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负温条件下梅林庙矿红砂岩强度特性及变形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1 23:01

  本文关键词:负温条件下梅林庙矿红砂岩强度特性及变形规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冻结岩石 冻三轴试验 轴向抗压强度 弹性模量 负温


【摘要】:利用冻三轴试验机研究了负温条件下梅林庙矿红砂岩的力学特性与变形规律。在-15℃低温条件下对红砂岩施加4种围压,分析了围压对岩石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冻结条件下红砂岩轴向抗压强度与围压、弹性模量与围压均呈线性关系,红砂岩仍然遵循库仑强度准则。经回归分析得到红砂岩黏聚力为12.7 MPa,内摩擦角为30.4°。岩石破坏形式与围压大小相关。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冻结岩石 冻三轴试验 轴向抗压强度 弹性模量 负温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资助项目(U126112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2010YL09)
【分类号】:TU45
【正文快照】: 近年来,随着对煤炭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煤炭开采的深度越来越大,涉及在丰厚表土及富水岩层中进行矿井建设等问题,冻结法凿井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对于低温条件下深厚表土的物理及力学性质,国内外研究得比较多,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蒋昱州等[1]采用岩石力学伺服试验机,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元林,张家懿;冻土的弹性变形及压缩变形[J];冰川冻土;1982年03期

2 崔广心;深厚冲积层中冻结壁厚度的研究[J];冰川冻土;1995年S1期

3 吴紫汪,,马巍,张长庆,沈忠言;冻结砂土的强度特性[J];冰川冻土;1994年01期

4 李云鹏;王芝银;;岩石低温单轴压缩力学特性[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5 蒋昱州;杨圣奇;徐卫亚;王瑞红;;非贯通裂纹岩石压缩试验及非线性回归分析[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6 陈柏生,胡时胜,马芹永,涂智溢;冻土动态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J];力学学报;2005年06期

7 孟召平,彭苏萍,凌标灿;不同侧压下沉积岩石变形与强度特征[J];煤炭学报;2000年01期

8 杨更社;奚家米;邵学敏;李慧军;程磊;;冻结条件下岩石强度特性的试验[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9 尤明庆;复杂路径下岩样的强度和变形特性[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1期

10 尤明庆;岩石试样的杨氏模量与围压的关系[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波;刘德仁;张贵生;;基于温度场的冻土路基变形数值分析及对比[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2 杨更社;奚家米;;煤矿立井冻结设计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3 邓华锋;李建林;王孔伟;王乐华;朱敏;;“饱水-风干”循环作用下砂岩损伤劣化规律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4 朱元林,吴紫汪,何平,马巍;我国冻土力学研究新进展及展望[J];冰川冻土;1995年S1期

5 王大雁,马巍,常小晓,朱元林;模拟人工冻结凿井状态下冻土强度特性研究[J];冰川冻土;2002年02期

6 何平,程国栋,杨成松,赵淑萍;非饱和冻土的强度分析[J];冰川冻土;2002年03期

7 马崇武;慕青松;刘忠玉;苗天德;;寒区路堤边坡稳定性的力学分析[J];冰川冻土;2007年05期

8 罗汀;罗小映;;适用于冻土的广义非线性强度准则[J];冰川冻土;2011年04期

9 王松鹤;齐吉琳;;排水和不排水条件下高温冻土松弛特性研究[J];冰川冻土;2011年04期

10 徐湘田;赖远明;刘峰;常小晓;董元宏;;冻土中几类力学试验方法的探讨[J];冰川冻土;201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浜葭;冻融和渗流耦合作用下风积土路基结构性演变规律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邓华锋;库水变幅带水—岩作用机理和作用效应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宫凤强;动静组合加载下岩石力学特性和动态强度准则的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王睿;煤层顶底板突水地质力学条件及其危险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5 盛天宝;特厚冲积层冻结法凿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6 吉植强;季节冻土地区圆形基坑冻结壁模型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王霞田;金湖凹陷西斜坡阜宁组构造沉积演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8 黄启翔;卸围压条件下含瓦斯煤岩力学特性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奚家米;深厚富水软岩井筒冻结壁力学特性及应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李芳成;地下结构可靠性广义特征与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长庆,魏雪霞,苗天德;冻土蠕变过程的微结构损伤行为与变化特征[J];冰川冻土;1995年S1期

