的声发射前兆与遥感前兆的对比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5 李洪涛;;地质灾害监测声发射源实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九五”科技成果汇编[C];2001年
6 蒋海昆;马胜利;张流;;典型断层组合标本变形过程中的声发射活动性[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陈治喜;陈勉;金衍;黄荣樽;;岩石K_(1C)的测试及其与声波速度的关系[A];面向21世纪的岩石力学与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6年
8 马胜利;蒋海昆;巴晶;扈小燕;;大震前地震活动平静现象一种可能的机制:断层的蠕滑—匀阻化[A];中国地震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专集[C];2004年
9 ;后记[A];第五届全国构造物理、第三届全国高温高压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1992年
10 李志雄;马胜利;李圣强;李闽峰;路鹏;陈华静;吴婷;王松;;基于岩石变形声发射实验结果讨论岩石失稳的可预测性[A];山西省地震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刊[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周杰;微地震监测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3年
2 何红兵;新型岩体监测技术可靠性高[N];中国化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海昆;典型断层组合及不同温压条件下岩石变形过程中的声发射活动特征[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0年
2 王爱国;微地震监测与模拟技术在裂缝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3 刘滨;基于最小耗能原理的岩爆孕育发生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年
4 徐小丽;温度载荷作用下花岗岩力学性质演化及其微观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5 梁正召;三维条件下的岩石破裂过程分析及其数值试验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6 陈景涛;高地应力下硬岩本构模型的研究与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7 郭彦双;脆性材料中三维裂隙断裂试验、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韩素平;岩体特性尺度效应与长细比效应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9 何书;下向进路侧帮稳定性及进路布置方式优化设计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10 赵青;高地应力地区花岗岩强度偏低的成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春金;裂纹扩展及合理布锚的试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赵宝云;深部岩体的蠕变损伤特性研究[D];西华大学;2008年
3 扈小燕;实验数据服务系统的解决方案[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5年
4 龙飞飞;新型声发射检测系统与定位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2年
5 张宁;锚杆对三维裂隙岩体加固止裂效应试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王树慧;甘谷驿油田顾屯探区长6储层裂缝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2年
7 陈顺云;几种构造型式变形破坏过程的实验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3年
8 张奎林;滨里海地区巨厚盐膏层蠕动规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9 黄元敏;载荷扰动对断层摩擦影响的实验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8年
10 崔永权;应力扰动对断层摩擦影响的实验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6年
本文编号:20971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097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