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理之自然系统特质
本文关键词:中国管理之自然系统特质 出处:《管理学家(学术版)》2008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组织理论中一直存在着组织是自然系统还是理性系统之争,现代管理理论肇基于Weber的层级组织与泰勒的科学管理,是理性系统,但却不断地接受自然系统理论的挑战而有所补充。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管理中总是充斥着承包、挂靠、网络以及家长式领导等等现象,这些是一种自然系统的产物,本文追究此一自然系统现象而指出其根源于儒家思想,包括了以人伦法则为组织原则,以礼治秩序对抗理性系统,以无为政治限制理性系统的扩张,以底层的自组织对抗理性系统权力由上而下的本质,以治理双轨制平衡由下而上自组织的权力与由上而下的层级权力。这一系列的思想使得中国组织有了"明儒暗法"的特质,也就是理想上,中国组织以自然系统管理为主,但辅以理性系统加以补充。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分类号】:C93
【正文快照】: 一、管理的两套系统—理性系统与自然系统(一)Scott分类管理理论的视角在众多的管理理论中,,Scott(1998)提出了一个十分有用的视角加以分类,他以两个维度来分类这些研究方法炯异、研究议题分歧的管理理论—“理性与自然”以及“封闭与开放”。封闭一-开放视角着重讨论组织与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佳音;罗家德;;组织内派系形成的网络动态分析[J];社会;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娟;;《世说新语》“以”字处置式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2 张昕;;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刘伟;;同光年间州县官选任制度的嬗变[J];安徽史学;2010年01期
4 刘兵;凌晓明;;诉调对接的运行及其社会效果[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吴凡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伦理生态建构[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8期
6 张勇;窦存芳;;农村外出人口就业现状的实地研究——对四川省名山县M镇调研数据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1期
7 李兵;;我国农村家族养老保障与制度创新的可行性选择——以河南省潢川县何营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8 罗章;王涛;;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路径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9 王德强;陈迪金;贺佐勇;;农村社区种子纠纷的法律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10 崔嵬;;从《罗密欧与朱丽叶》解读悲剧的“诗”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虞崇胜;;WTO与新世纪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之路[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2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3 丘海雄;梁倩瑜;徐建牛;;国有企业组织结构改革的逻辑——对广州一家国有企业的个案研究[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4 王宇露;黄中伟;;海外子公司东道国网络结构、社会资本与网络学习效果——社会资本是中介变量吗?[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陈会广;吴沅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与诉讼比较研究——基于金坛的案例[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金国;彭钊;;以权利制约权力——法治语境下的反腐败[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7 谢静;;绘制合作领域地图——从SO项目看传播的组织功能[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8 曾念长;;乡村旅游时代的“新农村建设”——以大金湖旅游区水际村为例[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郭武;党惠娟;;文化、信仰和理性:民族环境习惯法重生的三个基点[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范剑文;;研究中国媒体制度变迁的两个理论范式[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唐旭天;集团公司跨文化管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彭国华;我国高校理工科博士生科研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赵书松;动机视角的绩效考核对员工知识共享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史宝康;企业网络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赖瑛;珠江三角洲广府民系祠堂建筑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褚连波;湘西文化与沈从文的小说创作[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乔时;顾客与服务提供者关系对顾客参与中的自我服务偏见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尹珏林;企业社会责任前置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世昭;农村社区既有与新兴意见领袖的博弈[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郭倩;农村低保对象的社会支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胡昕宇;农民视角下的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陈艳艳;河南省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正平;论我国物业税的功能定位及税制选择[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陈青;温州芙蓉古村建筑文化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贺磊;自由心证的法理与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朱燕佳;试论容隐制度之现代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波,淳悦峻;儒家思想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J];经纪人学报;2005年02期
2 陈惠湘;儒家思想精髓与中国企业文化[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张谦;;继承与发展: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基础的社会公正[J];当代经理人(下半月);2005年02期
4 吕文明;刘海燕;;竹林儒意[J];绿色中国;2006年13期
5 贾春莉;;论儒家思想在企业伦理建设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08年01期
6 韩海利;;儒家思想文化对广告的影响[J];南方论刊;2008年07期
7 刘阅;;试析《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中的儒家思想[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年05期
8 钟有桃;;儒家思想对中职会计教学的启示[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S1期
9 程璐;;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许颖;;用儒家思想建设我国企业家伦理[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金涛;;闽赣地方神崇拜与思考[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熊黎明;;现代经济发展对儒家思想的扬弃[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卢明;;儒家思想在教育中的创新发展[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4 崔梅;;儒家思想与现代公共关系[A];孔学研究(第二辑)[C];1995年
5 杨肇焱;;鲁迅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A];孔学研究(第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6 于波;;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科技的近代命运[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段跃庆;;逻辑思维与先秦儒家思想[A];孔学研究(第二辑)[C];1995年
8 王文光;;儒家思想在十六国时期民族融合中的作用[A];孔学研究(第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9 李槐;;社会转型与儒家思想[A];孔学研究(第二辑)[C];1995年
10 刘汉光;;浅论儒家思想对我国生态型诗学的构建[A];孔学研究(第十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五次暨海峡两岸第八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儒家思想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N];光明日报;2004年
2 徐从桉;儒家思想左右中国建筑[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3 丁海燕;儒家思想的当代意义[N];济宁日报;2006年
4 《商务时报》特约评论员 胡星斗;建立现代儒家企业制度[N];商务时报;2007年
5 泰达荷银投资总监 刘青山;儒家宽容与投资和谐[N];证券时报;2006年
6 许嘉璐;从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大视野看儒学复兴[N];北京日报;2007年
7 郑任钊;子部之儒家[N];光明日报;2006年
8 梁瑛;儒家思想如何应用于现代?[N];深圳商报;2006年
9 林甘泉;“儒化中国”行不通[N];北京日报;2007年
10 同心;企业文化与中国儒学[N];中国文化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冬;先秦儒法思想继承改造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丽丽;先秦儒家和谐教育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代钦;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数学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李克建;儒家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D];西南民族大学;2008年
5 朋星;杜甫与先秦文化[D];山东大学;2005年
6 王瑜;明清士绅家训研究(1368-1840)[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黄梓根;孔老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8 肖伟韬;白居易生存哲学综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严春宝;新加坡儒家文化传承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梁振杰;走近原始儒家—战国楚简儒家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泊;论先秦儒家贵“生”重“死”的生命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崔洁;中国儒家思想与现代平面设计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8年
3 王广勇;陆贾《新语》在儒家思想史上的地位初探[D];山东大学;2005年
4 单永莲;先秦儒家军事思想探索[D];郑州大学;2007年
5 孔娜;曾国藩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6 牟正甫;章士钊儒家特征的民主观探析[D];吉林大学;2009年
7 陈刚;辽上京兴建的历史背景及其都城规划思想[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郗泽宁;儒家思想与大学生守法意识培养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9 张超;张衡诗文中儒道思想[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10 孙茜;祭孔乐舞舞蹈的文化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本文编号:13237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1323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