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组织因素影响度识别
本文选题:人因 + 组织因素 ; 参考:《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年01期
【摘要】: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理论,构建影响系统安全的组织因素模型,确定影响系统安全的组织因素指标体系,利用因素相对影响度R、因素总体影响度C和因素重要度I来表征组织因素对系统安全的影响程度。采用该因素影响度方法分析了组织因素对某核电站系统安全的影响,发现监督、安全文化培训、领导对安全的态度、程序的完备性、部门间的交流与反馈、协调、个人的意识和态度、岗前技能培训、部门内的交流与反馈是对核电站运行安全影响最大的组织因素。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AHP), an organizational factor model is constructed to determine the index system of organizational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ecurity of the system.The degree of influence of organizational factors on system security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influence degree of factors, the overall influence degree C and the importance degree of factors.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 of organizational factors on the safety of a nuclear power plant system is analyz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influence degree of this factor, including discovery supervision, safety culture training, leadership attitude towards safety, completeness of procedures, interdepartmental communication and feedback, coordination, etc.Personal awareness and attitude, pre-job skills training, intra-departmental communication and feedback are the most important organization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operational safety of nuclear power plants.
【作者单位】: 广西工学院管理系;湖南工学院安全工程与管理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70573043) 国防军工技术基础计划项目(Z012005A001)
【分类号】:F224;C9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治平,姜艳萍;互补判断矩阵一致性改进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2 宋光兴,杨德礼;模糊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及一致性改进方法[J];系统工程;2003年01期
3 覃菊莹;吴小欢;占济舟;;模糊互补判断矩阵一致性修正新方法[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4 李永娟,王二平,李锋,于广涛;核电组织错误的表现与类型[J];核动力工程;2003年04期
5 张吉军;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J];模糊系统与数学;2000年02期
6 姜艳萍,樊治平;一种校正模糊判断矩阵一致性的新方法[J];模糊系统与数学;2002年02期
7 彭澎,黄曙东;组织管理因素对人因事故的作用与影响[J];人类工效学;2001年02期
8 戴立操,黄曙东,张力;组织人因失误分析[J];人类工效学;2005年02期
9 樊治平,肖四汉;基于自然语言符号表示的比较矩阵的一致性及排序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年05期
10 张吉军;模糊一致判断矩阵3种排序方法的比较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3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金生;孙世群;张乐;;区域开发活动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1期
2 宫清华;李鑫华;袁少雄;;小流域坡沟系统分类与山地灾害危险性区划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3 张同升;;小城镇产业资源能源消耗评价技术模型与指标体系[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4 闫用杰;;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大学教师绩效考核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伍代勇;刘兵兵;;模糊层次分析法在队员选拔中的应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6 方金生;;模糊层次分析法在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9期
7 马肇兴;魏法杰;;一种构造设计结构矩阵的简化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卢震;;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军队专业技术人才考评[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刘树峰;王佳;;基于FAHP的地铁区间隧道安全评估方法[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侯福均,吴祈宗;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的加性一致性[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和媛媛;基于模糊集理论的不完全信息多属性决策方法与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2 王新风;耦合水体流动循环系统的围海造陆区域规划理论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宋光兴;多属性决策理论、方法及其在矿业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1年
4 陈彦如;ITS指挥系统的满意优化理论及列车运行调整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5 潘晓勇;三维环境下产品拆卸分析及关键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6 张新占;桥梁管理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7 方先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管理系统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8 王淑旺;基于回收元的回收设计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9 吴江;基于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的多属性决策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10 朱建军;层次分析法的若干问题研究及应用[D];东北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栋,束学斌,王年;层次分析法的一致性调整及模糊推广[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S1期
2 侯福均,吴祈宗;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的加性一致性[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3 肖四汉,樊治平,王梦光;群决策中两类偏好信息集成的目标规划模型[J];东北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4 姜艳萍,樊治平,王欣荣;AHP中判断矩阵一致性改进方法的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5 尤天慧,樊治平;区间数多指标决策的一种TOPSIS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2002年09期
