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Z形撑薄壁管桁梁及OSB板组合楼盖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9 14:24

  本文关键词:Z形撑薄壁管桁梁及OSB板组合楼盖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Z形撑薄壁管桁梁 轻钢-OSB板组合楼盖 弹性屈曲 破坏模式


【摘要】:Z形撑薄壁管桁梁-OSB板组合楼盖承载能力高、适用面广,但是目前试验研究较少,缺乏系统性试验数据。为了准确、全面地了解这类楼盖体系的受力情况、工作机理和破坏模式,并找出影响其刚度和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必要针对多种参数进行相关的试验研究。本文针对OSB板厚度、上(下)弦管壁厚以及跨度三个主要参数,完成了3个Z形撑薄壁管桁梁和5个“完全连接”的薄壁管桁梁-OSB板组合楼盖的静力堆载试验。详细描述了试件破坏过程、破坏现象、破坏模式和关键截面的荷载-应变关系,并对比分析了OSB板厚度和上(下)弦管壁厚两个主要因素对试件受力和变形性能的影响。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试件主要有受压区局部屈曲破坏和材料破坏两种破坏类型;OSB板能显著提高薄壁管桁梁在加载后期的刚度和极限承载力,却对其加载前期的刚度和正常使用承载力影响较小,同时OSB板厚度对组合楼盖的刚度和承载力影响也较小;上、下弦管壁厚对薄壁管桁梁和组合楼盖的刚度以及承载力都有较大的影响,其中上弦管壁厚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程度远远大于下弦管壁厚,而对正常使用承载力的影响程度两者基本相当。文中最后依据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三国规范,对发生正常破坏的7个试件依次进行了极限承载力和稳定性验算。并将试验结果与各国规范验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检验了各国规范关于这类结构中的压弯构件安全性验算公式的准确性和精确度。结果表明:中、美、澳三国规范对薄壁管桁梁极限状态的验算公式比较准确且略偏安全,而对组合楼盖却均过于保守。
【关键词】:Z形撑薄壁管桁梁 轻钢-OSB板组合楼盖 弹性屈曲 破坏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398.9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12
  • 1 绪论12-24
  • 1.1 引言12
  • 1.2 中国冷弯薄壁轻钢住宅体系发展12
  • 1.3 冷弯薄壁轻钢住宅体系的优点12-13
  • 1.4 薄壁管桁轻钢龙骨体系及其楼盖体系介绍13-16
  • 1.4.1 薄壁管桁轻钢龙骨体系13-15
  • 1.4.2 薄壁管桁轻钢龙骨楼盖体系15-16
  • 1.5 研究现状16-20
  • 1.5.1 组合楼盖研究现状16-17
  • 1.5.2 冷弯薄壁轻钢梁及其组合楼盖研究现状17-20
  • 1.6 课题研究原因、目的和内容20-21
  • 1.6.1 研究原因20-21
  • 1.6.2 研究目的和内容21
  • 1.7 论文主要章节介绍21-24
  • 2 Z形撑薄壁管桁梁及其与OSB板组合楼盖试验24-72
  • 2.1 引言24
  • 2.2 试件设计24-29
  • 2.2.1 试验目的24
  • 2.2.2 试件构造表24-25
  • 2.2.3 试验构件材料关键参数25-26
  • 2.2.4 Z形撑薄壁管桁梁设计26-28
  • 2.2.5 组合楼盖设计28-29
  • 2.3 加载方式与加载制度29-31
  • 2.4 Z形撑桁架梁试验测量内容31-33
  • 2.5 组合楼盖试验测量内容33-34
  • 2.6 试验现象34-43
  • 2.6.1 ZL-1(0.8-0.8-3600)34-35
  • 2.6.2 ZL-2(0.8-1.2-3600)35-36
  • 2.6.3 ZL-3(1.2-1.2-4800)36-38
  • 2.6.4 LG-1(0.8-0.836009)38-39
  • 2.6.5 LG-2(1.2-1.248009)39-40
  • 2.6.6 LG-3(1.2-1.2480012)40-41
  • 2.6.7 LG-4(1.2-1.2480018)41-42
  • 2.6.8 LG-5(1.0-1.2480018)42-43
  • 2.7 关键截面应变分析43-68
  • 2.7.1 ZL-1(0.8-0.8-3600)43-47
  • 2.7.2 ZL-2(0.8-1.2-3600)47-49
  • 2.7.3 ZL-3(1.2-1.2-4800)49-51
  • 2.7.4 LG-1(0.8-0.836009)51-54
  • 2.7.5 LG-2(1.2-1.248009)54-58
  • 2.7.6 LG-3(1.2-1.2480012)58-61
  • 2.7.7 LG-4(1.2-1.2480018)61-64
  • 2.7.8 LG-5(1.0-1.2480018)64-68
  • 2.8 上弦矩管弹性屈曲应力计算分析68
  • 2.9 承载能力和破坏模式分析68-69
  • 2.10 本章小结69-72
  • 3 影响因素分析72-86
  • 3.1 引言72
  • 3.2 OSB板对薄壁管桁梁的影响(ZL-1 与LG-1)72-75
  • 3.2.1 刚度对比73
  • 3.2.2 上弦管顶面最大应变处对比73-74
  • 3.2.3 下弦管底面最大应变处对比74-75
  • 3.3 OSB板厚度对组合楼盖的影响(ZL-3、LG-2、LG-3 与LG-4)75-77
  • 3.3.1 刚度对比75-76
  • 3.3.2 应变对比76-77
  • 3.4 上、下弦矩管壁厚对薄壁管桁梁的影响(ZL-3 与ZL-4)77-78
  • 3.4.1 刚度对比77-78
  • 3.4.2 应变对比78
  • 3.5 上、下弦矩管壁厚对楼盖的影响(LG-2 与LG-6)78-80
  • 3.5.1 刚度对比79
  • 3.5.2 应变对比79-80
  • 3.6 上弦壁厚对楼盖的影响( LG-4 与LG-5)80-82
  • 3.6.1 刚度对比81
  • 3.6.2 应变对比81-82
  • 3.7 下弦壁厚对薄壁管管桁梁的影响(ZL-1 与ZL-2)82-84
  • 3.7.1 刚度对比82-83
  • 3.7.2 应变对比83-84
  • 3.8 本章小结84-86
  • 4 中、美、澳三国规范验证与对比86-104
  • 4.1 引言86
  • 4.2 试件极限承载力控制截面的弯矩和轴力计算86
  • 4.3 中国GB50018—2002规范验算86-91
  • 4.3.1 上弦管壁有效宽度计算86-88
  • 4.3.2 上弦管截面有效抗弯刚度和有效面积计算88-89
  • 4.3.3 上弦管跨中截面强度验算89-90
  • 4.3.4 上弦管跨中截面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性验算90-91
  • 4.4 北美AISI/COS/NASPEC2001规范验算91-97
  • 4.4.1 上弦管壁有效宽度计算91-93
  • 4.4.2 上弦管截面有效抗弯刚度和有效面积计算93-95
  • 4.4.3 上弦管跨中截面承载力验算95-97
  • 4.5 澳大利亚AS/NZS4600:2005规范验算97-102
  • 4.5.1 上弦管壁有效宽度计算97-98
  • 4.5.2 上弦管截面有效抗弯刚度和有效面积计算98-99
  • 4.5.3 上弦管跨中截面承载力验算99-102
  • 4.6 中、美、澳三国规范验算结果对比分析102
  • 4.7 本章小结102-104
  • 5 结论与展望104-106
  • 5.1 结论104-105
  • 5.2 后续研究展望105-106
  • 致谢106-108
  • 参考文献108-110
  • 附录A110-11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柏兰;;高强薄壁管在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中的应用[J];建设科技;2007年17期

