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污染红土的抗剪强度特性及碱土作用特征研究
本文关键词:碱污染红土的抗剪强度特性及碱土作用特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碱污染红土 影响因素 抗剪强度特性 碱土作用特征
【摘要】:考虑碱浓度、养护时间、干密度、含水率等影响因素,通过室内直剪试验,研究碱污染红土的抗剪强度特性,分析碱与红土的相互作用过程。结果表明:碱污染引起红土抗剪强度减小,碱浓度从4%到16%,抗剪强度减小程度逐渐增大;试样的养护总体上降低了碱污染红土的抗剪强度,随养护时间延长,抗剪强度呈先减后增再减的变化趋势;16%碱浓度时抗剪强度降低程度为35.0%,养护10d时抗剪强度降低程度为16.8%,碱浓度的影响大于试样养护时间的影响。碱污染红土的抗剪强度随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含水率的影响大于干密度的影响。碱污染引起红土的抗剪强度发生变化,其碱土作用特征可以从水解作用、侵蚀作用、胶结作用、溶解作用几个方面进行解释。
【作者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
【关键词】: 碱污染红土 影响因素 抗剪强度特性 碱土作用特征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68022,51269006) 昆明理工大学分析测试基金项目(20130584)
【分类号】:TU411
【正文快照】: 近年来,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化工厂、造纸厂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地下水体的废水(主要为废碱液)、泄漏的石油、重金属等污染物入渗到地基,引起地基土体力学性质发生改变,给建筑物基础带来危害。为此很多学者对污染土进行了研究。郑天元等[1]研究了不同浓度石油污染粘土的击实特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振波;赵春宏;易声义;张辉;;从实际滑移土坡确定滑带土抗剪强度[J];电力勘测设计;2006年02期
2 朱祖友;任惠国;;岩溶地面塌陷特征的力学成因分析[J];科技资讯;2007年26期
3 王珊珊;卢成原;孟凡丽;;水泥土抗剪强度试验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4 刘金龙;刘洁群;陈陆望;汪东林;;土的空间破坏面及其抗剪强度[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5 钟勇;;层状岩体的抗剪强度力学特性研究[J];山西建筑;2009年15期
6 朱珉;马全明;;灰土再次利用力学性能初探[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3期
7 黄文胜;;土的抗剪强度试验成果与其它指标的关系及影响因素分析[J];西北水电;2011年03期
8 赵明华;向臻锋;曾广冼;;真空预压下土体强度增长机理及其计算方法研究[J];勘察科学技术;2006年01期
9 龚壁卫;周小文;周武华;;干 湿循环过程中吸力与强度关系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10 文摂;刘玉龙;;黄土状水泥土抗剪强度特性研究[J];宁夏工程技术;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润科;;岩体抗剪强度的灰色关联分析[A];岩石力学理论与工程实践[C];1997年
2 肖长富;吴刚;邱贤德;;复合岩石层面剪切试验的研究[A];重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3 张平;李宁;李夕兵;;静动载下共面非贯通裂隙贯通机制分析[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张年学;李守定;李晓;;用岩块抗剪强度估算抗压与抗拉强度的方法[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杨晓杰;林西生;林西生;;粘土岩微结构对其抗剪强度的影响研究[A];世纪之交软岩工程技术现状与展望[C];1999年
6 彭卫;蒋云昕;;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Barton经验估算方法的力学特性[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7 梅国雄;尹俊;宰金珉;;降雨对土坡稳定性影响试验及三维数值分析[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8年
8 姜晨光;彭建国;李少红;贺勇;张清峰;;基于实验的滑坡体中水的作用机理研究[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8年
9 左三胜;聂德新;;蒙特卡罗模拟在节理岩体抗剪强度研究中的应用[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10 王岐;;用伸长率R确定岩石节理粗糙度系数的研究[A];地下工程经验交流会论文选集[C];198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贵州省水利电力学校实验科 朱天云;浅谈土工试验对工程应用的意义[N];经济信息时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王正端;决不给三峡库区留下丁点隐患[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3 徐移江;沪昆铁路滑坡多因素触发[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汉源县万工乡发生山体滑坡[N];雅安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德敏;高渗压下岩石(体)渗透及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2 阮永芬;复杂高边坡的动力和静力稳定性分析及空间变异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3 朱志刚;北京双大路碎裂岩质滑坡灾变机理及控制技术[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王小江;岩石结构面力学及水力特性实验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5 程钰;非饱和土普适的强度与变形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年
6 邓龙胜;强震作用下黄土边坡的动力响应机理和动力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7 熊炜;秦巴山区软弱变质岩浅表层滑坡成因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8 沈扬;考虑主应力方向变化的原状软粘土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何玉琼;植被发育斜坡的稳定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10 李育超;基于实际应力状态的土质边坡稳定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国;石灰岩岩体质量分类与抗剪强度取值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郭霄;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经验估算方法的试验对比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4年
3 刘洋;合肥膨胀土抗剪强度与含水量的关系研究及工程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4 左平英;PDC钻头钎焊工艺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5 李文;含水率对甘肃黄土边坡抗剪强度的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6 茹克亚·阿不地热依木;改性土体材料本构关系及破坏准则试验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7 李坚军;沙坝滑坡的工程特性与稳定监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8 黄晓乐;草本植物根系对植被混凝土基材浅层抗剪强度的影响[D];三峡大学;2011年
9 程丽;三轴试样表面应变场测量的应用研究初步[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唐云;含有掺杂物土的应力应变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095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609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