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与规则:集体行动的组织学分析框架
本文选题:行动者 + 权力 ; 参考:《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10期
【摘要】:组织的价值就在于把分散的个体聚集在一起,通过合作以达成个体所无法企及的目标。进入组织的个体,称之为行动者,由于其拥有的权力不同,他们的行动与受规则限制的程度也有差异。权力与规则构成了集体行动的核心要素,并对集体行动的后果有直接影响。行动者对游戏规则的遵从以及对组织内部不确定资源的控制,是框定集体行动结果的必要条件。把握这一集体行动的内在机理,对理解我国当前出现的群体性事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Abstract]:The value of an organization lies in bringing together scattered individuals and working together to achieve goals that individuals cannot achieve. Individuals who enter the organization, called actors, differ in their actions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they are restricted by rules because of their different powers. Power and rules constitute the core elements of collective action and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consequences of collective action. The conformance to the rules of the game and the control of the uncertain resources within the organization are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framing the result of collective action.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grasp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this collective action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mass events in China.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健全地方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研究”(13YJA840029)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加快江西省小城镇建设研究”(14SH01) 江西省教育厅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村委会选举、农民上访与村务腐败的关系研究”(JD1350)
【分类号】:C9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尹利民;陈陇洁;;组织化与非组织化:群体性事件的后果及其控制——几个典型案例的组织学分析[J];理论与改革;2014年02期
2 杨甜甜;;作为行动领域组织中的权力与规则——评费埃德伯格的《权力与规则》[J];社会学研究;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颜飞;;我国刑事诉讼行政化之成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黄永祥;;吉登斯:时空视角下的人与社会体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3 贺奇兵;潘琴;;我国村民自治的困境与脱困——兼论《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之再改进[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陈柏峰;;群众路线三十年(1978—2008)——以乡村治安工作为中心[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5 菅志翔;;“族群”:社会群体研究的基础性概念工具[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梁文生;;郑观应“道器”、“体用”论及其评价[J];北方论丛;2009年06期
7 左卫民;裁判依据:传统型与现代型司法之比较——以刑事诉讼为中心[J];比较法研究;2001年03期
8 王正青;;论比较教育研究国际视野与民族立场的辩证统一[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9 胡河宁;;组织传播早期研究中的人际关系学派[J];今传媒;2010年12期
10 房亚明;;宪政视域下中国的现代国家构建——以国家能力的提升为中心[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柳钦;;全球化视野下国家主权理论的演变与发展[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杨雪冬;;技术创新与地方治理改革:对三个案例的分析[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3 吴成立;;民间组织与宗教:藏区乡村的社会控制——以西藏芒康县盐井纳西民族乡为例[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4 任映红;张鸣;;新中国成立后村落政治精英的更替及内在影响——浙江XF村的实证研究[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立胜;;毛泽东“组织起来”思想与中国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之再造——重读毛泽东《组织起来》[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下)[C];2006年
6 杨培德;;从主体性与主体间性视角反思发展话语——以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为例[A];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0)·发展理念卷[C];2010年
7 李鸿宾;;当代民族关系的模式、成因与境遇——“二元制”与“民族—国家”模式构建下族群关系的思考[A];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0)·发展理念卷[C];2010年
8 王悦;;梁漱溟与新儒家乡治论传统[A];第九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王良范;;认同形塑——民族与国家[A];“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刘颖;;嬗变时期的村民自治与家族势力[A];“村民自治暨合寨村村民委员会成立3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4 郭强;论马克思“社会—国家”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瑛;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鲁雁;从工业社会到生态社会:产业结构演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付刚;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同;从布迪厄的惯习、场域理论看网络论坛中网民话语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董素云;民族福利与民族认同的建构[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刘旭明;科层组织内行政权力对私人领域的割据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4 舒畅;法治的控权机制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葛肖麟;“成功”选举背后的居委会行动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麻雪兰;社会转型期中国政治信任问题的分析与解读[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吴金鸽;少数权利的多元分化与整合[D];河南大学;2011年
8 张冬冬;国家与社会互动结构中的居民委员会[D];河南大学;2011年
9 张宗然;关于马歇尔公民资格理论的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翟冬园;贵州瑶山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文化路径探析[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锡锌;;利益组织化、公众参与和个体权利保障[J];东方法学;2008年04期
2 刘琳;;“无组织化”: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主要风险因素[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2年02期
3 肖唐镖;孔卫拿;;当代中国群体性事件的后果——国内研究的考察与评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02期
4 文卫勇;胡嘉;徐锋;;突发性群体事件演化过程中的网络舆情因素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贺旭辉;;论组织决策中行动者的不确定性及自由余地[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年03期
6 杨甜甜;;从“权力”到“文化”:双重视野下的科层制——阅读克罗齐埃《科层现象》札记[J];社会学研究;2006年05期
7 邱泽奇;在工厂化和网络化的背后——组织理论的发展与困境[J];社会学研究;1999年04期
8 陈晋胜;群体性事件治理方略[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02期
9 尹利民;;民众维权表达的政府处置:在原则性与策略性之间——理论命题与案例研究[J];学习论坛;2011年12期
10 柳建文;;“行动”与“结构”的双重视角:对中国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的一个解释框架[J];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月;陆丹;;组织的全新界说与释义[J];中州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本文编号:20490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2049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