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土层含水率对混凝土扩盘桩性能影响的原状土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2 15:08

  本文关键词:土层含水率对混凝土扩盘桩性能影响的原状土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混凝土扩盘桩 含水率 原状土 ANSYS模拟 模型试验


【摘要】:混凝土扩盘桩是在现有等截面桩的基础上,通过挤扩、旋扩设备在桩身适当位置形成盘状空腔而成的新型桩。由于混凝土扩盘桩具有单桩承载力高、设计灵活、节约成本、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因此逐步应用于工程中。由于含水率对土体破坏状态会产生影响,因此应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主要是土层含水率不同对混凝土扩盘桩性能影响的原状土试验研究,辅助以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完善混凝土扩盘桩的承载力计算公式。首先,通过观察试验过程中桩周土体的破坏情况可以看出,混凝土扩盘桩在加载初期,在受压(受拉)状态下,盘下(盘上)土体逐渐被压实,随着荷载的不断提高,土体的压实程度越来越大。在此过程中,压实土体沿着盘边不断的向外开展,达到一定的状态开始回收,受压土体大致呈“心形”分布,这充分说明盘端阻力用线滑移理论来进行计算更加符合实际状况。其次,通过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验过程中记录的位移和荷载数据制作的位移-荷载曲线,研究在不同含水率情况下混凝土扩盘桩位移-荷载曲线的变化趋势以及桩体的极限承载力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对抗压扩盘桩而言,当土层含水率小于20.5%,扩盘桩的抗压承载力较大。当扩盘桩所在土层含水率大于22.2%时,扩盘桩的抗压承载力较小。对抗拔扩盘桩而言,当扩盘桩所在土层含水率小于22.2%,扩盘桩的抗拔承载力较大。当扩盘桩所在土层含水率大于26%时,扩盘桩的抗拔承载力较小。第三,由于桩周土体破坏状态确定是滑移破坏,承载力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现有研究的承载力计算模式中,未考虑含水率的影响,根据研究结论,确定了混凝土扩盘桩在含水率影响下的放大或折减系数,完善了混凝土扩盘桩单桩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为混凝土扩盘桩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更好的理论基础。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半截面桩的原状土小模型试验。首先,试验用的扩盘桩属于半截面桩体,这样能更加清晰地看到桩周土体的整个破坏情况。其次,试验采用的土体属于原状土,既保证了土体符合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同时也保证了试验的经济性。本文的研究完善了混凝土扩盘桩单桩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为混凝土扩盘桩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同时有助于该技术的大力推广,使混凝土扩盘桩有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混凝土扩盘桩 含水率 原状土 ANSYS模拟 模型试验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473.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3
  • 第1章 绪论13-23
  • 1.1 桩基技术的概述13-14
  • 1.2 混凝土扩盘桩技术的概述14-16
  • 1.3 混凝土扩盘桩的实际应用16-17
  • 1.4 混凝土扩盘桩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试验装置的探索17-21
  • 1.4.1 混凝土扩盘桩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17-18
  • 1.4.2 混凝土扩盘桩试验装置的探索18-21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21-23
  •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21
  • 1.5.2 研究的主要特点21-23
  • 第2章 土层含水率对混凝土扩盘桩性能影响的原状土试验23-45
  • 2.1 试验的设计依据及目的23-24
  • 2.1.1 试验的设计依据23
  • 2.1.2 试验目的23-24
  • 2.2 试验设备的介绍24-31
  • 2.2.1 主要设备介绍24-28
  • 2.2.2 其它附属设备的介绍28-31
  • 2.3 原状土的选取31-36
  • 2.3.1 选土场地的勘察和确定31-33
  • 2.3.2 现场取土33-36
  • 2.4 埋桩及试验过程36-43
  • 2.4.1 埋桩36-39
  • 2.4.2 试验的加载39-41
  • 2.4.3 全截面桩的对比试验41-43
  • 2.4.4 数据的采集43
  • 2.5 本章小结43-45
  • 第3章 试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45-65
  • 3.1 抗压混凝土扩盘桩试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45-55
  • 3.1.1 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45-46
  • 3.1.2 位移-荷载数据的整理和分析46-50
  • 3.1.3 桩周土体破坏情况50-55
  • 3.2 抗拔混凝土扩盘桩试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55-63
  • 3.2.1 位移-荷载数据的整理和分析55-59
  • 3.2.2 桩周土体的破坏情况59-63
  • 3.3 本章小结63-65
  • 第4章 土层含水率对混凝土扩盘桩性能影响的有限元分析65-89
  • 4.1 ANSYS有限元模型的建立65-68
  • 4.2 土层含水率对混凝土扩盘桩抗压承载力的有限元分析68-78
  • 4.2.1 位移结果分析68-73
  • 4.2.2 模型试验和模拟研究的对比分析73-75
  • 4.2.3 单桩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修正75-78
  • 4.3 土层含水率对混凝土扩盘桩抗拔承载力的有限元分析78-87
  • 4.3.1 位移结果分析78-82
  • 4.3.2 模型试验和模拟研究的对比分析82-84
  • 4.3.3 单桩抗拔承载力计算公式修正84-87
  • 4.4 本章小结87-89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89-92
  • 5.1 主要结论89-90
  • 5.2 进一步的工作展望90-92
  • 参考文献92-9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95-97
  • 致谢9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洪麟;;砂含水率的湿法测定[J];混凝土及加筋混凝土;1989年04期

