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饱和黄土中降雨入渗规律的现场监测研究
本文关键词:非饱和黄土中降雨入渗规律的现场监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黄土 降雨入渗 影响深度 水分迁移 降雨量 蒸发量 数值模拟
【摘要】:在甘肃省正宁县建立一监测站,对天然降雨入渗后的10.0 m深度范围内土壤含水率变化进行全年观测,结合降雨量、蒸发量及气温数据分析黄土中的水分迁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水分通过降雨补给,蒸发排泄;1.2 m内土壤水分受降雨和蒸发影响较大,具有周年的背景变化趋势,当降雨量小于18mm/d时,水分仅在表层循环,土壤含水率在其背景趋势上波动很小,大于该值时,才会引起土壤含水率骤升,该趋势和蒸发量的变化趋势吻合;降雨量越大,土壤含水率增幅越大,影响深度越大,随着深度增加,增幅减小,时间上渐有滞后。深部的非饱和黄土中,水分以非饱和渗流或水汽形式迁移,水汽迁移量很小,因此土壤含水率增幅小且非周年性变化,遇到透水性差的土层时,会在其顶部富集,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降雨入渗过程,模拟结果也很好地反映了这一规律。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关键词】: 黄土 降雨入渗 影响深度 水分迁移 降雨量 蒸发量 数值模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72329,41172256)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2014CB744701)~~
【分类号】:TU444;TU43
【正文快照】: 降雨是黄土滑坡的主要诱因之一。Zhang等[1]对延安11个区、县月平均降雨量和近20年来具有明确时间记录的黄土滑坡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延安地区6~9月份降雨量较大,而黄土滑坡也主要发生在6~9月份,其间发生的滑坡数目约占全年的55.8%;10月份降雨量已减小至较低水平,但滑坡发生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武彩霞;戴福初;闵弘;涂新斌;邝国麟;周跃峰;;台塬塬顶裂缝对黄土斜坡水文响应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5期
2 陈伟;莫海鸿;陈乐求;;非饱和土边坡降雨入渗过程及最大入渗深度研究[J];矿冶工程;2009年06期
3 吴礼舟;黄润秋;;非饱和土渗流及其参数影响的数值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1年01期
4 王晓峰;刘光焰;王涛;;非饱和土体降雨入渗的全过程数值模拟[J];水文;2007年01期
5 赵慧丽,窦慧娟,张永满;雨后边坡土体瞬态含水率分布规律[J];铁道建筑;2004年10期
6 刘海松;倪万魁;杨泓全;颜斌;;黄土路基降雨入渗现场试验[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8年01期
7 王志荣,吴玮江,周自强;甘肃黄土台塬区农业过量灌溉引起的滑坡灾害[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兴民;;关于农业地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2 李仕华;贺军奇;赵宝峰;;不同灌水定额条件下土壤含水率变化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7期
3 李滨;殷跃平;吴树仁;石菊松;;多级旋转黄土滑坡形成机理及失稳模式[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年03期
4 丰光亮;胡新丽;吴刚;孙淼军;章广成;;鄂西恩施地区非饱和土降雨入渗规律[J];地质科技情报;2010年05期
5 张茂省;李同录;;黄土滑坡诱发因素及其形成机理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1年04期
6 常波;吴益平;何高峰;姜淼;孟振;;临江Ⅱ号崩滑体土水特征曲线试验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2年09期
7 马春驰;王祥;;排水措施作用下非饱和边坡稳定性分析[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3年01期
8 余志刚;;考虑降雨入渗条件下边坡稳定性的研究进展[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3年06期
9 陈建生;王婷;陈茜茜;刘晓艳;;鄂尔多斯自流盆地地下水来源争议问题讨论[J];地质论评;2013年05期
10 王新刚;胡斌;余宏明;连宝琴;;降雨入渗通道对黄土开挖边坡影响[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武彩霞;许领;戴福初;闵弘;谭国焕;邝国麟;周跃峰;;黑方台黄土泥流滑坡及发生机制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2 L.G.Tham;;Field testing of irrigation effects on the stability of a cliff edge in loess,North-west China[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3 许领;戴福初;邝国麟;闵弘;;黑方台黄土滑坡类型与发育规律[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4 L.Xu;F.C.Dai;L.G.Tham;Y.F.Zhou;C.X.Wu;;Investigating landslide-related cracks along the edge of two loess platforms in northwest China[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特提斯研究中心[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帆宇;黄土的剪切行为和黄土滑坡[D];兰州大学;2011年
2 李滨;多级旋转型黄土滑坡形成演化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3 马建全;黑方台灌区台缘黄土滑坡稳定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郑志明;三峡库区公路碎石土路基渗流弱化机理及其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5 柳志军;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公路路基湿度场演变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6 唐正光;降雨入渗影响因素与滑坡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7 何玉琼;植被发育斜坡的稳定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8 张家明;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土体大孔隙对降雨入渗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9 段钊;黄土滑坡触发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10 陈新建;基于破损力学的黄土滑坡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仕旭;降雨入渗对土坡稳定性的影响[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2 陈春华;降雨条件下赣南红砂岩边坡的稳定性分析[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3 曾磊;优势渗流通道对黄土斜坡稳定性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4 毕俊擘;灌溉渗透诱发黄土滑坡风险分析与控制[D];长安大学;2011年
