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偏高岭土和硅灰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17 02:03

  本文关键词:偏高岭土和硅灰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对比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分别采用0%、3%、6%、9%、12%的偏高岭土和硅灰取代水泥制备混凝土,对比研究了偏高岭土和硅灰对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耐久性和体积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偏高岭土和硅灰导致新拌混凝土坍落度的下降,含偏高岭土的新拌混凝土坍落度下降更明显;偏高岭土和硅灰均具有良好的促强作用,偏高岭土的早期促强作用更优,且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提高更显著;随着偏高岭土和硅灰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显著下降,偏高岭土和硅灰对于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改善效果类似;偏高岭土和硅灰均降低了混凝土14 d龄期后的干缩,偏高岭土降低混凝土干缩的效果较硅灰更好。
【作者单位】: 海军海防工程研究中心;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水工构造物耐久性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关键词】偏高岭土 硅灰 力学性能 氯离子扩散系数 干缩
【基金】:交通运输部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13329765250)
【分类号】:TU528
【正文快照】: 1引言矿物掺合料是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组成材料,其在现代混凝土中的应用逐渐广泛。硅灰作为一种高活性矿物掺合料,在促进混凝土强度发展、改善混凝土抗渗、抗侵蚀等耐久性能方面具有良好效果[1]。然而,硅灰是冶炼硅铁合金烟气中回收的副产物,主要活性成分为非晶态的Si O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建忠;孙伟;缪昌文;刘加平;;矿物掺合料对低水胶比混凝土干缩和自收缩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2 王冲;吴贤文;黄河;王文宗;;偏高岭石与硅灰制备的高强混凝土性能比较[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3 曾俊杰;;The Early Hydration and Strength Development of High-strength Precast Concrete with Cement/Metakaolin Systems[J];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纲;高南箫;冉千平;刘加平;缪昌文;;减缩剂对水泥浆体结构演变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S2期

2 花丽君;吴相豪;袁潘;;掺粉煤灰和石灰粉影响再生混凝土自收缩变形的试验研究[J];粉煤灰;2013年01期

3 王稷良;申力涛;牛开民;;路面水泥混凝土抗盐冻性能的影响因素[J];公路交通科技;2013年10期

4 黄维蓉;杨德斌;周建廷;;掺合料及引气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J];混凝土;2010年09期

5 张守治;汪守淳;乔艳静;陆海梅;;矿物掺合料对高强混凝土塑性开裂影响的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0年05期

6 郝成伟;邓敏;莫立武;刘开伟;;粉煤灰对水泥浆体自收缩和抗压强度的影响[J];建筑材料学报;2011年06期

7 徐仁崇;李晓斌;桂苗苗;江达宣;;矿物掺合料对C100混凝土早期收缩及干缩的影响[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3年01期

8 曹国祥;张守治;;补偿收缩混凝土在京沪高铁南京南站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混凝土;2013年05期

9 肖佳;吴婷;勾成福;郭庆伟;;水泥-石灰石粉-矿粉复合胶凝材料干缩性能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3年12期

10 胡智农;韦华;单国良;余熠;杨黎;;大型渠道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3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曹建安;无碴轨道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后期徐变变形和控制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许涛;偏高岭石—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3 曾俊杰;高性能管桩混凝土材料设计与节能制备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彭全敏;超长混凝土结构收缩裂缝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额吉乐;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早期收缩及开裂抑制措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勾成福;水泥—石灰粉—矿粉复合胶凝体系收缩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曹邦海;砂浆早期收缩测定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叶勤民;辅助性胶凝材料对水泥膨胀性能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5 吕春飞;碱矿渣水泥砂浆抗碳化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6 李朋飞;纳米水泥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7 李世华;外加剂对混凝土收缩开裂性能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2年

8 许彩云;掺石灰石粉胶凝材料收缩性能改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9 张利锋;水泥基材料早期收缩研究及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14年

