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卸载速率下岩爆破坏特征试验分析
本文关键词:不同卸载速率下岩爆破坏特征试验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对北山花岗岩进行4种不同速率卸载的岩爆试验,收集试验后产生的碎屑,进行粒径分布和基本尺寸量测,得到碎屑尺度特征。利用声发射系统采集试验过程中声发射信号,采用典型的时频分析手段,提取每一个声发射波形信号的主频值,绘制整个试验全局主频分布图,找到花岗岩岩爆主频分布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卸载速率的降低,碎屑总数量,块状、板状碎屑所占百分比均呈下降趋势。而声发射分布带主要位于中低频带内,且随着卸载速率降低逐渐上移,由密集变离散。根据声发射参数RA和AF特征值分布情况,结合核心密度定义,揭示裂纹类型演化过程。发现在卸载岩爆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张拉裂纹和一定量的剪切裂纹,随着卸载速率的降低,声发射信号量减少,预示着岩石内部裂纹数量明显减少。以上室内试验结果对于认识不同卸载速率下岩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工程实际中通过调整开挖速率降低岩爆风险的可行性提供了室内试验支持。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
【关键词】: 岩爆试验 声发射 裂纹类型 粒度分布 卸载速率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No.5113400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No.2010YL05) 2014年博士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基金(No.80015Z675)
【分类号】:TU45
【正文快照】: 1引言岩爆是在地下岩体开挖过程中围岩发生破坏的一种形式。由于岩爆时经常伴随着岩石碎屑的弹射、抛出,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因此,备受关注。在过去的100多年里,众多学者关于岩爆进行了大量的室内外工作,并积累了丰富的现场资料[1-5]。冯夏庭[6]以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引水隧洞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吕士展;汪稔;胡明鉴;阿颖;周斌;;玉龙雪山西麓原状冰碛土CT扫描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4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吝曼卿;模拟地下工程应力环境梯度加载下的岩爆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2 赵凯;岩溶地区石灰岩疲劳特性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3 孙琦;膏体充填开采胶结体的强度和蠕变特性研究及应用[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景霞;软土卸荷过程孔隙结构分形演变及损伤定量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4年
2 高姝妹;酸性介质下红层软岩工程特性影响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文涛,马瑾,马胜利,,刘力强;岩石摩擦滑动中声发射的多普勒效应[J];地震地质;1995年04期
2 李世愚,刘晓红,刘绮亮,和雪松,滕春凯;1999年度中俄合作岩石破裂实验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00年03期
3 祝方才,潘长良,曹平,谢学斌;岩石声发射技术及在地应力测量中的应用探讨[J];国外金属矿山;2000年02期
4 马胜利,雷兴林,刘力强;标本非均匀性对岩石变形声发射时空分布的影响及其地震学意义[J];地球物理学报;2004年01期
5 茂木清夫;陈宏德;;声发射与地震[J];国际地震动态;1984年06期
6 田汝珉,张宝琪;吊环拉伸的声发射动态监控[J];石油机械;1986年12期
7 李林;岩石声发射特性的研究[J];化工矿物与加工;1995年02期
8 胡鑫康,李子殷;地声研究工作进展[J];物理;1980年05期
9 曾正文,马瑾,刘力强,刘天昌;岩石破裂扩展过程中的声发射b值动态特征及意义[J];地震地质;1995年01期
10 丁原辰,汪西海,王红才;地应力状态声发射粗估法工程实测检验[J];有色金属;199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新;李世愚;和雪松;唐林波;;岩石的Felicity效应和卸载时的声发射[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和雪松;;大尺度岩石破裂声发射活动性图像的处理[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3 张流;薛丽霞;施良骐;王绳祖;;高围压下岩石破坏和摩擦滑动过程中的声发射活动性[A];第四届全国构造物理、第二届全国高温高压联合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1989年
4 刘晓红;于萍;邓明德;耿乃光;;岩石破裂的声发射前兆与遥感前兆的对比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5 李洪涛;;地质灾害监测声发射源实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九五”科技成果汇编[C];2001年
6 陈治喜;陈勉;金衍;黄荣樽;;岩石K_(1C)的测试及其与声波速度的关系[A];面向21世纪的岩石力学与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6年
7 蒋海昆;马胜利;张流;;典型断层组合标本变形过程中的声发射活动性[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马胜利;蒋海昆;巴晶;扈小燕;;大震前地震活动平静现象一种可能的机制:断层的蠕滑—匀阻化[A];中国地震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专集[C];2004年
9 ;后记[A];第五届全国构造物理、第三届全国高温高压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1992年
10 林为人;铃木舜一;;稻田花岗岩中的流体包裹体及其热破坏[A];面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杰;微地震监测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3年
2 何红兵;新型岩体监测技术可靠性高[N];中国化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海昆;典型断层组合及不同温压条件下岩石变形过程中的声发射活动特征[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0年
2 王爱国;微地震监测与模拟技术在裂缝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3 刘滨;基于最小耗能原理的岩爆孕育发生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年
4 梁正召;三维条件下的岩石破裂过程分析及其数值试验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5 徐小丽;温度载荷作用下花岗岩力学性质演化及其微观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6 陈景涛;高地应力下硬岩本构模型的研究与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7 郭彦双;脆性材料中三维裂隙断裂试验、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韩素平;岩体特性尺度效应与长细比效应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9 何书;下向进路侧帮稳定性及进路布置方式优化设计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10 赵青;高地应力地区花岗岩强度偏低的成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春金;裂纹扩展及合理布锚的试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扈小燕;实验数据服务系统的解决方案[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5年
3 赵宝云;深部岩体的蠕变损伤特性研究[D];西华大学;2008年
4 龙飞飞;新型声发射检测系统与定位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2年
5 张宁;锚杆对三维裂隙岩体加固止裂效应试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王树慧;甘谷驿油田顾屯探区长6储层裂缝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2年
7 陈顺云;几种构造型式变形破坏过程的实验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3年
8 崔永权;应力扰动对断层摩擦影响的实验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6年
9 王敏;庐山第四纪冰川与地质遗迹[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7年
10 张奎林;滨里海地区巨厚盐膏层蠕动规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不同卸载速率下岩爆破坏特征试验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78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417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