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陵寝神道碑亭建筑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5 13:11
碑亭制度在明代帝王陵寝中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定式,清承明制,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开创了陵寝中设置神道碑亭的制度。清代陵寝中共有12座神道碑亭,其中帝陵有9座,后陵有3座。神道碑亭的设置对于完善清代陵寝制度以及丰富陵寝建筑群的空间艺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作为清代帝王陵寝中轴线序列上的重要建筑,各单体营建时序明确,反映着清代碑亭类建筑营造技术上的变化。本文以清代陵寝神道碑亭为研究对象,深入的测绘调查与记录实物信息,同时结合相关图档、籍本比较印证,展开系统研究。文章首先厘清明清碑亭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梳理清代陵寝神道碑亭制度的确立、作用以及营建背景等。其次,从构造做法、比例关系、雕饰等方面对神道碑亭诸作营造技术进行系统调查研究,同时与相关籍本比较印证,研究清代陵寝神道碑亭的设计方法、构造做法以及神道碑高超的设计手法及其在陵寝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大量数据及做法比较,探寻清代陵寝神道碑亭做法的分期演变规律。研究发现,神道碑亭不仅是陵寝建筑序列转变的标志,更是礼仪行为和行祭情感转变的重要节点,在陵寝序列上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各碑亭做法也有很多变化,例如:泰陵、昌陵明次间比例采用不同做法,慕陵以...
【文章来源】:天津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明皇陵图(摹自《中都志》)
第 2 章 明清帝王陵寝的碑亭制度年)5。明皇陵开有明一代帝陵设立碑亭的先例,虽然碑亭在皇陵中未被当做一种制度性的设置,所刻碑文多为勒石记事,与之后的“神功圣德碑”略有不同,但从此以后,为先皇建立碑亭成为明代帝王的传统。2.盱眙祖陵祖陵袝葬明太祖朱元璋的祖父、曾祖父和高祖父。其地上园寝建筑基本效仿凤阳皇陵而建,由明曾惟诚所著《帝乡纪略》中的《祖陵图》可见,陵区中轴线前端金门外东侧建碑亭一座。
1.明孝陵明孝陵继承前代陵寝制度要素而鼎力更新,创立了明代特有的规制,并成为各帝陵的基本范型。明孝陵开创性地设置了神功圣德碑亭,并将其置于陵寝中轴线上,碑亭在陵寝中的礼制作用得以凸显。孝陵的主体建筑建于洪武中叶,陵寝营建之初并未设立碑亭。直至燕王朱棣以“靖难之役”夺位后,在姚广孝的建议下,燕王先瞻谒孝陵,后登基为帝,为标榜自己的正统地位,朱棣于永乐三年(1405 年)效仿“皇考稽古创制,树石皇祖考英陵,刻辞垂训”7,即效仿其父朱元璋,在孝陵大红门北侧建立孝陵神功圣德碑,规模比皇陵更加雄伟,亭内立神功圣德碑,碑阳刻写碑文,主要内容为颂扬朱元璋的功绩。另外,孝陵神功圣德碑亭建于神道的中轴线上,使碑亭在陵寝的前导空间作用进一步加强,成为进入陵区的第一个高潮。孝陵的改革,导致了明代帝陵建筑制度的重大转折,开创了一代新风。8此后,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亭的布局形式成为明清两代一贯的制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样式雷“已做现做活计图”研究[J]. 王其亨,王方捷. 古建园林技术. 2013(02)
[2]明清北京官式建筑角科斗栱形制分期研究——兼论故宫午门及奉先殿角科斗拱形制年代[J]. 徐怡涛.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3(01)
[3]古建筑木结构叠合梁与组合梁弯曲受力研究[J]. 周乾,闫维明. 建筑结构. 2012(04)
[4]清朝帝后妃谥号浅议[J]. 徐广源. 清史研究. 1997(04)
[5]清代帝后谥法与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帝后谥册谥宝[J]. 郭福祥.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94(04)
