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智库的功能定位及其体制性供给路径——基于广东省内5所一本重点大学25个校级以上人文社科基地实证调查的分析
本文选题:大学智库 + 修辞框架 ; 参考:《江淮论坛》2015年06期
【摘要】:研究视角的价值中立性和研究结论的公共性,决定了大学智库对政府的政策行为具有工具性的运用功能、符号性的传递功能和概念性的启迪功能。通过抽样访谈和问卷调研地处广州市区5所一本重点大学25个校级以上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的功能运行状况,发现其研究成果的政策转换率大大低于学术影响力。进一步分析作为供给者的大学智库与作为需求者的政府部门之间用以表述思想的修辞框架,发现高校智库提供的学术成果与政府所需的智库产品之间产生了供求落差,其原因在于:没有形成"政策科学家集团"所借以相互认同的共同范式,以及确保该范式得以传承的制度化供给机制。化解此类矛盾的根本路径在于通过制度创新,构建供求均衡的认知性沟通机制、"研用一致"的信任性吸纳机制及共识扩展的认同性传播机制。
[Abstract]:The value neutrality of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and the publicity of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determine that the university think tanks have the instrumental function, the symbolic transmission function and the conceptual enlightening function to the government's policy behavior. Through sampling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on the functional operation of 25 or more research bases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 5 key universities in Guangzhou, it is found that the policy conversion rate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is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academic influence. Further analyzing the rhetorical framework used to express ideas between the university think-tanks as a supplier and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s demander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 gap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between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s provided by the university think tanks and the products needed by the government. The reason lies in the absence of a common paradigm through which the Group of Policy scientists can identify with each other and the institutional supply mechanism to ensure the continuity of the paradigm. The fundamental way to resolve this kind of contradiction lies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cognitiv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of equilibrium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through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the trust absorption mechanism of "consistent use" and the identity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of consensus expansion.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1JA810028) 广东省委宣传部2013年度宣传人才专项基金项目(XCWHRCZXSK2013-22)
【分类号】:C9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项继权;;农村公共服务呼唤多元供给机制[J];中国邮政;2012年02期
2 卢鸿鹏;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6期
3 张德容;试论预测性财务信息供给机制的完善[J];商业研究;2005年01期
4 洪金镖;;谈电视媒介的资金供给机制[J];中国财政;2005年11期
5 刘永功;余璐;;村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张瑞昌;;关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探讨[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袁伟;;构建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机制[J];法制与社会;2007年09期
8 杨波;;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机制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S1期
9 郭存德;;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对策分析[J];甘肃农业;2008年06期
10 艾医卫;屈双湖;;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机制[J];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卢芳霞;;组团式服务: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汤尚颖;李泽红;;论建立消费型农副产品供给机制[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崔忠仁;;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推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袁伟;;构建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机制[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向东;陈毕雪;唐霖;;创新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是毕节试验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A];毕节试验区研究——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课题集[C];2008年
6 张茂林;;武术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7 范可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康志平;;乡镇政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二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于慎澄;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努力构建和谐青岛[N];青岛日报;2008年
2 肖万春;要形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机制[N];中国改革报;2004年
3 南通市委党校“新农村建设”课题组 提供 课题组成员 姜作培 季建林 费凡 曹胜 陈峰燕;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N];南通日报;2006年
4 刘瑞华 李诗华;如何创新公共产品供给机制[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5 张晓山;农产品供给机制要避免“一少就喊,一多就砍”[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6 中国气象局计财司预算处;改革财政供给机制推进建立公共财政[N];中国气象报;2003年
7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 陈伟东;社区是个什么样的“筐”?[N];社会科学报;2002年
8 中共运城市委党校 王海峰;浅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保障[N];山西党校报;2010年
9 广西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刘东燕;优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N];广西日报;2014年
10 本报评论员;希望的田野[N];丹东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赵成福;社会转型中的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董明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3 王大伟;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于印辉;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李雪萍;城市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永莲;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部金洲;转型期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赵阳;合作治理视角下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马孝勇;西安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创新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武孝巍;“村改居”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变迁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5 汪培南;树型结构供给机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理性选择[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丹;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胡雯莉;完善我国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万英;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9 林蜀;中国古代社会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李笼彦;整体性治理视域下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0223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2022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