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混凝土气体渗透性试验方法

发布时间:2017-07-08 08:26

  本文关键词:混凝土气体渗透性试验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混凝土 气体渗透 影响因素 含水率 真空度


【摘要】:研究了含水率、试件厚度、附加压力及真空度等实验参数对混凝土气体渗透系数的影响,分析了气体在混凝土中的扩散机理.研究表明,多孔材料的曲折度可通过不同厚度的渗透性来研究.随着试件厚度的增大,气体渗透系数增大,而渗透系数的增长系数为曲折度因子;由于试件含水率、附加压力和真空度等对实验结果影响很大,实验时应严加控制;当将含水率取为小于5.5%,试件厚度取30 mm,真空度取0.096~0.090 M Pa,外加压力取0.3~0.5 M Pa,并采用本征渗透系数时,可在缩短试验时间的同时,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南大学江苏省土木工程材料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混凝土 气体渗透 影响因素 含水率 真空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08077)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11612)
【分类号】:TU528
【正文快照】: 近年来,混凝土耐久性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快速、准确、有效地评估混凝土耐久性已成为人们关心的热门话题.环境中侵蚀性物质通过传输进入混凝土内部,是混凝土劣化的根源,大多数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物理和化学过程都与气体渗透、离子迁移等密切相关,因此渗透性是评价混凝土耐久性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朱益华;陶果;方伟;王胜奎;;低渗气藏中气体渗流Klinkenberg效应研究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5期

2 杨钱荣,朱蓓蓉;混凝土渗透性的测试方法及影响因素[J];低温建筑技术;2003年05期

3 李春秋;李克非;;干湿交替下表层混凝土中水分传输:理论、试验和模拟[J];硅酸盐学报;2010年07期

4 刘志勇,孙伟,周新刚;混凝土气体扩散系数测试方法理论研究[J];混凝土;2005年11期

5 陈晓婷;赵人达;;高温对混凝土孔隙率及渗透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7年02期

6 王中平;王振;;混凝土导电量与气体渗透系数的相关性[J];建筑材料学报;2010年01期

7 石亮;吴烨;刘建忠;;TORRENT法测试混凝土空气渗透性能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2年10期

8 施惠生;许碧莞;;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气体渗透性能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东;李固华;;混凝土渗透性和耐久性关系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6期

2 Theerawat Sinsiri;Prinya Chindaprasirt;Chai Jaturapitakkul;;Influence of fly ash fineness and shape on the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of blended cement past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2010年06期

3 朱益华;陶果;方伟;;微裂缝气体流动机理的格子Boltzmann研究[J];测井技术;2010年03期

4 夏渝莉;马吉明;李鹏辉;陈凤岐;;粉煤灰基矿聚材料骨料混合物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5 耿欧;袁迎曙;朱辉;李富民;;混凝土氧气扩散系数试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S2期

6 耿欧;袁迎曙;蒋建华;鲁彩凤;张风杰;;混凝土中钢筋锈蚀速率的时变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7 朱益华;陶果;方伟;王胜奎;;低渗气藏中气体渗流Klinkenberg效应研究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5期

8 赵继勇;宋子齐;王桂成;庞振宇;王瑞飞;;利用注聚合物泥浆伤害岩电实验参数变化评价特低渗透储层[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年04期

9 杨钱荣,朱蓓蓉;混凝土渗透性的测试方法及影响因素[J];低温建筑技术;2003年05期

10 田智威;;煤层气渗流理论及其研究进展[J];地质科技情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方俊伟;康毅力;游利军;李相臣;;致密砂岩气藏多尺度传质行为研究进展[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耿欧;袁迎曙;朱辉;李富民;;混凝土氧气扩散系数试验研究[A];第五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杨正宏;史美伦;焦晔;丁t ;;轻集料混凝土渗透性研究[A];新型建筑材料技术与发展——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新型建筑材料论文集[C];2003年

4 张建波;李永鑫;张文生;文俊强;;多掺合料混凝土孔结构与氯离子传输性[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张建波;李永鑫;张文生;文俊强;;不同掺合料混凝土孔结构与氯离子传输性[A];中国混凝土进展2010[C];2010年

6 郭向勇;冷发光;张仁瑜;朱晓钟;;对自密实混凝土渗透性能的探讨[A];结构混凝土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第十三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7 郭传臣;;客专梁体混凝土配合比耐久性试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8 陈礼和;蓝九元;邓小华;;混凝土渗透性测试方法评述[A];“第四届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学术交流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松航;煤储层气体运移特征和CO_2-ECBM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武志德;考虑渗流及时间效应的层状盐岩溶腔稳定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3 孙增智;道路水泥混凝土耐久性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4 钟辉智;多孔建筑材料热湿物理性能研究及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高国华;新型多孔泡沫塔盘和规整填料的多尺度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6 谷建伟;高含水开发期基于微观渗流机理的宏观油藏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7 陈威;温室-蓄热层-采暖房系统中的传热与流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夏婕;一种新型冷却技术中应用多孔介质的机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9 张兰芳;碱激发复合渣体(AAW)混凝土的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10 刘志勇;基于环境的海工混凝土耐久性试验与寿命预测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明林;塑性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指标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唐腾;混凝土长期性能指标现场快速无损检测方法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建波;混凝土孔隙分形特征表征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10年