2 王文俊;;再谈关于“砂含水率的湿法测定”[J];混凝土;1990年02期

3 谷拴成;砂含水率的简易测定方法[J];建井技术;1991年01期

4 侯天顺;;特征含水率对轻量土基本性质的影响规律[J];岩土力学;2012年09期

5 刘进华,付金生;用单镅源测石油含水率和密度的方法探讨[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85年02期

6 秦钢;;油漆工程中基层含水率怎样在现场测定?[J];建筑知识;1987年06期

7 张德礼;;量筒法砂的表面含水率测定诺模图[J];建筑技术;1987年03期

8 杜民,方志成;茶叶含水率快速测定智能仪的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1990年03期

9 曹辉亮;;土的含水率试验三种比对方法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年05期

10 陈建林;韩明岚;刘君昌;;考虑混凝土含水率在综合法测强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科学;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文刚;俞国胜;张海鹰;姜晨龙;刘小虎;赵雪松;;含水率对草坪草常温开模成型的影响[A];全国农村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本华;;粮食含水率快速无损测定装置的设计与试验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3 张中明;;砂、石含水率简易测定方法——比重法[A];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适用技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1年

4 曹正良;;片烟松散回潮含水率控制方式的改进[A];中国烟草学会工业专业委员会烟草工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薛荆岩;沈永良;孙来军;涂磊;;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在黄豆含水率测量中的应用[A];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论文集(Ⅰ)[C];2008年

6 王丽学;李淑惠;刘洪禄;石志强;刘冀;;秸秆覆盖条件下播种的土壤临界含水率试验[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樊恒辉;吴普特;高建恩;王广周;孙胜利;;密度和含水率对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A];《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第1届4次编委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江通;王丽萍;丁振华;翟博;李楠;马彬;李杰;廖晨博;;烃类污油含水率在线检测仪在采气三厂的应用[A];创新·质量·低碳·可持续发展——第十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4年

9 司慧;鹿振友;王立昌;;含水率对落叶松材动态弹性模量的影响[A];北京力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贤军;蔡智勇;傅峰;;微波干燥与常规干燥中木材内含水率动态分布比较[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1 木材及生物质资源高效增值利用与木材安全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冰;油墨与纸板含水率[N];中国包装报;2009年

2 省机械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 林亦枰;对农产品干燥的要求[N];福建科技报;2004年

3 安然;农科推广需打“组合拳”[N];长白山日报;2008年

4 记者 徐云;葡萄干生产新标准与国际接轨[N];吐鲁番报(汉);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都广雄;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砂含水率在线检测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徐永;含水率影响成型煤样力学性质实验研究[D];华北科技学院;2016年

3 熊玮;含水率对小提琴音板刚度的影响[D];中央音乐学院;2016年

4 赵大鹏;土层含水率对混凝土扩盘桩性能影响的原状土试验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6年

5 李单;锯材含水率分级检测系统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6 戴之祥;水稻及玉米植株含水率的可见光图像检测[D];安徽农业大学;2006年

7 李孟平;便携式围护结构含水率测试仪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8 殷洪霞;草物料的含水率对压缩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9 孙乐;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织物含水率无损测量系统的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2年

10 宋晓辉;8000Kg/h卷烟叶丝线含水率西格玛水平改进措施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098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6098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6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