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设施选址的邻避效应及其公众参与模式研究——以广州市番禺区垃圾焚烧厂选址事件为例
本文关键词:公共设施选址的邻避效应及其公众参与模式研究——以广州市番禺区垃圾焚烧厂选址事件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邻避设施 邻避效应 垃圾焚烧 反烧运动 公众参与 尺度政治
【摘要】:公共设施选址常常因为邻避效应而激起社会矛盾,引发社会事件,而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公众参与是避免此类选址事件恶化的主要方式。现以广州市番禺区垃圾焚烧厂选址事件为例,运用尺度政治分析方法和公众参与阶梯理论,详细探究公共设施选址事件中各参与方的角色变化及其背后的公众参与机制,并与1980年代日本类似设施选址的案例进行分析对比。研究发现,番禺垃圾焚烧厂选址事件中已出现了咨询型公众参与的雏形,但由于公众权力表达有限,实际上公众参与并未发挥效力。作为解决方案,现提出改善邻避设施选址公众参与的三点建议,包括:公众参与的合法化、公众参与的常态化和公众参与机制的制度化。只有建立起公民实权的公众参与机制,才能根本解决邻避设施选址问题产生的争议,保证城市建设的正常秩序和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邻避设施 邻避效应 垃圾焚烧 反烧运动 公众参与 尺度政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65;4113074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12YJAGJW007)
【分类号】:TU984
【正文快照】: 七生产生活提供基础设施是城市的一项基本职能’然而并非所有基础设施都会受力到居民的欢迎,有的基础设施虽然能够提高城市生活的质量,但却因为对周边居民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遭到抵制,这一现象即所谓的邻避效应(Not-In-My-Back-Yard,简称NIMBY),尤其反映在诸如垃圾处理厂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庚仁;张涌新;文雯;何董瑞;;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焚烧法的可行性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9期
2 陈志诚,曹荣林,朱兴平;国外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及借鉴[J];城市问题;2003年05期
3 刘云刚;王丰龙;;三鹿奶粉事件的尺度政治分析[J];地理学报;2011年10期
4 郭巍青;陈晓运;;风险社会的环境异议——以广州市民反对垃圾焚烧厂建设为例[J];公共行政评论;2011年01期
5 陈阳;;大众媒体、集体行动和当代中国的环境议题——以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事件为例[J];国际新闻界;2010年07期
6 胡燕;孙羿;陈振光;;邻避设施规划的协作管治问题——以广州两座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为例[J];城市规划;2013年06期
7 郑卫;;我国邻避设施规划公众参与困境研究——以北京六里屯垃圾焚烧发电厂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2013年08期
8 杭正芳;周民良;;日本垃圾焚烧场所的区位决定与政策博弈[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4期
9 岳光;;东京市中心的垃圾焚烧站[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2年03期
10 刘云刚;王丰龙;;尺度的人文地理内涵与尺度政治——基于1980年代以来英语圈人文地理学的尺度研究[J];人文地理;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沙;;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理论的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1期
2 胡蓉;张晓东;;城市规划在城市公共物品开发中的引导作用[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3 王平;刘媛;;公众参与城乡规划法律程序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王华春;段艳红;赵春学;;国外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经验与启示[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吴万民;林兵;;社会科学与环境问题[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徐明尧;陶德凯;;新时期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编制的探索与思考——以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为例[J];城市规划;2012年02期
7 王姗;王思思;;城市规划中的农民参与:以佛山市顺德区逢沙片区为例[J];城市环境设计;2007年02期
8 鄢勇飞;朱顺应;王红;;公众参与的交通需求管理[J];城市交通;2010年03期
9 郭辉;;文明冲突视域下中国近代史开端动因探微[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洪大用;罗桥;;迈向社会学研究的新领域——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佐康;;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代际公平性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汪莹莹;王书明;;论珠三角环境治理的话语建构[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3 晋海;;美国环境正义运动及其对我国环境法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启示[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韩志刚;崔彩辉;;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机制的思考[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2008年
5 曹德兰;谭斌;;欧美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经验及借鉴[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6 冯启凤;吴晓雷;马培娟;;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比较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肖珊;;从公众参与问题追寻历史上的君王与市民关系[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张肖珊;;中低收入者参与旧城更新规划的可依靠力量[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蔡泰成;;探讨香港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制度的保障体系[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林雄斌;;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国家城市化进程与规划启示[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融;应对气候变化政府间合作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梁红;循环经济中的价格形成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3 曾建平;自然之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蒲春玲;新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5 马晶;环境正义的法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刘蓓;生态批评的话语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杨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曹春华;转型期城市规划运行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9 刘文良;生态批评的范畴与方法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10 肖晓春;法治视野中的民间环保组织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向红;;美国的反环保运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3期
2 陈宏;;三鹿奶粉事件后我国奶业的发展趋势[J];中国牛业科学;2009年01期
3 杨凌;李国平;元方;;发达国家城市固体废弃物减量政策[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6期
4 戴月;关于公众参与的话题:实践与思考[J];城市规划;2000年07期
5 张京祥,吴缚龙;从行政区兼并到区域管治——长江三角洲的实证与思考[J];城市规划;2004年05期
6 郑卫;;邻避设施规划之困境——上海磁悬浮事件的个案分析[J];城市规划;2011年02期
7 梁鹤年;公众(市民)参与:北美的经验与教训[J];城市规划;1999年05期
8 张庭伟;从“向权力讲授真理”到“参与决策权力”——当前美国规划理论界的一个动向:“联络性规划”[J];城市规划;1999年06期
9 黄岩;文锦;;邻避设施与邻避运动[J];城市问题;2010年12期
10 李志刚,吴缚龙,刘玉亭;城市社会空间分异:倡导还是控制[J];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陈欢欢;[N];科学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向和;垃圾处理场的邻避效应及其社会冲突解决机制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向和;彭绪亚;刘峰;彭莉;;重庆市垃圾处理场的邻避效应分析[J];环境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2 张向和;彭绪亚;;基于邻避效应的垃圾处理场选址博弈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年20期
3 陈佛保;郝前进;;环境市政设施的邻避效应研究——基于上海垃圾中转站的实证分析[J];城市规划;2013年08期
4 乔艳洁;邱小明;周清华;;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邻避效应探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02期
5 ;绿色水电认证实践[J];大坝与安全;2014年02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庞晓天;;公共项目建设的邻避冲突:困境、动因与突破——基于对上海虹杨变电站规划冲突事件的分析[A];转型·创新·改革——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根生;乐见以补偿机制化解“邻避效应”[N];南京日报;2012年
2 熊孟清;对邻避效应的四点建议[N];中国环境报;2013年
3 记者 周强;环境维权如何化解“邻避效应”?[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4 简之;以信息公开化解邻避效应[N];舟山日报;2014年
5 熊孟清;化解邻避有良方?[N];中国环境报;2014年
6 管克江;“邻避效应”与能源转型[N];人民日报;2013年
7 法律学者 羽戈;为邻避效应正名[N];中国经营报;2014年
8 ;走出“闻化工色变”的困局[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9 公欣;邻避效应时代呼吁规则的建立与理性的培养[N];中国经济导报;2014年
10 ;杭州公厕打造“全国第一品牌”[N];中国建设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雨;城市环境治理中的邻避效应及其解决路径探析[D];复旦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492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649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