[6]清代陵寝牌楼门制度与做法(上)[J]. 王其亨,王西京. 古建园林技术. 1992(03)
博士论文
[1]中国墓碑研究[D]. 卢蓉.苏州大学 2013
[2]中国古代碑之设计[D]. 王文广.苏州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清代丧葬典礼考述[D]. 佟雪.浙江大学 2015
[2]中国古代帝王陵寝中的碑亭建筑研究[D]. 张宇梁.南京工业大学 2013
[3]清代定陵建筑工程全案研究[D]. 曾辉.天津大学 2005
[4]清代定东陵建筑工程全案研究[D]. 王蕾.天津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18207
【文章来源】:天津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明皇陵图(摹自《中都志》)
第 2 章 明清帝王陵寝的碑亭制度年)5。明皇陵开有明一代帝陵设立碑亭的先例,虽然碑亭在皇陵中未被当做一种制度性的设置,所刻碑文多为勒石记事,与之后的“神功圣德碑”略有不同,但从此以后,为先皇建立碑亭成为明代帝王的传统。2.盱眙祖陵祖陵袝葬明太祖朱元璋的祖父、曾祖父和高祖父。其地上园寝建筑基本效仿凤阳皇陵而建,由明曾惟诚所著《帝乡纪略》中的《祖陵图》可见,陵区中轴线前端金门外东侧建碑亭一座。
1.明孝陵明孝陵继承前代陵寝制度要素而鼎力更新,创立了明代特有的规制,并成为各帝陵的基本范型。明孝陵开创性地设置了神功圣德碑亭,并将其置于陵寝中轴线上,碑亭在陵寝中的礼制作用得以凸显。孝陵的主体建筑建于洪武中叶,陵寝营建之初并未设立碑亭。直至燕王朱棣以“靖难之役”夺位后,在姚广孝的建议下,燕王先瞻谒孝陵,后登基为帝,为标榜自己的正统地位,朱棣于永乐三年(1405 年)效仿“皇考稽古创制,树石皇祖考英陵,刻辞垂训”7,即效仿其父朱元璋,在孝陵大红门北侧建立孝陵神功圣德碑,规模比皇陵更加雄伟,亭内立神功圣德碑,碑阳刻写碑文,主要内容为颂扬朱元璋的功绩。另外,孝陵神功圣德碑亭建于神道的中轴线上,使碑亭在陵寝的前导空间作用进一步加强,成为进入陵区的第一个高潮。孝陵的改革,导致了明代帝陵建筑制度的重大转折,开创了一代新风。8此后,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亭的布局形式成为明清两代一贯的制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样式雷“已做现做活计图”研究[J]. 王其亨,王方捷. 古建园林技术. 2013(02)
[2]明清北京官式建筑角科斗栱形制分期研究——兼论故宫午门及奉先殿角科斗拱形制年代[J]. 徐怡涛.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3(01)
[3]古建筑木结构叠合梁与组合梁弯曲受力研究[J]. 周乾,闫维明. 建筑结构. 2012(04)
[4]清朝帝后妃谥号浅议[J]. 徐广源. 清史研究. 1997(04)
[5]清代帝后谥法与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帝后谥册谥宝[J]. 郭福祥.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94(04)
[6]清代陵寝牌楼门制度与做法(上)[J]. 王其亨,王西京. 古建园林技术. 1992(03)
博士论文
[1]中国墓碑研究[D]. 卢蓉.苏州大学 2013
[2]中国古代碑之设计[D]. 王文广.苏州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清代丧葬典礼考述[D]. 佟雪.浙江大学 2015
[2]中国古代帝王陵寝中的碑亭建筑研究[D]. 张宇梁.南京工业大学 2013
[3]清代定陵建筑工程全案研究[D]. 曾辉.天津大学 2005
[4]清代定东陵建筑工程全案研究[D]. 王蕾.天津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18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518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