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水源供水管网余氯与节点水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多水源供水管网余氯与节点水龄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多水源供水管网 供水区域 划分 余氯 节点水龄
【摘要】:为系统地研究多水源供水管网中余氯随节点水龄的变化规律,运用Microsoft Visual C++编程对某大城市局部供水管网进行供水区域划分,并结合MFC开发系统将每个供水区域以界面形式显示出来。运用EPANET 2计算管网节点水龄值和余氯值,并用实测余氯值进行参数率定。以每一个供水水源为起点、其供水区域内的管网末梢为终点,将每个节点余氯值和水龄值进行曲线拟合分析,得到拟合方程,这为进一步应用节点水龄评价管网水质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水质安全保障及供水系统的调度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作者单位】: 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
【关键词】: 多水源供水管网 供水区域 划分 余氯 节点水龄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8193)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422-006)
【分类号】:TU991.2
【正文快照】: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需水量急剧增加,供水管网系统也由单水源供水发展到多水源供水。在多水源管网系统中,由于管道流速流向的变化,不同余氯浓度的水相互混合,从而使得管网余氯衰减情况与单水源供水时衰减情况不同。同时,随着水在管网中的停留时间延长,即节点水龄增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谈勇;;饮用净水管网余氯与细菌总数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9年1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学翔,蔡昌凤,宫建龙;基于Capdet Works的污水厂工程项目快速概预算分析[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2 李学翔,蔡昌凤,周福来;基于MATLAB的活性污泥法曝气量模糊控制的仿真实现[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3 邱鸿荣;罗建中;郑国辉;;城镇污水管网现状调查及整改对策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4 王晓丽;;包钢矿浆及供水管道线路设计及优化[J];包钢科技;2011年04期
5 张沙;王文海;杨金华;;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设计软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段琪庆;刘寒芳;薛冰;;数字管网连通分析的淘汰算法与实现[J];测绘科学;2008年S3期
7 黄华勇;谢水波;;基于可靠性约束的市政雨水管网水力参数优化设计[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1期
8 董卫华;严瑞玲;;基于城市道路雨水管网系统设计可靠性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7期
9 王中;;给水管道经济管径的计算[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张志明;;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分区装表计量技术[J];城市公用事业;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强;刘遂庆;;城市供水管网调度系统信息化建设[A];2008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交流会暨全国水网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秦芳芳;王松岭;;大型给水管网系统水力计算方法的研究[A];2008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交流会暨全国水网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增荣;;基于Matlab的水泵变频调速分析及其在工程上的应用[A];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吴斯文;张建明;胡新立;陆中华;;湛江市海湾西片给水管网改扩建设计[A];2011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年会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5 曹振刚;吴纯生;;大孤山铁矿采场排水系统运行现状分析与节能研究[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大会论文集(中)[C];2009年
6 欧阳红;欧阳芳芳;李卉;李泽磊;;岳阳市区暴雨强度公式的优化推算[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象灾害与社会和谐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范兴建;;给水排水管网优化设计方法与发展[A];2009水业高级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王国华;谭学军;陈嫣;;城市集中与分散污水系统决策模型构建研究[A];全国排水委员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孙继龙;袁一星;王荣和;张烽;王小雪;罗靖;杨海波;;供水管网基于TOC和BDOC加氯的数学模型研究[A];第七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S15:水专项——饮用水安全主题[C];2012年
10 张少钦;;水质参数的在线监测技术研究进展[A];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42届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刁克功;分区管理模式给水管网的水力分析与模拟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2 庄宝玉;城市输配水管网可靠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陈勇民;承压式合流制溢流深井淤积及清淤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王圃;城市给水处理厂及泵站能耗分析与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5 段金明;真空排污系统输送机理及系统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唐然;城镇污水处理工艺优选决策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7 谢善斌;基于瞬变流动分析的给水管网事件模型基础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8 