5 杨青潮;水对露天矿高边坡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沈阳大学;2012年
6 张亮亮;考虑降雨入渗影响的公路边坡稳定性数值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卢小超;考虑降雨入渗影响的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程彬;陕北Q_3黄土抗剪强度与含水量的关系及工程应用[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7年
9 胡磊;降雨入渗对京九线粉土路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10 王海雯;水平沟措施水土保持作用机理与适宜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家鼎,肖树芳,张倬元;灌溉诱发高速黄土滑坡的运动机理[J];工程地质学报;2001年03期
2 雷祥义;陕西泾阳南塬黄土滑坡灾害与引水灌溉的关系[J];工程地质学报;1995年01期
3 倪万魁,牛富俊,刘东燕;降雨入渗对非饱和黄土强度的影响分析[J];工程勘察;2002年03期
4 熊彬,阮百尧;MATLAB在有限差分法中的应用[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5 景宏君;黄土路基积水入渗规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04期
6 孔令辉;;永靖县黑方台滑坡灾害治理措施选择[J];甘肃科技;2008年01期
7 周自强,李保雄,王志荣,陈瑾;河咀村文昌阁滑坡的特征与成因分析[J];甘肃科学学报;2003年S1期
8 高润德,彭良泉,王钊;雨水入渗作用下非饱和土边坡的稳定性分析[J];人民长江;2001年11期
9 赵慧丽,张弥;降雨入渗对基坑非饱和土瞬态含水率影响的数值计算[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10 杨诗秀,雷志栋;均质土壤降雨喷洒入渗模型的数值计算[J];水利学报;1983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国;利用人工降雨模拟试验计算降雨入渗系数的原理与方法[J];吉林地质;1985年03期
2 李世忠;;人工模拟降雨入渗试验方法介绍[J];勘察科学技术;1985年04期
3 陈南春;确定岩溶裸露区降雨入渗滞后补给量的一种新方法[J];地质科技情报;1991年03期
4 陈南春;湖南斗笠山煤矿岩溶裸露区降雨入渗的补给特征[J];中国岩溶;1992年01期
5 鲁荣安;;地中渗透仪测定的降雨入渗值研究[J];地下水;1985年02期
6 王建新;王恩志;王思敬;;降雨入渗条件下交河故城土质崖体渗流场计算及稳定性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0年03期
7 孙冬梅;朱岳明;张明进;;降雨入渗过程的水-气二相流模型研究[J];水利学报;2007年02期
8 张绪涛;张强勇;李术才;;降雨入渗影响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J];人民长江;2008年01期
9 谭文辉;璩世杰;高丹青;李亚亮;张鹏飞;;降雨入渗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15期
10 韩佳明;苏三庆;;降雨入渗下渭北地坑黄土窑洞稳定性分析[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岳明;孙冬梅;;考虑空气阻力影响的降雨入渗过程分析研究[A];水工渗流研究与应用进展——第五届全国水利工程渗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范秋雁;黄海龙;王明晓;;考虑降雨入渗条件下膨胀性泥岩边坡稳定性研究[A];第六届全国地面岩石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岩土力学与工程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颜斌;倪万魁;刘海松;;降雨入渗对黄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许翼;龙艳玲;徐向舟;;城市透水面铺装降雨入渗试验研究[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晓峰;王铁行;;考虑降雨入渗的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6 沈振中;林伟斌;杨海林;;考虑降雨入渗的非连续性岩体边坡稳定分析[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王延霞;李鹏;;基于DEM的城市降雨入渗条件调控模型的设计——以康居小区为例[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8 黄文胜;严文群;;降雨入渗对土坝渗流及其稳定性的研究[A];水工渗流研究与应用进展——第五届全国水利工程渗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建华;查旭东;秦志斌;;降雨入渗对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研究[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8年
10 马崇武;刘忠玉;;降雨入渗时无限边坡的水平位移与稳定性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继华;降雨入渗条件下土坡水土作用机理及其稳定性分析与预测预报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2 臧亚君;山区矸石山降雨入渗特性及其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3 唐正光;降雨入渗影响因素与滑坡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学东;浅层非饱和带降雨入渗规律的试验与数值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2 唐慧云;强降雨入渗的高边坡稳定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汪仕旭;降雨入渗对土坡稳定性的影响[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4 黄福明;降雨入渗诱发滑坡稳定性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5 童龙云;三峡库区黄土坡滑坡降雨入渗作用过程[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6 褚飞飞;非饱和土坡降雨入渗规律的试验与数值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7 黄海龙;考虑降雨入渗条件下泥岩边坡稳定性研究[D];广西大学;2006年
8 张春阳;降雨入渗对土钉支护稳定性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9 王彦;降雨入渗对边坡稳定的影响[D];河海大学;2002年
10 武丽;降雨入渗对边坡渗流特性及稳定的影响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498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549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