6 樊治平,姜艳萍;互补判断矩阵一致性改进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7 樊治平,张全;具有区间数的多属性决策问题的分析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8 姚敏,黄燕君;模糊一致关系及其应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9 肖峻 ,罗凤章 ,王成山 ,郭铁军;区间层次分析法的权重求解方法比较研究[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4年03期
10 徐泽水,达庆利;衡量判断矩阵相容性的一个通用指标[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霞;刘卫锋;;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选股决策[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2 刘卫华;焦合军;;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模型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23期
3 刘莲辉;;基于FAHP的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选择[J];物理实验;2011年08期
4 林剑乔;黄德春;;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投行股票估值模型选择[J];统计与决策;2011年14期
5 李晓昕;薛永献;谢维奇;;粗糙集的动态粒度及应用[J];河南科学;2011年08期
6 赵文会;杨光勇;彭文卫;沐东官;;基于FAHP的城市交通环境综合评价——以上海市为例[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7 梅丽;邓念;;基于模糊理论的城市铁路客运站换乘衔接综合评价[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8 匡雪丽;;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电子商务网站评价策略[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18期
9 朱家明;杨鹏辉;余梦娜;;基于经济影响度模型的上海世博影响力预测[J];科技和产业;2011年07期
10 李修飞;葛继平;黄学文;;基于模糊层次群熵的订单重要度评价[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壮阔;李宁;;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及其应用[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常河;;模糊层次分析法在含能材料作业安全评价中的应用[A];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1年
3 黄林显;张伟娜;;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湖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A];首届中国湖泊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白璐;孙启宏;乔琦;汪靖;林星杰;;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铅冶炼技术环境影响评价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5 张向科;刘浪;;模糊层次分析法在轻轨站点综合评价中的应用[A];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陶余会;刘家才;张吉军;;如何构造模糊层次分析法中模糊一致判断矩阵[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谭厚章;熊小鹤;刘海玉;王学斌;徐通模;;大容量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实时模糊评估[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詹永光;方勇;;SFAHP法在给排水工程方案选择中的应用[A];2002热烈庆祝全国化工给排水设计技术中心站成立四十周年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9 钱存华;聂琦波;孙玉玲;;基于三角模糊数表示重要度的层次分析法[A];2003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朱东泽;陈晓风;王晓龙;;禽流感风险评估框架的构建(英文)[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袁绪亚 王辉;升息:证券市场影响度映衬经济调控预期效果[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2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李东;实施信息化先要化解阻力[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舒刊;辜伟节:教师专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4 葛春霞;西方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5 孙见友;权重股成下跌主要动力[N];中国证券报;2008年
6 姜浩;怎样跳槽风险最小[N];北方经济时报;2005年
7 曹伟 作者单位: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国企人才为什么留不住[N];中国改革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高秀良;郑州国税:拉高工作标杆 争创“四个一流”[N];河南日报;2008年
9 本报刊特约主笔 刘勇;2005:影响中国经济十大企业事件[N];工人日报;2005年
10 尚明洲邋通讯员 姚琨;红黄牌SP考核淘汰管理办法[N];人民邮电;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明;组织因素对核电厂人因可靠性的影响研究[D];南华大学;2011年
2 刘建荣;个人及组织因素对企业培训效果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高文宇;核电厂人因可靠性分析的几个问题研究[D];南华大学;2011年
4 朱荣;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价与控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5 姚宽一;中国建筑业产业竞争力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6 祝木伟;组织伦理化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7 蔡兰;制造业车间生产调度及其评估理论的研究和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8 李向辉;供应链环境下的供应商选择与管理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9 闫丽梅;系统的脆性理论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10 郑余朝;三孔并行盾构隧道近接施工的影响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廉士乾;组织因素影响下的人因可靠性分析研究[D];南华大学;2008年
2 黄黎平;差异目标下企业逆向物流运作模式的决策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3 孙明辉;废旧钢铁回收物流系统构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4 何英;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5 付冠华;企业智力资本绩效评价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邹懿;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7 杨均;大型化工工程项目中工程物流供应商的选择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杨双鸽;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9 刘鹏;企业分销商选择评价体系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8年
10 祁礼红;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乌登山风电项目风险评价[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本文编号:17319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1731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