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29 14:33

  本文关键词: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增量动力分析 性能水平 易损性曲线 超越概率 抗震性能


【摘要】:增量动力分析(IDA)是进行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的一种有效方法,根据IDA方法的原理和特点,提出用其进行型钢混凝土(SRC)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具体步骤;将SRC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的性能水平划分为5档,在统计分析基础上提出各性能水平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并进一步建立SRC框架梁柱和混凝土剪力墙的单元模型。采用IDA方法对一规则SRC框架-混凝土核心筒进行分析,以PGA和Sa作为地震强度参数得到结构地震易损性曲线,分析表明,结构超越生命安全和接近倒塌的概率较小,其在不同地震作用下均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增量动力分析 性能水平 易损性曲线 超越概率 抗震性能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380,51108370)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16120120004)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3JK0984)
【分类号】:TU973.31
【正文快照】: 型钢混凝土(SRC)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的外框架由型钢混凝土梁和柱组成,核心筒采用钢筋混凝土实腹筒,此种混合结构体系以其良好的建筑功能和经济性能,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高层、超高层主流结构形式之一。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对该类结构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成为工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吕西林;苏宁粉;周颖;;复杂高层结构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法的地震易损性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年05期

2 薛建阳,赵鸿铁;型钢钢筋混凝土框架振动台试验及弹塑性动力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荣;裘涛;;带SRC梁式转换层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研究与试验[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7年01期

2 李慧;常燕玲;杜永峰;;超长隔震结构抗震性能与抗倒塌能力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3年04期

3 夏训成;卢哲安;彭自强;魏文晖;;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地震作用仿真分析[J];混凝土;2009年04期

4 熊爱国;季静;;型钢混凝土框架振动台试验的有限元模拟[J];华南地震;2010年04期

5 李磊;郑山锁;张传超;邓国专;;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拟动力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12年03期

6 傅传国;李玉莹;孙晓波;徐杰;;预应力及非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受力及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08期

7 沈伟;杜东升;王曙光;刘伟庆;;基于动力弹塑性分析与FUZZY法对重要建筑物震害预测的方法研究[J];价值工程;2014年27期

8 徐赵东,郭宁,赵鸿铁,张兴虎;装有粘弹性阻尼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振动台试验[J];世界地震工程;2001年02期

9 陈灿;徐伟;;薄弱层设置耗能阻尼器支撑的钢框架模型振动台试验[J];世界地震工程;2006年04期

10 吴平川;张令心;杨克勇;;钢骨混凝土结构抗震研究综述[J];世界地震工程;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玉莹;傅传国;梁书亭;孙晓波;;利用迭代法计算型钢混凝土梁的屈服弯矩和屈服曲率[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傅传国;李玉莹;梁书亭;孙晓波;徐杰;;预应力和非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受力及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赵东;(铅)粘弹性阻尼结构的试验与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2 李玉荣;型钢混凝土梁式转换框架结构的试验和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樊海涛;钢筋混凝土建筑非线性阻尼性能及其地震反应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4 王文达;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平面框架的力学性能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5 崔大光;型钢混凝土梁柱框支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6 申红侠;钢梁—钢筋混凝土柱节点静力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7 楚留声;高烈度区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混合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8 张雪松;翼缘狗骨式削弱的型钢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刘林;大型火电厂主厂房少墙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地震作用效应与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10 唐光暹;桁架式SRC梁-RC柱组合节点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红美;框架—混合简体结构抗震性能静力弹塑性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2 熊爱国;周期折减后的纤维模型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杨航;巨型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性能分析[D];广州大学;2011年

4 袁志芬;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5 邸龙;磁流变阻尼器对建筑结构的减震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6 陈灿;耗能阻尼器对有薄弱层框架地震反应控制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7 朱杰;粘弹性阻尼框架结构分析及其优化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8 董立峰;地震作用下型钢混凝土(SRC)框架屈服机构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9 张志伟;SRC柱变形性能及恢复力特性试验研究[D];华侨大学;2007年

10 韩建强;钢骨混凝土T型梁变形性能的研究[D];河北理工学院;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韩建平;吕西林;李慧;;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研究的新进展及对结构非线性分析的要求[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年04期

2 吕大刚;;结构抗震可靠度二种简化解析表达式的一致性证明[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5期

3 王建平,邹银生,何放龙;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非线性分析——Ⅰ.理论与方法[J];工程力学;1993年01期

4 赵鸿铁,潘泰华,姜维山,周起敬;型钢砼构件的强度计算[J];建筑结构学报;1991年05期

5 周颖;吕西林;卜一;;增量动力分析法在高层混合结构性能评估中的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弘深;;建筑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年05期

2 周艳龙;张鹏;;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四川建筑;2010年03期

3 高志刚;许金余;白二雷;白应生;;灰色统计法在建筑物(群)地震易损性分析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年04期

4 温增平;建筑物地震易损性分析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00年10期

5 吕大刚;王光远;;基于可靠度和灵敏度的结构局部地震易损性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06年04期

6 李明;鲍雷华;陈红敏;;具有中介状态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J];山西建筑;2010年24期

7 韩淼;李守静;;基于能力谱法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0年S1期

8 周奎;李伟;余金鑫;;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研究综述[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年01期

9 郑山锁;田进;韩言召;徐强;孙乐斌;;考虑锈蚀的钢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10 付陟玮;张东辉;张春明;陈妍;左嘉旭;宋维;;设备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研究[J];核科学与工程;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吕大刚;李晓鹏;张鹏;王光远;;土木工程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的有限元可靠度方法[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一)[C];2006年

2 宋鹏彦;吕大刚;于晓辉;;基于能力谱法的地震易损性分析[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4年

3 刘阳冰;刘晶波;;基于性能的组合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冯清海;袁万城;;基于ANN-MC-IDA的桥梁随机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少雄;高墩桥梁地震易损性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2 杨松;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核电站安全壳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3 薛梅;新旧规范设计的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D];重庆大学;2013年

4 张号浩;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地震易损性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5 张菊辉;基于数值模拟的规则梁桥墩柱的地震易损性分析[D];同济大学;2006年

6 冯杰;桥梁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罗兴华;高层RC框架—剪力墙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1年

8 李建军;基于智能算法的RC隔震连续梁桥地震易损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李世增;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墩柱地震易损性分析[D];安徽建筑大学;2014年

10 杜志涛;考虑人员疏散行为的结构地震损失评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53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753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2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