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本文关键词:某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异形柱框架结构 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 抗震性能
【摘要】:异形柱结构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可将柱子隐于墙体,使房内不出棱角,以增加房屋有效使用面积,从而受到开发商的亲睐。将原先矩形柱结构改为异形柱结构后,通过高烈度下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考查了某异形柱框架结构在设防和罕遇地震水准下的整体抗震性能,对结构能否达到抗震设防目标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该异形柱结构在设防烈度和罕遇烈度地震作用下基本能够达到预期的抗震设防目标。
【作者单位】: 中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关键词】: 异形柱框架结构 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 抗震性能
【分类号】:TU352.11;TU375.4
【正文快照】: 引言异形柱框架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结构体系,其可以避免房间出现突出的柱体,从而改善建筑空间的使用条件,因其自身的技术和经济优势,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异形柱结构已开始渐渐的取代普通矩形柱结构而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雅捷,梁兴文,王应生;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楼层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J];世界地震工程;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管民生;杜宏彪;杨宝明;;异形柱框架结构强柱弱梁问题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07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军芳;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2 秦浩;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弹塑性分析及地震反应特性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3 左明;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与比较[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雅捷,梁兴文,吴敏哲,艾兵;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试验与分析[J];建筑结构;2002年01期
2 曹万林,王绍英,胡国振;大开间异型柱框架弹塑性工作性能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00年01期
3 吴敏哲,郭棣,施永昌;钢筋混凝土L形截面柱受力性能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2年01期
4 王宝营,刘建民,曹万林,曲英华,郝春森;异型柱框架弹塑性变形验算方法[J];世界地震工程;199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南林,樊进兴;异形柱框架结构的应用[J];广西电力工程;2001年02期
2 刘云飞,刘国清,蒋沧如;异形柱框架结构设计中的问题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01年01期
3 黎虹,刘玮,边复平;异形柱框架结构设计及工程实例[J];应用科技;2001年04期
4 刘兰青;关于异形柱框架结构设计及施工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甘肃科技;2002年10期
5 姚红,徐锡庶;异形柱框架结构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6 宋顶峰;赵贵明;;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施工[J];建筑工人;2002年09期
7 王文达,史艳莉,朱彦鹏;异形柱框架结构的分析与设计[J];建筑科学;2003年03期
8 吴同乐,凌广;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抗震分析[J];四川建筑;2003年06期
9 张利永;异形柱框架结构设计初探[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10 李军,唐平安,孟慧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设计[J];森林工程;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爱林;李健;于劲;;钢异形柱框架结构时程响应分析[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马晓亮;刘海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特点及设计[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年
3 刘兵;宋晓丽;;异形柱框架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及其设计方法[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4 郭帅;李志敏;;异形柱框架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及其设计方法[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谢霏;谢威;蒋沧如;;异形柱框架结构设计中有关问题的探讨[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2年
6 王文进;王依群;李文清;;异形柱框架结构地震弹塑性时程分析[A];第三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李长青;;浅谈异形柱框架结构在民用住宅设计中的应用[A];第二届“科协文化——中关村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吴述明;郭亮;;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设计[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2卷)[C];2009年
9 韩文英;徐东强;赵雯;;考虑地震扭转分量的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时程分析[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2年
10 张莉;;浅谈异形柱框架结构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A];科学时代——2014科技创新与企业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科技创新)[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张丽辉;我省两项目获2003年度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N];河北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雅捷;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及性能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乾;底部加强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2年
2 管中彪;罕遇地震下异形柱框架结构抗渐次倒塌性能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3 刘红星;异形柱框架结构与普通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对比分析[D];重庆大学;2008年
4 赵勇;梁式转换层异形柱框架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D];四川大学;2003年
5 路齐峰;异形柱框架结构中L形柱的抗震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6 张瑞明;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7 杨有根;异形柱框架结构理论研究与计算机辅助设计[D];湖南大学;2002年
8 张作鹏;异形柱框架结构本构关系建模与非线性全过程分析[D];湖南大学;2005年
9 钱李义;异形柱框架结构房屋适用高度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刘德稳;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678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567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