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间连梁对其结构整体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
本文关键词:剪力墙间连梁对其结构整体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连梁是带有洞口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结构的抗震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连梁在地震作用下先于墙肢屈服,发挥其抗震耗能作用,有效地减轻地震作用对主体墙肢的损坏。对于不同跨高比连梁,已有相关研究表明变形和延性等性能随着跨高比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当连梁的跨度或高度改变时,连梁的耗能方式以及破坏方式都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另外,由于建筑的功能要求和结构设计的需要,导致在剪力墙结构中常常出现小跨高比连梁,而小跨高比连梁容易发生没有延性的剪切破坏。为了系统的研究连梁对剪力墙结构整体协同工作与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本文主要进行了两个部分的研究:第一,参考相关文献建立数个不同的钢连梁剪力墙结构简化模型,利用ABAQUS进行有限元模拟后,分别从连梁破坏方式和耗能方式以及剪力墙刚度三个方向对相关模型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第二,利用ABAQUS基于某实际工程建立有限元模型,重点研究了不同跨高比连梁对于整体结构刚度退化、延性性能和耗能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双连梁”和“三连梁”剪力墙结构对于缓解小跨高比连梁剪力墙结构的没有延性的剪切破坏的影响。本文对通过对不同的钢连梁剪力墙结构简化模型和基于某实际工程的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对比分析,得出了一系列结论与设计建议,主要有:连梁跨度不宜太大,以确保连梁为弯曲型连梁,从而保证钢连梁充分发挥非线性转动能力和剪切塑性变形能力;连梁跨度太小时,可采用“双连梁”或者“三连梁”代替小跨高比连梁,确保其不发生脆性破坏。
【关键词】:连梁 跨高比 剪力墙结构 耗能方式 有限元模拟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398.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1.1 引言10-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6
- 1.2.1 国外研究动态12-14
- 1.2.2 国内研究动态14-16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16
- 1.4 本章小结16-18
- 第二章 分析模型与基本理论18-24
- 2.1 ABAQUS介绍18
- 2.2 有限元分析方法18-19
- 2.2.1 有限元分析方法简介18-19
- 2.2.2 有限元分析方法步骤19
- 2.3 结构的受力机理19-22
- 2.3.1 相关结构简介19-21
- 2.3.2 小跨高比连梁的作用21-22
- 2.4 主要材料的选取22-23
- 2.4.1 型钢22
- 2.4.2 钢筋22-23
- 2.4.3 混凝土23
- 2.5 本章小结23-24
- 第三章 简化连梁剪力墙结构模型弹塑性分析24-36
- 3.1 引言24
- 3.2 有限元模型的创建24-30
- 3.2.1 模型简化的创建24-26
- 3.2.2 ABAQUS模型的建立26-27
- 3.2.3 材料的本构关系27-28
- 3.2.4 接触面的处理28
- 3.2.5 约束与边界条件处理28-29
- 3.2.6 模型的加载方案29-30
- 3.3 模拟结果分析(基于ABAQUS ODB文件)30-35
- 3.3.1 改变连梁跨高比对整体结构的影响30-31
- 3.3.2 改变剪力墙刚度对整体结构的影响31-33
- 3.3.3 改变耗能方式对于整体结构的影响33-35
- 3.4 本章小结35-36
- 第四章 基于某实际工程连梁对其结构整体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36-60
- 4.1 引言36
-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36-45
- 4.2.1 几何模型的建立36-44
- 4.2.2 模型的加载方案44-45
- 4.3 不同跨高比连梁模型结果分析45-53
- 4.3.1 应力云图比较45-47
- 4.3.2 数据、图表比较47-53
- 4.4 改变连梁耗能方式模型结果对比分析53-59
- 4.4.1 应力云图比较53-55
- 4.4.2 数据、图表比较55-59
- 4.5 本章小结59-60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60-62
- 5.1 结论60-61
- 5.2 展望61-62
- 参考文献62-65
- 致谢65-66
- 作者简介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景毅;连梁的结构设计[J];中外建筑;2004年03期
2 王结进,周汉志,卢伟锋,王占峰,王震国;一种连梁超筋的处理[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刘迪,王全凤;框架-剪力墙结构中连梁问题的探讨[J];基建优化;2004年05期
4 周林聪;陈龙珠;陈晓宝;;连梁破坏模式与安全状态的简化判断[J];工业建筑;2006年03期
5 莫东;;浅议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连梁超筋的解决办法[J];广西城镇建设;2007年11期
6 李珊;程建立;蒋悦;;浅谈高层建筑结构中的连梁[J];才智;2010年14期
7 胥玉祥;朱玉华;赵昕;李学平;;双连梁受力性能研究[J];结构工程师;2010年03期
8 徐民彦;;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时剪力墙连梁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1年11期
9 钟亚红;;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连梁超筋问题[J];科技与企业;2012年05期
10 吕西林;陈云;蒋欢军;;新型可更换连梁研究进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欣;乔清朝;;简议连梁超限处理[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年
2 陈云涛;;双连梁的等效分析[A];第三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朱勇;周云;;钢板与钢筋混凝土连梁的组合协同作用机理分析[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姜忻良;宣波;;剪力墙结构中双连梁的转角刚度等效方法[A];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5 郭秉山;王海飞;闫月梅;张成林;;剪力墙连梁在循环荷载下的受力性能研究[A];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胥玉祥;朱玉华;赵昕;;新型内嵌铅芯耗能连梁[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范重;李波;范学伟;;超高层建筑剪力墙短连梁有效配筋形式研究[A];建筑结构(2009·增刊)——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8 吴晋辉;吴伟田;;延性连梁设计浅议[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年
9 李杰臣;苏园园;;高层剪力墙中连梁的设计[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海洋;李璐;;关于剪力墙结构中连梁常见问题的探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9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副秘书长名单[N];湛江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车佳玲;FRC对角斜筋连梁及联肢剪力墙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2 韩小雷;带刚性连梁的双肢剪力墙及其结构控制性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1991年
3 杨忠;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构件受剪性能试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晖;半通缝连梁抗震性能数值模拟分析[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2 高利军;新型跨中截断式可更换钢连梁设计与抗震分析[D];辽宁工业大学;2016年
3 孙亚;带可更换钢连梁的混合联肢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4 贾俊杰;混凝土剪力墙连梁基于延性的抗震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5 韩鑫;高层剪力墙结构中防屈曲约束支撑连梁不同布置对抗震性能影响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6 李一康;含钢率对改进焊接箍筋钢板—混凝土组合连梁的抗震性能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6年
7 秦苗s
本文编号:4567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456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