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管理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1 09:16
选择荀子的管理思想作为研究课题,目的在于深入挖掘传统管理理论,探讨中国自身管理文化的价值,以推动中国管理文化的持续发展。同时,企盼以中国管理文化为背景,审视西方管理思想,为建立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中国特色管理模式做点有益的工作。 传统哲学的现代价值有待于我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作深层地挖掘,而对传统的不断重新审视应以现实的需要为出发点,这样才能提升传统思想对现实的贡献度。从先秦时期开始,中国逐步形成了丰富的管理文化,尤其是针对社会秩序建构、国家稳定发展而形成的儒家管理思想,既推动了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稳定发展,也使中国管理模式日益走向成熟,并深入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及价值取向。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管理理论和实践转而以西方管理思想为主要范式,人们逐渐忽视了儒家管理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惯性作用及其巨大潜力,因而不能正确评判中国传统管理模式的得失。盲目模仿西方管理模式,使中国现代管理日益疏离于固有的文化环境,远离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诉求,这不利于中国管理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及现阶段中国特色管理模式的建立。所以,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我们的民族文化,发掘儒家管理文化的优秀因子,使其在现代管理实践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以期在全球化社会里彰显具有中国特色管理文化的固有魅力,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儒家管理学说经过长期的积淀,已形成一个丰富的思想体系。荀子作为承前启后的儒家代表人物,他的管理思想汇通先秦诸子,融旧铸新,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成就。荀子的管理思想既保留了先秦儒家管理文化的原创性特点,同时又开启未来,影响了汉代以后儒家管理思想的发展方向。我们认为,欲审视儒家管理思想乃至中国管理文化的走向及未来贡献,对荀子管理思想的研究应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荀子思想体系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管理思想,既有益于现代管理的政治实践,也有益于现代社会的经济实践。吸取其中优秀成分,对于探索开辟中国特色管理文化的新路当是十分有益的。 本文探讨了荀子管理思想的哲学基础,并深入挖掘其中的管理学意蕴。荀子以“知天”强调天地万物作为自然法则的重要性和作为管理前提的意义,以“不求知天”确定管理的用功方向,指出发挥人的能动作用与恪守自然法则是管理中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荀子通过阐明“天人之分”的理念,确立了管理的主体和客体,规定了人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明确了人作为管理主体对自然秩序所具有的管理责任。最终,他的理论从“天人之分”经由“天人相参”而走向天人和谐,指明了管理实践的价值追求及应然指向。在荀子的观念中,管理在其本质上不是“天人之分”以及由于人对自然的盲目索取而造成的天人对立,而是在明确天人不同“职分”基础上的一种天人和谐,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共有的有序性的维持和再现。 人性论是荀子管理思想的重要哲学基础之一。荀子主张“人之性恶”,强调了人的自我改造对建立社会秩序的重要意义,强调了管理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荀子又倡“化性起伪”之说,揭示出“伪”所蕴含的价值目标。通过对社会习俗作用的揭示,荀子形象地说明了管理的价值以及管理价值取向对保障社会秩序的重大意义。他认为管理者可以通过礼义教化而“美俗”、“一俗”,净化社会环境,以较少的成本达到治理社会的目的。 荀子所设计的“明分使群”的组织管理模式是其管理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荀子提出了以“义分”为基本规定的组织管理原则,并将之扩展开来,构拟了以“本分”、“均分”、“敬分”、“管分”、“职分”等为内容的“明分”体系,建立了纵横交叉式的组织结构模式,为管理的秩序化奠定了基础。同时,荀子又通过揭示人所具有的“善群”“能群”的潜在特性,从“君道”和“臣道”两个方面论证了组织效能得以产生的基础,并对精英阶层的管理提出了具体而有效的措施。荀子认为,“善群”“能群”可以提升为管理者对各类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的组织管理能力,成功的组织管理能够充分利用全社会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并使之达到最优状态,将人类推向“群居和一”的理想社会。 