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管理理论论文 >

组织公民行为的道德审视

发布时间:2017-11-19 03:16

  本文关键词:组织公民行为的道德审视


  更多相关文章: 组织公民行为 角色外行为 社会交换 道德审视


【摘要】:组织公民行为作为一种积极的角色外行为对组织内部环境有建设性作用的同时也会对组织管理产生一定消极影响,但是把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失当管理所带来的后果归咎为这种角色外行为的消极影响有失偏颇。管理活动一旦背离组织公民行为内在的道德性,势必会诱发管理困境和成员的消极角色外行为,产生道德摩擦。因之,本文从潜在的道德困境这一角度审视组织公民行为的消极影响,侧重从成员的心理动机和组织反馈进行归因分析,期待通过人力资源管理途径来改善组织公民行为的道德处境。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深圳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研究”(项目号:08JC630014)资助
【分类号】:C936
【正文快照】: 奥根(Organ)等首次正式提出“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及内容。[1]按照奥根的理解,组织公民行为指的是自愿性的、并没有得到组织正式报酬系统直接或明确认可的行为,而这些行为从整体上提升了组织运作的有效性。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组织公民行为需要具备以下三个特点:一是非强制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万县;李丹;;基于角色内取向的组织公民行为个体差异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2 范丽群;石金涛;;组织伦理气氛与道德行为关系的理论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07期

3 武欣,吴志明,张德;组织公民行为研究的新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2期

4 徐长江,时勘;对组织公民行为的争议与思考[J];管理评论;2004年03期

5 王珏;;组织伦理与当代道德哲学范式的转换[J];哲学研究;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德娟;;企业员工社会网络特征及其对人际公民行为的影响——基于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实证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邱环;;基于印象管理动机的组织公民行为效应分析[J];北方经济;2010年16期

3 邱环;;组织公民行为研究现状及评析[J];北方经济;2011年06期

4 王文娟;;民营中小企业组织公民行为现状分析及对策[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申玉;;高职辅导员人格特征对其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刘朝明;郑琬洁;汪训正;王玲;杨家平;舒晓兵;;湖北省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困境及应对策略[J];当代经理人;2005年02期

7 李晓妍;张畅;;浅析企业中的组织公民行为[J];当代经理人;2005年03期

8 傅永刚;许维维;;组织公民行为在四种组织文化类型下的差异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许有强;秦启文;;组织公民行为研究进展[J];法制与社会;2008年28期

10 张丽梅;;组织中人际信任关系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J];国际商务研究;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任燕;;组织公民行为与员工晋升的关系研究[A];基于全球视角的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国际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六届亚洲年会论文集(中文部分)[C];2007年

2 周小虎;马莉;;组织社会资本对员工离职意愿的影响:中国文化情景下的研究[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龙潭;复杂科学观点下的战略性思维建构:基于三个自动生成过程模式之诠释[D];复旦大学;2004年

2 李成江;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管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3 柯丽菲;企业工作团队组织公民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4 蔡建群;管理者—员工心理契约对员工行为影响机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潘亚俊;现代技术自组织系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姒鹭;行政伦理法治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7 吕政宝;企业群体公民行为的内容结构及其前因与后果变量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赵立;基于人—组织道德匹配的中小企业经营者道德影响力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周蕾蕾;企业诚信领导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王艳梅;企业研发人员激励的机理分析及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巍;企业员工的主动性人格与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饶璇;组织公民行为对企业员工工作体验的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王朝阳;员工心理契约与组织公民行为相关性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张宗婷;电子行业技术人员组织公民行为对其工作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5 韩景南;组织公民行为动机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6 高建新;管理者领导魅力对领导效能作用模式之技术分析[D];四川大学;2005年

7 秦燕;组织公民行为的问卷编制及现状调查[D];苏州大学;2005年

8 许维维;组织文化类型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陈芳;管理者价值观、组织公民行为及员工留任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郭洋;基于团队的薪酬政策对团队公平、团队承诺和团队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瑜,凌文辁;组织公民行为理论研究的进展[J];心理科学;2003年01期

2 张小林,戚振江;组织公民行为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心理学动态;2001年04期

3 徐长江,时勘;领导者组织文化匹配模式的研究构思[J];管理评论;2003年07期

4 徐长江,时勘;对组织公民行为的争议与思考[J];管理评论;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俊辉;;基于组织公民行为视角的虚拟社区服务补救研究[J];情报杂志;2011年09期

2 陈秋;;创新团队建设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的研究述评[J];经营管理者;2011年13期

3 于扬眉;梁栋;;大学本科生对班级的组织承诺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09期

4 李旭培;王桢;时勘;;组织认同对公务员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上级信任感的调节作用[J];软科学;2011年08期

5 张爱卿;吕昆鹏;钱振波;;企业社会责任形象与员工工作满意度及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J];经济管理;2010年08期

6 许景;陈效林;;基于绩效评价的组织公民行为研究——以军工企业研发人员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年01期

7 史烽;潘龙;;OCB视角下的派遣员工激励[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年10期

8 熊红霞;;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综述[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5期

9 丁秀玲;李文杰;;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前因变量的对比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0 陈浩;;心理所有权如何影响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组织认同与组织承诺作用的比较[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雍少宏;朱丽娅;;社会背景、组织情景、个体特征对中国组织员工角色外行为影响机制分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2 涂红伟;周星;;组织公民行为动机研究的整合:暗示理论视角[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曾秀芹;刘红云;车宏生;;组织公民行为的多水平因素结构分析[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吴政达;;学校组织中领导者与圈内成员间的上下关系对组织公民行为影响之研究[A];教育领导研究(第一辑)[C];2009年

5 郭晓薇;;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对组织公民行为的预测作用及调节作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方婷婷;;如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发员工组织公民行为[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曹蓉;王磊;;企业群体层次组织公民行为前因变量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杨继平;鲍玉琴;;中小学教师心理契约违背问卷编制及其与相关变量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徐兆军;杜秀芳;刘丹丹;;民营企业员工组织公正感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罗芳;;应聘者印象管理策略与其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青连斌;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N];学习时报;2006年

2 王寅;徐冰 我和社会交换的是思维[N];东方早报;2008年

3 潘允康;在“社会交换”中加强道德建设[N];天津日报;2006年

4 李习楷;不平等交换是产生腐败的根源[N];各界导报;2007年

5 华中;富人逃税:社会交换的失衡[N];经理日报;2002年

6 主持人 本报记者 李慧莲;富人逃税:社会交换的失衡[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7 青连斌;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理论[N];学习时报;2006年

8 本报驻京首席记者 苏小和;权力意味孤独?[N];经理日报;2003年

9 杨霞;这个小店不寻常[N];中国邮政报;2006年

10 郭世胜 绳军涛;加强社会结构和社会交换方式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蕾蕾;企业诚信领导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刘璞;变革型领导行为影响员工行为机制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3 郭晓薇;企业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吴继红;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双向视角员工—组织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杜旌;绩效考评对组织承诺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皮永华;组织公正与组织公民行为、组织报复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马苓;教师的组织承诺对组织公民行为及大学绩效的影响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9年

8 周兆透;大学学术组织中的领导行为与教师公民行为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杨敏郎;海峡两岸企业主管转换型领导与领导绩效关系之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胡三Z,

本文编号:12021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12021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e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