2 赖远明,吴紫汪,朱元林,廖全荣;大坂山隧道围岩冻融损伤的CT分析[J];冰川冻土;2000年03期

3 赵淑萍,朱元林,何平,杨成松;冻土动力学研究的现状与进展[J];冰川冻土;2002年05期

4 姚孝新,耿乃光,陈楻;应力途径对岩石脆性—延性变化的影响[J];地球物理学报;1980年03期

5 尤明庆,华安增;岩石试样的强度准则及内摩擦系数[J];地质力学学报;2001年01期

6 尤明庆;岩样三轴压缩的破坏形式和Coulomb强度准则[J];地质力学学报;2002年02期

7 王惠文,黄薇;成分数据的线性回归模型[J];系统工程;2003年02期

8 马莎,吴林峰,赵明献,李华晔;偏最小二乘回归在岩体力学参数取值中的应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郑大叶,钱德玲;完整桩极限承载力的偏最小二乘回归预测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10 李宁,程国栋,徐学祖,朱元林;冻土力学的研究进展与思考[J];力学进展;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元;天水上磨水库磨拉石建造红砂岩的工程特性[J];甘肃地质学报;2000年02期

2 黄杰;;东常高速公路红砂岩路基处理方法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8年28期

3 江凌;;红砂岩地质段公路设计与施工[J];中国科技信息;2013年03期

4 ;新垦红砂土田种稻夺高产的几项技术[J];科技简报;1978年19期

5 郑泽厚;鄂东南红砂岩棕红壤岗地的合理利用问题一以崇阳县为例[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1期

6 周美林;;红砂岩填石路基的沉降稳定特性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7年03期

7 高社林;;皖南山区某高速公路红砂岩特性及其路基施工工艺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7年03期

8 安建林;;红砂岩分布区挖方路基处理与防护[J];科技资讯;2009年10期

9 唐红波;汪千;;浅谈高速公路红砂岩路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民营科技;2011年06期

10 蒋晓东;曹建劲;李易安;殷金龙;叶进龙;;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红砂岩文物风化研究中的应用[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多文;熊承仁;;红砂岩的渐进崩解特性试验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2年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2年

2 王孟华;;红砂岩路堑边坡的水害与防治对策[A];广东省公路学会道路工程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5年

3 冯义卿;邓经国;陈国强;游思权;;红砂岩填筑路基的冲压补强探讨[A];2002年道路工程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4 邓觐宇;赵明华;;高速公路红砂岩路基修筑技术[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公路设计与施工卷[C];2002年

5 孙敦华;;红砂岩对钻孔桩桩壁摩阻力的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1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6 胡昕;洪宝宁;周宇泉;;从微细结构角度分析红砂岩的强度特性[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谢强;;扫描电镜下红砂岩破裂过程的连续观察[A];首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8 邱立诚;黄东;袁伟强;钟雪平;;河源恐龙脚印化石与惠州恐龙蛋化石[A];第九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本报记者 刘燕;红砂岩再受不起风吹雨打[N];东莞日报;2009年

2 西江日报记者 陈明红;丽谯楼:千年不语历沧桑[N];西江日报;2012年

3 黄建新 罗仲尤;红砂岩地带路基修筑技术获重大突破[N];光明日报;2002年

4 黄建新;红砂岩路基修筑技术获重大突破[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5 张勇 陈景柏;以色列专家到修水指导裸露红砂岩综合治理[N];九江日报;2006年

6 杨辉柏 杨光华 鄢明民;科技创新铸坦途[N];湖南日报;2009年

7 罗仲尤 李璀 记者 李伦娥;湖南大学要做地方经济“助推器”[N];中国教育报;2003年

8 记者 秦仲阳 通讯员 李远飞;河源发现逾百恐龙脚印[N];信息时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蒋建清;红砂岩粗粒土加筋挡墙力学机理和地震稳定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周斌;湘西红砂岩顺层边坡稳定可靠度分析和风险评估[D];中南大学;2010年

3 陆华;冲击荷载下红砂岩流固耦合的动力响应及损伤效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4 龚囱;分级加卸载条件下红砂岩蠕变破坏声发射特性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5 宋立伟;西北地区冻结岩石力学特性及爆破损伤评价模型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清林;水对泥质红砂岩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余立群;瑞寻高速公路红砂岩的工程特性及边坡稳定性分析[D];东华理工大学;2012年

3 彭华烨;湿热山区高速公路红砂岩路基修筑技术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4 吴川;膨胀性红砂岩边坡破坏机理及加固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5 武永;温度/载荷作用下红砂岩损伤机理与声发射特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6 甘文宁;红砂岩工程特性的试验研究及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7 伍剑奇;泥质红砂岩筑路材料的工程性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年胜;红砂岩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9 唐彩云;红砂岩路堤的强夯处理与沉降特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10 郭志柳;细颗粒红砂岩风化土冲击加固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156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7156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c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