管理价值的实现取决于有效的管理方法。荀子认为,礼与法在管理效果、管理方式、管理对象和管理境界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同时又是相辅相成的。基于这种认识,荀子提出了礼为主、法为辅、礼法结合的管理方法。有效的管理方法服务于既定的管理目标,荀子的管理目标是从“利”和“义”两方面来立论的,方面肯定了群体的逐利行为,论证了富民富国、“上下俱富”作为社会经济目标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又强调了求义对于社会发展和国家稳定的重要性,以义为基础的伦理目标将经济目标置于道德基础之上。逐利与求义共同作用,才能保障目标的物质基础和正确方向,才能最终建立起荀子心目中的“富民安民”、天下太平的“王者之制”。 作为儒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荀子的管理思想也具有独特而丰富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天人相参”观念中所包含的生态管理意识;二,教化管理思想中所具有的卓越的社会习俗观念;三,“群分”思想中所蕴含的合理的层级管理思想;四,富民观和“养欲”观中所体现的辩证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222.65;C93-092
本文编号:2128221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222.65;C93-09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儒家哲学的管理学意义
1.儒家哲学与中华文化的一体性
2.儒家哲学所固有的管理学特质
3.儒家管理思想的现代意义与理论价值
二、荀子管理思想的研究基础
1.荀子思想研究论述
2.荀子管理思想研究综述
3.荀子管理思想的研究意义
4.荀子管理思想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 荀子以儒家为宗的管理思想的学理依据
一、荀子管理思想的学术旨归
1.宗师孔子
2.研习六经
3.肯认道德优先
二、荀子管理体系的思想特质
1.尚儒学 融百家
2.崇德政尊礼法
3.讲教化重实效
第二章 "明于天人之分"的管理学哲学基础
一、"知天"与"不求知天":管理视域的变化
1."天"的意义
2."知天"与"不求知天"的内在分际
3."知天"与"不求知天"的管理学意义
二、天人关系中的管理学意蕴
1."天人之分"与管理主客体的确立
2."天人相参"与管理的本质
第三章 "化性起伪"的管理学价值指向
一、性恶论与管理的功用
1.价值与管理价值
2.人性恶与管理的必要性
3.人性可塑与管理的功用
二、"化性起伪"与管理的价值取向
1."伪"与管理的核心价值
2."以伪饰性"与管理的价值取向
3."化性起伪"与教化管理的普遍性
4.人性论的管理学意义
第四章 "明分使群"的组织管理模式
一、"明分"思想与组织结构的设置
1."分"与"群"
2."制礼义以分之"与组织管理原则的确立
3."明分"思想的生态意义
4."管分"、"职分"与层级管理
二、"善群""能群"与组织的效能
1."善群""能群"的层次性
2.君道:如何做一个好的领导者
3.臣道: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社会管理者
4."群居和一"的组织目标
第五章 "隆礼尊法"的管理方法
一、礼是管理的主要手段
1.礼之起源与管理
2.礼是管理制度的主体内容
3.礼的管理功能及其价值体现
二、法是管理的辅助手段
1.法的意义
2.法的管理功能
3.如何发挥法管理社会的作用
三、礼法相成的管理模式
1.礼与法在管理对象上的区别
2.礼与法在管理境界上的差异
第六章 "富民安民"的管理目标
一、逐利的合理性与社会经济目标
二、求义的至上性与政治伦理目标
三、"义利两有"与社会整体目标
第七章 荀子管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天人相参"观念中所包含的生态管理意识
二、教化管理思想中所具有的卓越的社会习俗观念
三、"群分"思想中所蕴含的合理的层级管理思想
四、富民观和"养欲"观中所体现的辩证思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引证文献】
相关期论文 前1条
1 梁琳娜;邢树;;试论荀子组织管理思想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年2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润稼;管理伦理下的儒学组织理论[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2 米雁;上博简《君人者何必安哉》综合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3 邬伟;从“自我管理”到“自我与组织相结合的管理”[D];华东交通大学;2012年
4 张景发;荀子君臣思想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5 张慧英;孔孟荀比较视野下荀子的治道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128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2128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