2 吴洪春;薄壁管斜切模[J];模具通讯;1980年04期

3 白德茂;钻薄壁管用钻头[J];工具技术;1982年07期

4 徐永生;;薄壁管扩胀器[J];江苏机械;1985年06期

5 林朝平;车削薄壁管的滚柱式内支架[J];机械科学与技术;1990年06期

6 林朝平;;车削薄壁管的滚柱式内支架[J];机械科学与技术;1990年06期

7 林朝平;车削薄壁管的滚柱式内支架[J];工具技术;1992年04期

8 尹素花;常建立;;万鑫大厦中空水泥薄壁管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11年04期

9 王玉,谭子春,杨彬如;极薄壁管坯卸料装置的设计[J];管道技术与设备;1994年01期

10 胡芳娥;;保证细长薄壁管类零件质量的车削加工[J];机械工程师;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房光强;彭福军;咸奎成;秦彦;;透镜状复合材料薄壁管研究[A];复合材料: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下册)[C];2010年

2 林晓虎;杨庆生;;薄壁管轴向冲击动态性能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张波;刘汉龙;;现浇薄壁管桩复合地基竖向承载特性分析[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邓小民;;5056合金薄壁管冷加工工艺研究[A];全国第十二届轻合金加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5 邓爱明;杨红亚;李远睿;盛光敏;;钛合金薄壁管构件高温应变疲劳[A];第五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何方成;;两种薄壁管材超声波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A];北京机械工程学会2006年优秀论文集[C];2006年

7 任颂赞;陈德华;马春霞;于晖;;铝合金薄壁管焊接区开裂分析[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守林;;薄壁管切断模具设计[A];工模具设计与制造资料汇编[C];1980年

9 肖小亭;杨海文;邝卫华;廖毅娟;章争荣;;卡压式薄壁管接头连接密封性CAE分析[A];2008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甘肃省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10 薛贵林;隋允康;杜家政;;薄壁管轴向冲击的数值模拟与吸能优化[A];北京力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文选;扣压式薄壁管落户世界金融中心工程[N];北京科技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子骞;薄壁管材连续矫直力学行为与关键工艺参数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银;汽车前纵梁用厚度梯度薄壁管斜向加载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林景水;复合材料薄壁管件的吸能特性与数值模拟[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3 陶晓庆;充压冷弯工艺对薄壁管弯曲加工应力的影响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4 蔡朝灿;复合材料薄壁管的连接设计与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5 谷圆圆;基于试验和模拟的复合材料薄壁管的吸能特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6 刘清;离散粉体充填薄壁管的高频振动辅助挤压变形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7 冯盼盼;薄壁管桁轻钢楼面梁的简化分析及快速设计[D];重庆大学;2016年

8 欧阳宇;Z形撑薄壁管桁梁及OSB板组合楼盖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9 杨涛涛;薄壁管八辊矫直过程仿真及机架静力分析[D];东北大学;2013年

10 邹涛;薄壁管状空间伸展臂收展数值模拟与试验[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537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7537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1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