何双华;供水管网系统抗震可靠性分析及加固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张丽娟;基于OSG的矿井突水应急虚拟仿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峰;丘陵山区重力式村镇供水管网优化及安全调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杨旭;基于模糊控制的变频变压供水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王达;基于ArcEngine与DWGDirect.net的管网剖面可视化算法[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金波;城市排水系统建模及其控制方法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袁刚;基于预测控制方法的城市排水系统建模与控制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何杨;城市排水管网水力学模型新方法及泵站节能技术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李文娟;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供水管网多工况优化设计[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8 肖夏;管道沿程水头损失对停泵断流水锤影响的计算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9 马琳;多热源环状管网定压及运行调节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10 马松浩;基于类电磁算法注水管网系统摩阻校核[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星,单金林,郝静敏,章艺;饮用水输配管网中的余氯衰减模型[J];中国给水排水;2003年06期
2 徐洪福,赵洪宾,张金松,尤作亮,任月明,王宇锋;输配水系统中水体余氯的衰减规律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3年08期
3 吴晨光;孙雨石;赵洪宾;何文杰;韩宏大;;环状管网模拟余氯衰减模型[J];中国给水排水;2006年01期
4 赵志领;赵洪宾;何文杰;阴沛军;韩宏大;韩得志;;城市给水管网的水质变化规律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6年19期
5 伍悦滨,赵洪宾,张海龙;用节点水龄量度给水管网的水质状况[J];给水排水;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美珍,何其庄,任萃毅;余氯试纸的研制和应用[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2 宋支武;化学仪表——余氯仪在自动加氯工艺中的应用[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任宗明,付荣恕,王子健,马梅,刘丽君;饮用水中余氯对大型蚤的急性和慢性毒性[J];给水排水;2005年04期
4 ;英国百灵达发布余氯检测创新方法[J];城镇供水;2007年05期
5 刁翔;李奇;魏贺;;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水体余氯衰减规律研究[J];给水排水;2007年S1期
6 周建斌;邓丛静;程金波;张齐生;;竹炭对水中余氯吸附性能的研究[J];世界竹藤通讯;2009年05期
7 李超;祁欣;;余氯在线检测系统的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8 蒋晖;姜文超;龙腾锐;邓晓莉;;基于多因素交互作用的主体水余氯衰减模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9 马小茹;洪陵成;李文;;基于顺序定量环注射的水中余氯测定方法探讨[J];人民长江;2013年03期
10 张迷迷;;供水管网中余氯衰减机理及模型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鲁超;徐兆礼;王翠华;康伟;;富营养化对余氯形态和衰减影响的初步研究[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环境分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海洋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张玲;刘书明;;塑料给水管材输配水过程中有机物释放规律研究[A];饮用水安全控制技术会议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给水委员会第13届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徐兆礼;李鸣;张光玉;何新春;;涉海电站取排水口工程设计环保措施[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4 张琳;刘文君;张亦庸;;UV消毒用于楼宇水箱水质控制研究[A];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委员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2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07年
5 李沫;蔡泽平;;核电站对海洋环境及海洋生物的影响[A];第六届广东海洋湖沼学会、第五届广东海洋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6 孙瑞刚;李连香;;饮用水复配枕形消毒剂的消毒试验研究[A];饮用水安全控制技术会议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给水委员会第13届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沈盎绿;姜红梅;晁敏;王云龙;沈新强;;某火电厂附近牡蛎死亡、消瘦原因的分子诊断[A];200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暨水产微生态调控技术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 秦建莉;我们的饮用水是安全的[N];徐州日报;2008年
2 张福景 (作者单位:郓城县自来水公司);浅谈水厂加氯[N];菏泽日报;2007年
3 记者 刘瑞;可口可乐为何不直面余氯事件?[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刘先永;谁为游泳馆卫生安全买单?[N];中国体育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晓维;基于余氯衰减规律的供水管网日常水质维护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许肖杰;便携式余氯测量仪的开发设计[D];浙江大学;2005年
3 曾正仁;给水管网余氯衰减规律实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4 施银焕;M市供水管网余氯衰减模型的建立与校正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3年
5 柏育材;余氯对海洋生态系统供给功能影响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6 杨旭;水中土霉味化合物的鉴定与去除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7 张旭东;提高供水生物安全的初步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492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649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