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LoE亚塑性模型的密砂循环荷载下力学行为模拟
[Abstract]:The hypoplastic model provides a new way to simulate the nonlinear mechanical behavior of granular materials, especially the CLoE model has some advantages in simulating strain localization. However, the model shows a sawtooth effect in simulating small stress-strain cycles. In order to overcome this effect, a modified CLoE subplastic model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inter-particle strain Zhang Liang to correctly simulate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dense sand under cyclic loading. In addition, in order to ensure the consistency of the prediction results between the modified model and the original model under monotone load, the definitions of inter-particle strain rate and maximum inter-particle strain are improved. Numerical examples show that: (1) the modified model retains the advantages of overcoming the sawtooth effect; (2) the modified model can reflect the unloading stiffness under different amplitude conditions; (3)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arge amplitude cycle, The area of hysteresis loop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cycle times. (4) the modified model can ensure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results under monotone loading and the original model. (5) the modified model can reflect the fatigue failure mechanism of materials.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10802060,No.11172216)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No.2010CB731502)
【分类号】:TU4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黄文竞;;高应力条件下天然石英砂的颗粒破碎机理[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年05期
2 张家铭,汪稔,石祥锋,李建国,陈海洋;侧限条件下钙质砂压缩和破碎特性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18期
3 刘松玉,童立元,邱钰,缪林昌;煤矸石颗粒破碎及其对工程力学特性影响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5年05期
4 楚锡华;徐远杰;张明龙;余村;;基于ABAQUS的颗粒材料亚塑性模型的数值实现及探讨[J];岩土力学;2009年S1期
5 陈龙;楚锡华;张明龙;徐远杰;;基于CLoE与Gudehus-Bauer亚塑性模型的颗粒材料应变局部化对比研究[J];岩土力学;2013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升阳;王来贵;王凤江;;筑坝用煤矸石的水稳定性试验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S2期
2 丁明;;淮南矿区煤矸石路基填料室内试验研究[J];工程与建设;2012年03期
3 叶万军;杨更社;谭彦乐;;煤矸石料击实特性试验研究[J];中外公路;2009年04期
4 王勃;李宏波;;粗粒料对煤矸石路基工程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J];中外公路;2012年01期
5 姜利;董建勋;张锦生;;煤矸石在高速公路桥涵台背回填中的应用研究[J];公路;2012年09期
6 徐肖峰;魏厚振;孟庆山;韦昌富;李永和;;粗粒含量对砾类土直剪过程中强度与变形特性影响的离散元模拟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3年02期
7 姜利;董建勋;张锦生;;桥涵背回填煤矸石承载比特性试验研究[J];中外公路;2013年03期
8 刘泽;雷勇;;煤矸石-土工格栅-砂层状体系的界面摩擦特性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14年04期
9 石熊;张家生;邓国栋;孟飞;徐进;刘蓓;;循环荷载作用下红黏土与混凝土接触面剪切特性试验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03期
10 易明明;崔德山;王天琦;尹述胜;;直剪剪切速率对碎石土强度与变形特性的影响[J];城市地理;2014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家铭;刘俊;路为;;一种测试土体颗粒强度的试验装置[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2 秦月;孟庆山;汪稔;朱长歧;;土体颗粒破碎度量方法及其进展[A];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家学;裂缝地层提高承压能力钻井液堵漏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1年
2 谭峰屹;钙质砂声发射试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3 马炜;散体介质冲击载荷作用下力学行为理论分析与算法实现[D];北京大学;2008年
