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次创新动态过程的组织学习模式演进——杭氧1996~2008纵向案例研究
本文选题:二次创新 切入点:技术引进 出处:《管理世界》2009年02期
【摘要】:开放、动态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仍是现阶段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作为前期对杭氧1978~1995年二次创新与组织学习动态演化案例研究的后续跟踪研究,试图通过对杭氧1996~2008年在更为开放的技术与市场环境下在非成套引进的新兴技术基础上所开展的二次创新过程的深度研究,进一步深化了1995年初步提出的"基于二次创新过程的组织学习模式演进"理论模型:分析了企业二次创新从基于第Ⅰ类技术引进(成套、成熟技术)向基于第Ⅱ类技术引进(非成套、新兴技术)升级过程中的学习模式动态演化规律;进而对技术范式转变期的非线性学习模式(过渡型学习、创造型学习)与线性学习模式(维持型学习、发展型学习)的辩证演化规律进行了探索。
[Abstract]:Open and dynamic "introducing digestion, absorbing and reinventing" is still one of the main ways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n Chinese enterprises at present. This paper is a follow-up study on the case study of Hangzhou oxygen's second innovation and dynamic evolution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from 1978 to 1995.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nduct a deep study on the secondary innovation process of Hangzhou oxygen from 1996 to 2008 on the basis of non-imported emerging technologies in a more open technology and market environment. It further deepens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model evolution based on secondary innovation process", which was initially put forward in 1995. It analyzes the introduction of enterprise secondary innovation from class I technology (complete sets). Mature technology) the dynamic evolution of learning models in the process of introducing (non-complete, emerging) technologies based on Class II technology, and then the nonlinear learning model (transitional learning)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of technological paradigm. The dialectical evolution law between creative learning and linear learning model (maintenance learning, developmental learning) is explored.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573092)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07&ZD022)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060335058) 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
【分类号】:C9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谢伟;;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中国轿车工业[J];管理世界;2006年12期
2 谢伟,吴贵生,张晶;彩电产业的发展及其启示[J];管理世界;1999年03期
3 谢伟;;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分布和竞争策略——中国激光视盘播放机产业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02期
4 路风,慕玲;本土创新、能力发展和竞争优势——中国激光视盘播放机工业的发展及其对政府作用的政策含义[J];管理世界;2003年12期
5 路风,张宏音,王铁民;寻求加入WTO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对宝钢在汽车板市场赢得竞争优势过程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02期
6 吴晓波;动态学习与企业的核心能力[J];管理工程学报;2000年S1期
7 吴晓波;二次创新的进化过程[J];科研管理;199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桑昌禹,赵世英,姜明;论大型商业零售业的过度竞争问题及对策[J];商业研究;2001年01期
2 余鹏翼;我国企业价格合谋的博弈论分析[J];商业研究;2002年19期
3 秦辉,戚东梅;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民营企业学习模式研究[J];商业研究;2004年22期
4 万万;钟育赣;;再造我国家电企业的战略管理[J];财经论丛;2006年03期
5 夏清华;;联盟企业的治理结构、吸收能力与弱势企业的学习[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2期
6 盛文军,廖晓燕;产品差异化战略: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新途径[J];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11期
7 钟育赣;许利华;吴继研;;我国家电市场竞争特点的回顾与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04期
8 张昕;反“掠夺性定价”立法与我国的价格战现象[J];当代经济科学;2000年05期
9 原毅军,丁永健;产业过度进入问题研究评述[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刘戒骄,王恒久;反垄断还是反竞争——评竞争性产业价格规制中的固定价格行为[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郭朝先;;第29章 加入WTO后我国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策略[A];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管理创新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韵江;刘立;;战略演进视角下的企业自主创新发展——一个典型案例的研究[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生辉;;企业非突破性自主创新模式研究[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成;刘莉;;企业家精神与中国中小企业持续成长的关系[A];中国企业持续成长问题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正卫;池仁勇;;组织学习的动态性与后起企业的动态组织学习[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下)[C];2005年
6 李成刚;吴涛;;技术创新投入结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基于我国大中型制造业的实证研究[A];第三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科教发展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7 张钢;徐乾;;模块化产业结构中的企业自主创新[A];第三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科教发展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8 李靖华;许媛;;浙江软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分析[A];第三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科教发展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9 Kimhua TAN;Jimhuihong LI;;Making it Big: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Chinese Textile and Apparel Private-owned SMEs[A];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lobal Manufacturing and China[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晓庆;企业技术学习的模式与技术能力积累途径的螺旋运动过程[D];浙江大学;2002年
2 向吉英;经济转型期产业成长与产业投资基金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3 姚志坚;技术跨越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4 郭朝阳;流动壁垒与企业的策略行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吕海军;企业知识战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6 孙冰;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7 乔延清;资本结构、产品市场竞争与经理人激励[D];复旦大学;2003年
8 宋安平;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9 李正卫;动态环境条件下的组织学习与企业绩效[D];浙江大学;2003年
10 郭雯;技术范式转变时期企业的组织学习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晖;企业竞争能力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2 辛彦;企业技术进步与产业转移的仿生化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0年
3 叶劲松;西部电子行业品牌营销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4 龚晓锋;中国彩电产业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5 沈琚;企业核心能力界定探讨[D];浙江大学;2002年
6 叶学锋;基于核心能力的购并整合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7 曹志刚;全球化环境下赢得后发优势——我国制造业的二次创新战略[D];浙江大学;2002年
8 支敬;竞争与绩效[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凯;论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的关系[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10 李立;资源观透视下中国大型工业企业竞争优势的营建[D];暨南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瑞博;价值模块的虚拟再整合:以IC产业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1期
2 雷如桥,陈继祥,刘芹;基于模块化的组织模式及其效率比较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10期
3 纪雪洪,陈荣秋,唐中君;PC行业的模块化与整合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10期
4 苟昂,廖飞;基于组织模块化的价值网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2期
5 罗珉;大型企业的模块化:内容、意义与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3期
6 徐宏玲,颜安,潘旭明,马胜;模块化组织与大型企业基因重组[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6期
7 徐宏玲;;模块化组织价值创新:原理、机制及理论挑战[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3期
8 张治栋;韩康;;模块化:系统结构与竞争优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3期
9 郝斌;任浩;Anne-Marie GUERIN;;组织模块化设计:基本原理与理论架构[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6期
10 康荣平,柯银斌;格兰仕集团的成长、战略与核心能力[J];管理世界;2001年01期
,本文编号:17006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1700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