10 詹冬;硅灰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试验研究[D];宁夏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波;张亚梅;郭丽萍;;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干燥收缩性能[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2 白志民,肖仪武;低温煅烧高岭土火山灰活性对水泥石结构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03年07期

3 方永浩,郑波,张亦涛;偏高岭土及其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J];硅酸盐学报;2003年08期

4 陈益兰,赵亚妮,李静,曹德光;偏高岭土替代硅灰配制高性能混凝土[J];硅酸盐学报;2004年04期

5 刘加平;田倩;孙伟;缪昌文;;矿物掺合料对水泥基材料自收缩变形行为的影响及机理研究[J];工业建筑;2006年07期

6 郑娟荣,覃维祖;高活性偏高岭土:新一代混凝土矿物掺合料[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1年05期

7 曹征良,李伟文,陈玉伦;偏高岭土在混凝土中的应用[J];深圳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8 C.S.Poon ,S.C.Kou ,L.Lam;Pore Size Distribution of High Performance Metakaolin Concrete[J];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2002年01期

9 谭克锋,John M Nichols;Performances of Concrete under Elevated Curing Temperature[J];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文瑛;吴国林;文梓芸;殷素红;;偏高岭土活性评价方法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 王智宇;;偏高岭土的制备及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6年05期

3 孙小巍;李文学;孙伟;;浅析偏高岭土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年09期

4 邓岗;胡江;;偏高岭土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J];建材发展导向;2010年04期

5 徐洪国;水中和;章瑞;陈伟;曾俊杰;;偏高岭土对水泥石热膨胀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1年02期

6 杨凤玲;嵇银行;李玉寿;阎晓波;;偏高岭土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1年05期

7 栾进华;汪洋;王伟;杨洪永;;偏高岭土活性快速测试方法研究[J];矿业工程;2011年04期

8 孙长军;马军涛;水中和;李远;;偏高岭土基改性剂在海工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3年03期

9 储诚富;李小春;邓永锋;唐俊玮;;偏高岭土对水泥改性海相软土力学性能的影响[J];岩土工程学报;2013年S1期

10 赵山泉;微波处理对偏高岭土的作用[J];国外建材科技;199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宏伟;;偏高岭土的研究现状及展望[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2 江涛;;高活性偏高岭土在混凝土中的应用[A];建设工程混凝土应用新技术[C];2009年

3 雷小文;何晓鸣;;偏高岭土混凝土性能试验分析及应用[A];湖北省公路学会二○○九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卢迪芬;陈森凤;卢希龙;高敏;;高活性偏高岭土微粉的制备与复合效应的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卢迪芬;陈森凤;卢希龙;高敏;;高活性偏高岭土微粉的制备及复合效应的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水泥基材料论文集(下册)[C];2003年

6 冯乃谦;牛全林;王湘才;刘国栋;;偏高岭土超细粉混凝土的特性[A];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第五届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C];2004年

7 陈益兰;赵亚妮;雷春燕;;复掺偏高岭土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A];HPC2002第四届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王栋民;扈士凯;熊卫峰;左彦峰;罗小红;高岩;付毅;;偏高岭土作为高性能混凝土掺合料的试验研究[A];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第六届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9 汪智勇;叶家元;张文生;;偏高岭土和硅灰对水泥体系水化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汪智勇;王敏;嵇琳;陈旭峰;;偏高岭土做混凝土掺合料的研究现状[A];第十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军;偏高岭土团聚颗粒的高效分散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2 曾俊杰;偏高岭土改性高强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俊;碱—矿渣—偏高岭土复合胶凝材料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邢楠;偏高岭土对水泥及混凝土性能的影响[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年

5 喻巍;偏高岭土对水泥石的水化产物影响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6 晏宇;偏高岭土对水泥石固结氯离子性能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0年

7 徐永红;偏高岭土在煤矿喷射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09年

8 席书娜;偏高岭土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09年

9 付志恒;偏高岭土对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及显微结构的影响[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朱国振;粉煤灰/偏高岭土地质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4年


  本文关键词:偏高岭土和硅灰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对比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70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4570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0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