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城市防灾减灾的经验与启示——以城市防灾公园建设为例
本文关键词:日本城市防灾减灾的经验与启示——以城市防灾公园建设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在我国方兴未艾。由于很多城市对城市建设研究的不全面、不深入,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导致了多种城市灾害发生。城市灾害发生的种类、数量和范围在扩大,危害程度在加深,因而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解决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只重视发展速度和规模,忽视防灾减灾,或城市建设工程防灾减灾配套设施落后、甚至缺失等问题。减轻灾害与控制灾害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研究分析日本城市防灾减灾与城市建设工作,其城市防灾公园建设经验可资借鉴。
【作者单位】: 沈阳大学师范学院地理系 沈阳大学师范学院地理系 沈阳大学师范学院地理系 沈阳大学师范学院地理系
【关键词】: 日本 城市灾害 防灾减灾 城市公园 城市建设
【基金】:沈阳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金资助项目(200049015-00)
【分类号】:F299.313
【正文快照】: 防治灾害是伴随着人类的发展,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的。分布空间广泛、种类与形式多样性的灾害事件,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一大突出问题。为此,联合国曾连续在1987年、1988年、1989年的第 42、43、44届联大会议上通过相关决议,确定 1990 ~1999年,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一个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百萍;城市地域形态演变与城市持续发展观——合肥市行政新区划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吴鹏森;中国城市住宅建设中的弱势关怀[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李恕宏;安徽省中心地结构与城镇体系建设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4 陈明星;查良松;沈非;;安徽省城市规模结构分形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5 李传贵;张晓锋;;城市灾害与应急避难场所规划问题分析[J];安全;2006年05期
6 郭荣朝,马捷;南漳经济持续发展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7 张景秋;北京城市发展历史的空间特征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8 高岚;森林灾害经济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Z1期
9 俞路;张善余;;近年来北京市人口分布变动的空间特征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10 苗露野;浅谈我国生态住宅小区建设[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远谋;万鹏飞;于秀明;;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研究[A];2005课题调研成果汇编[C];2005年
2 马佳;;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总量聚集效应的聚类分析[A];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分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刘静;;建筑住宅小区中水回用方案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4 刘玲;罗美娟;唐传师;陆春信;;城市气象灾害分析与对策建议[A];黑龙江省气象科技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姜乃力;;辽宁中部城市群发展的SWOT分析[A];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专辑[C];2005年
6 蒋海兵;白光润;梁浩栋;;城市空间结构要素影响下商业区内部空间结构——以上海田林商业区为例[A];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专辑[C];2005年
7 陈绍愿;赵红;林建平;;企业群落复合体及其生态调控机制[A];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8 许君燕;陈松林;;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泉州市为例[A];“科学合理用地,推进海西建设”——福建省土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于会录;贺世杰;;打造城市品牌形象,促进烟台中心城市发展[A];烟台中心城市发展研究[C];2007年
10 杨勇;沈彩萍;;绿色建材评价技术[A];建筑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挺;城市局部地震灾害危害性指数(ULEDRI)及其在上海市的应用[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0年
2 陈文惠;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力;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苗连山;大连市城市生态系统及其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卫民;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6 董宪军;生态城市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厉伟;城市化进程与土地持续利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8 何伟;区域城镇空间结构及优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9 赵春淦;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10 李澜;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卫阳;新时期河南省区域开发的空间优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2 王敬华;小城镇生态规划理论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1年
3 熊家晴;绿色住区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4 夏志华;试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合理化——以武汉市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叶正伟;重庆市洪涝灾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建军;山东省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马祖琦;陕西区域可持续发展初步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8 龙祖坤;数字化时代的城市网络[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陈本清;利用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对厦门市城市化进程及环境变化进行动态监测与分析[D];福州大学;2002年
10 郑国;关中地区城市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拱墅50万方绿地激活“城市之肺”[J];杭州(生活品质版);2011年Z1期
2 杨滨章;;中国需要一场“公园运动”[J];风景园林;2011年04期
3 ;名家视点[J];中华建设;2011年08期
4 王震国;;聚焦生命线:危机四伏的城市公共安全与突发应对——第十二届城市管理世纪论坛(夏季会议)综述[J];上海城市管理;2011年04期
5 陈亚娜;;申花改善型楼盘大碰撞 中顺·上尚庭VS保利·香槟国际[J];楼市;2011年14期
6 ;重庆龙湖源著[J];城市住宅;2011年09期
7 陈亚娜;;保利城西处女作 139平方米三房变五房——保利·香槟国际看房[J];楼市;2011年13期
8 安志放;;面向危机的市政公用事业安全管理与应急准备[J];商业经济;2011年16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晓;宋秀华;;当前城市公园面临的困难与对策[A];中国公园协会2001年论文集[C];2001年
2 尹发能;;湖北省黄石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探讨[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3 陈周羡;刘占海;;公园免费开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探讨——以天津市水上公园为例[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代宝乾;汪彤;秦跃平;;城市灾害应急目标管理及动态管理模型研究[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雷雨;;试论丰城市创建文明城市方略[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姜巧荣;吕琴;;浅谈城市建设思路[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2卷)[C];2009年
7 金莹;孙昊f ;;关于打造中国生态大城市的几点思考[A];“坚持科学发展观”打造生态‘大北京’论文集[C];2004年
8 洪色露;;拓展宜春城市建设的精神空间的若干建议[A];“我为宜春中心城区‘聚人气 促发展’献良策”征文活动论文集[C];2009年
9 龙荣敏;胡海亮;;雕琢精品城市 打造魅力名牌——关于做大城市规模、做旺城市人气的思考[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周年兴;;农田与城市的自然融合[A];北京奥运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炜 杨倩;省会民心广场和城市公园项目完成全部拆迁[N];河北经济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王远洋;山水添秀色 城市换新颜[N];蚌埠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裴建素;诗人眼中的城市之变[N];石家庄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白鹭路;让城市更美更宜居[N];巢湖日报;2011年
5 蔡江彬 肖咸强 郑伟伟;城市公园化 人居社区化[N];泉州晚报;2011年
6 记者 刘海英;打造靓丽城市名片 完善城市功能建设[N];格尔木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朱秀敏 整理;做大做强中心城市[N];闽南日报;2011年
8 记者 李白蕾;我市城市公园管理办法修正案将颁布实施[N];福州日报;2009年
9 撰稿 钱蓓;从“成长城市”迈向“成熟城市”[N];文汇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王慧 实习生 史影超;城市,让生活更美好[N];赤峰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董亚娟;供需视角下入境旅游流驱动与城市目的地响应耦合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琪;城市化质量研究:理论框架与中国经验[D];西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峰;多中心治理与城市公园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张亚非;关于成都市公园建设融资与管理模式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3 王丹;呼和浩特市青城公园旅游景观规划对策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4 彭超;城市公园免费开放可行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滕鹏;哈尔滨城市公园市场化运营模式探析[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胡亚娟;城市公园建设与城市形象塑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毛薇;城市化加速发展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危机管理[D];重庆大学;2007年
8 叶正茂;新公共管理背景下的温州城市综合公园运营模式分析[D];同济大学;2007年
9 杨敏;城市宜居性研究与评价[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10 周盈;政府投资项目实施代建制项目管理模式业主风险管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日本城市防灾减灾的经验与启示——以城市防灾公园建设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44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404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