4 张吉雄;矸石直接充填综采岩层移动控制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5 贾宇峰;考虑颗粒破碎的粗粒土本构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臧亚君;山区矸石山降雨入渗特性及其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7 江浩;钙质砂中桩基工程承载性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年
8 查剑锋;矸石充填开采沉陷控制基础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9 杨凌云;秦岭山区风化变质软岩作为高速公路路堤填料的研究及应用[D];长安大学;2011年
10 章敏;非饱和土中桩的动力响应与循环荷载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宏波;十天高速公路安康西段变质软岩填料压缩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2 颜美;煤矸石填筑路基的应用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3 白晓宇;钙质岩土工程性状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丽芳;太原地区煤矸石作为回填材料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5 孙栋梁;云锡塘子凹松散岩体注浆加固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6 王修山;煤矸石填筑高等级公路路堤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7 刘升阳;筑坝煤矸石的物理力学特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8 黄文竞;高压应力下石英砂颗粒破碎机理的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王锐;煤矸石路用性能试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10 狄升贯;高速公路煤矸石路基路用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崇权,汪稔;钙质砂在三轴剪切中颗粒破碎评价及其能量公式[J];工程地质学报;1999年04期
2 邱钰,缪林昌,刘松玉;煤矸石在道路建设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实例[J];公路交通科技;2002年02期
3 侯世伟;路德春;杜修力;;平面应变条件下土体剪切带的产生条件与形成机理[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7期
4 徐泳,孙其诚,张凌,黄文彬;颗粒离散元法研究进展[J];力学进展;2003年02期
5 喻葭临;于玉贞;吕禾;;排水条件对结构性土中剪切带形成过程的影响[J];水利水电技术;2009年03期
6 吴刚;工程材料的扰动状态本构模型(Ⅰ)——扰动状态概念及其理论基础[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6期
7 李锡夔,唐洪祥;压力相关弹塑性Cosserat连续体模型与应变局部化有限元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9期
8 岑威钧;王修信;Erich Bauer;朱岳明;;堆石料的亚塑性本构建模及其应用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9 郭熙灵,胡辉,包承纲;堆石料颗粒破碎对剪胀性及抗剪强度的影响[J];岩土工程学报;1997年03期
10 吴京平,褚瑶,楼志刚;颗粒破碎对钙质砂变形及强度特性的影响[J];岩土工程学报;1997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广波;周星德;姜冬菊;竺启泽;石星星;刘谦敏;;亚塑性模型晶粒间应变参数研究[J];红水河;2011年06期
2 武亚军,栾茂田,杨敏;岩土工程中一类双重非线性问题的处理方法[J];岩土力学;2004年S1期
3 花丽坤,孔亮;几种循环塑性模型的剖析和比较研究[J];宁夏工程技术;2003年01期
4 孔亮,花丽坤,郑颖人;土体循环塑性模型研究进展[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5 叶菁;芦露华;杨利民;;热塑性模型沙颗粒表面修饰[J];中国粉体技术;2007年01期
6 刘汉龙,丰土根,高玉峰,费康;砂土多机构边界面塑性模型及其试验验证[J];岩土力学;2003年05期
7 花丽坤,孔亮;土体循环塑性模型的动力有限元分析[J];宁夏工程技术;2004年01期
8 武亚军,栾茂田,杨敏;土与结构间一种新的接触单元模型[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9 陈铁云;周义先;;损伤圆柱壳极限分析的完全塑性模型[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10 王洪波;邵龙潭;熊保林;;确定亚塑性模型参数n、h_s的一种改进方法[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熊保林;邵龙潭;杨立祥;;侧限压缩下亚塑性模型参数敏感性研究[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2 卿海;刘小明;杨卫;;对循环塑性模型的广义径向返回算法[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3 陈伟;阮怀宁;;利用损伤塑性模型分析岩体水力耦合过程[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张坤勇;殷宗泽;;复杂应力条件下土体各向异性及其建模思路[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周凯敏;吴炎海;;ABAQUS在钢筋混凝土开孔梁模拟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周凯敏;吴炎海;;ABAQUS在钢筋混凝土开孔梁模拟中的应用[A];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十三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陆建阳;土体的亚塑性模型及其数值实现与应用[D];浙江大学;2012年
2 张磊;高频液压振动打桩的亚塑性模型分析与数值分析[D];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208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320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