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类型学的新郑市人民广场景观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5 10:02
本文关键词:基于类型学的新郑市人民广场景观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21世纪的今天,我国城市化建设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然而,盲目跟风建设城市空间和园林景观,导致当代城市景观的可识别性日渐衰弱,城市的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人文精神也黯然隐退。这种现象逐渐得到了相关人士的重视,并力求通过科学发展的理念对城市开放性空间和园林景观进行研究和分析,努力发掘、传承和再现历史名城原本所固有的灿烂文化和民族特质。当代类型学理论一直强调本性的回归,并以城市的综合体和复杂性为背景,力图进行关于形式的全新探索。它不仅体现在历史变迁长河中物质实体与空间形式的规律性的变化,而且具体表现为设计者经常考虑的设计原则和设计因素,进而指导当代设计师应用过去的历史原型来解决当代城市景观雷同的现实问题。“类型”表现出更多的是一种元素的抽象形式,不再以一种完全复制和模仿的严格、精准的形象出现,而是在保留历史本质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转化。因此,当代类型学就成为提取历史原型并艺术再现的一个过程,而传统的历史文化则推动了城市空间和园林景观发展进步。本文试图通过学习和分析当代类型学的发展过程,相关理论和实践成果,并结合东西方城市开放性空间和园林景观的发展历史和优秀案例,探索当代类型学与古今园林之前的紧密关系,进而结合不同城市景观和地域文化,总结归纳出适合城市开放性空间和园林景观营造的相关规划设计方向和实践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设计和验证,从而运用得出的类型学相关理论来引导我国当代城市空间和园林景观的发展。
【关键词】:当代类型学 园林景观 历史原型 类型转化 新郑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绪论12-22
- 1.1 引言12-19
- 1.1.1 研究背景12-14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4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6
- 1.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6-19
- 1.2 研究主要内容及所需重点解决问题19-21
- 1.2.1 研究主要内容19
- 1.2.2 所需重点解决问题19-21
- 1.3 预期结果21-22
- 第二章 类型学概论22-31
- 2.1 类型学发展进程22-28
- 2.1.1 发展起源22-24
- 2.1.2 类型学分类24-28
- 2.2 相关概念辨析28-30
- 2.2.1 类型与模型28-29
- 2.2.2 类型与分类29
- 2.2.3 类型与原型29-30
- 2.3 小结30-31
- 第三章 园林景观理论研究及案例分析31-42
- 3.1 园林景观概念31
- 3.2 类型学方法探究31-35
- 3.2.1 类型学在西方园林中的应用32-33
- 3.2.2 类型学在东方园林中的应用33-35
- 3.3 北京北中轴民族大道案例分析35-38
- 3.3.1 对象分析35
- 3.3.2 类型选择35-36
- 3.3.3 类型转换36-38
- 3.4 北京通州区运河文化广场案例分析38-41
- 3.4.1 对象分析38-39
- 3.4.2 类型选择39-40
- 3.4.3 类型转换40-41
- 3.5 小结41-42
- 第四章 类型学设计原则及实践步骤42-50
- 4.1 类型学设计原则42-44
- 4.1.1 独特性42
- 4.1.2 人本性42-43
- 4.1.3 历史性43-44
- 4.2 类型学实践步骤44-49
- 4.2.1 对象分析44
- 4.2.2 类型选择44-46
- 4.2.3 类型转换46-49
- 4.3 小结49-50
- 第五章 河南省新郑市人民广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50-70
- 5.1 规划设计概述50-52
- 5.1.1 引言50
- 5.1.2 建设目标50-51
- 5.1.3 设计依据51
- 5.1.4 设计理念51
- 5.1.5 设计原则51-52
- 5.2 对象分析52-55
- 5.2.1 自然环境分析52-53
- 5.2.2 人文环境分析53-55
- 5.2.3 新郑市公园绿地类型分析55
- 5.3 类型选择55-60
- 5.3.1 天圆地方55-56
- 5.3.2 龙文化56
- 5.3.3 剪纸艺术56-57
- 5.3.4 云雷纹57-58
- 5.3.5 农村儿童游戏58-60
- 5.4 基于类型学的方案设计60-69
- 5.4.1 总平面图及鸟瞰图60-62
- 5.4.2 景观结构分析图62
- 5.4.3 设计理念图62-69
- 5.5 小结69-70
- 第六章 结论70-72
- 参考文献72-75
- 致谢75-76
- 详细摘要76-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德康;上海人民广场[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2年02期
2 徐林初;;意义重大 时机紧迫 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 南昌市人民广场开展保护地球环境的大型科普宣传活动[J];江西林业科技;1992年03期
3 周在春;人民广场改建工程设计纪要[J];上海建设科技;1994年06期
4 李然华;;一流建设还需一流管理——人民广场管理面临新课题[J];上海人大月刊;1994年12期
5 李杰,张力;文化·科技·自然──合肥市人民广场的设计构思[J];安徽建筑;1999年06期
6 杨洲;银川市人民广场规划[J];建筑创作;2005年07期
7 刘建航;俞加康;;上海地铁网络的重要枢纽——人民广场站[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年04期
8 朱e,
本文编号:4520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452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