4 邓雯琴;纤维混凝土的孔结构特征与耐久性分析[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5 刘小平;活性粉末混凝土高温爆裂行为及高温作用后渗透性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董驰;CO_2驱相对渗透率测试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7 田兴长;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预测的三维数值模拟法[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8 郭亮;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渗透性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吴春新;特低渗油藏开发方式优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10 李刚;混凝土气体渗透系数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桥梁,周玉冰,姚姚;格子Boltzmann方法地震波场模拟[J];地球科学;1997年06期

2 刘劲松,许云,乌达巴拉,刘福田,郝天珧;细胞自动机用于地震偏移:数值模拟试验[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年03期

3 陶果,岳文正,谢然红,朱益华;岩石物理的理论模拟和数值实验新方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年01期

4 赵雪平;杨宝俊;;固体介质中细胞自动机有限深势阱的量子力学分析[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年01期

5 李学民,曹俊兴,何晓燕,王兴建;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模拟非均匀介质中的电场响应[J];地球物理学报;2004年02期

6 岳文正,陶果,朱克勤;饱和多相流体岩石电性的格子气模拟[J];地球物理学报;2004年05期

7 岳文正,陶果,朱克勤;二维格子气自动机模拟孔隙介质的电传输特性[J];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1期

8 岳文正,李征,朱克勤,陶果;格子玻耳兹曼方法计算混合物整体电导率[J];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2期

9 钟霖浩;罗德海;冯士德;高守亭;;准地转大洋风生环流的格子Boltzmann数值模拟[J];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05期

10 冷发光,冯乃谦;高性能混凝土渗透性和耐久性及评价方法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琳;刘道平;余守杰;;降低真空制冰系统真空度的理论研究[J];低温与超导;2011年08期

2 陈一统;羊正仪;;电机浸烘方法的改进[J];内燃机车;1986年04期

3 彭仕文;程尚模;姚爱如;陈继业;;真空度对冻干速率的影响[J];真空与低温;1991年01期

4 蒲如平;;机械式真空度报警用的传感器[J];机械制造;1993年10期

5 黄涛,黄金火,陈昌巨,曹洪琪;汽车点火系统测试的真空度程控设计[J];车用发动机;1998年02期

6 赵兴;赵瑜;;真空度对冰箱性能的影响研究[J];家电科技;2014年04期

7 徐平波;李成磊;;真空-堆载预压法膜下真空度变化规律研究[J];土工基础;2014年03期

8 王大勇;;提高100MW汽轮机组真空度技术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S1期

9 王如明;孟兴智;张苏飞;;关于如何提高真空度的讨论[J];盐业与化工;2012年09期

10 陈光锋;微量气体定量分析中真空度自动控制技术[J];真空与低温;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涛;;提高本钢RH真空度的研究[A];2005'全国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赵庆龙;;RH系统冷凝水对真空度的影响[A];2007年全国RH精炼技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3 陈哲;;生产线真空系统技术改造[A];“绿色制造 质量管理”——海南省机械工程学会、海南省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义芳;吴德忠;张小奇;马力帧;何源;王兵;赵建民;吴翼健;王志学;唐靖宇;赵红卫;;SFC的改进[A];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斌;;环氧浇注混合胶脱泡及浇注真空度的选择[A];第七次全国环氧树脂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7年

6 葛春桥;;真空度对微波器件用钼杆电子束焊接强度的影响[A];“第十四届全国微波能应用学术会议”暨“2009年微波创造美的生活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朱振宇;骆光林;任鹏刚;;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合成脱水方法研究[A];2007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材料导报》编委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仕刚 成明扬;速溶豆浆晶的加工[N];湖北科技报;2003年

2 记者 黄敏清 通讯员 罗瑛;广州石化攻克技术难题节能创效[N];中国石化报;2010年

3 ;炉外精炼知识讲座[N];中国冶金报;2003年

4 刘尹;速溶豆浆晶[N];河南科技报;2006年

5 张红普;密封性测试在软包装行业的应用[N];中国包装报;2004年

6 万成志;袋装苜蓿菜的加工技术[N];山西科技报;2001年

7 张洪路 张华东;草莓甜罐头制作新工艺[N];四川科技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智忠;用Visual Basic实现电网中开关管真空度的智能化监测[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2年

2 崔俊星;基于80C552智能真空度测试仪的设计与实现[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3 张金钊;不同压强下氡气运移的实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337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5337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e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