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管理理论论文 >

组织行为面临的挑战及组织行为研究趋势

发布时间:2018-07-20 09:42
【摘要】: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组织行为面临空前的挑战。外部环境系统出现了变化性增加、稳定性减弱和复杂性增加、确定性减弱的趋势,一方面动摇了传统组织设计重视严格分工的原则和方法,另一方面也全面更新了组织发展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要求组织确立新的效益观和新的生态观。同时,组织中的人也出现了工作价值观多元化、结构差异化、工作任务和工作性质多样化的变化趋势,要求组织能够以保证工作者稳定性的方式对这种变化做出反应。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并将进一步改变组织的管理技术和活动过程,推动了组织从构筑明确刚性的组织边界转变为无边界管理或渗透边界管理。组织行为面临的种种挑战,对组织行为研究提出了挑战,从而引发了组织行为研究从立场到对象乃至方法的一系列转变。每一个时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都继承性地发展了前一时期的探索和研究,因此,对组织行为的研究也必将在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历史沿革中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Abstract]:Since the 1980s and 1990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has faced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There is a trend of increased variability, reduced stability, increased complexity and less certainty in external environmental systems. On the one hand, it has shaken the traditional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organization design, which attach importance to strict division of labour.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completely updates the value standard and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requires the organization to establish a new benefit view and a new ecological view. At the same time, the people in the organization also appear the work values diversity, the structure difference, the work task and the work nature diversification change tendency, requests the organization to be able to make the response to this kind of change in the way which guarantees the worker stability.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changing and will further change the management technology and the process of activities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promote the organization to change from building a rigid organizational boundary to management without boundary or infiltration.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have challenged the study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which has led to a series of changes in the research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from standpoint to object and even method.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management in each period have developed the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f the previous period. Therefore, the study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will continue to innovate and develop in the history of manage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作者单位】: 上海电视大学管理系;
【分类号】:C9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仲伟周;中国非营利组织行为的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J];预测;2003年03期

2 熊素红,马君;略论组织行为理论的新发展——兼论人性的基本假设[J];新疆社科论坛;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杨光华,陈晓春;非营利组织产权问题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王锐兰,谭振亚,刘思峰;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与发展走向研究[J];江海学刊;2005年06期

3 彭说龙;;高校后勤业务的战略性外包——中国大学公共管理创新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09期

4 陈晓畅,仲伟周,李霞;公益机构的行为扭曲与管制[J];科研管理;2004年02期

5 仲伟周;曹永利;Shunfeng SONG;;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研究[J];科研管理;2006年03期

6 高雷;张婷;;非营利组织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仲伟周,曹永利,Shunfeng SONG;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治理[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李晓明;;国内外非营利组织研究述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尉俊东;赵文红;万迪f ;;非营利组织与企业联盟的动机、风险与控制的分析[J];预测;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唐炎钊;王子哲;;管理研究方法论的梳理[A];管理学发展及其方法论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野平;干部队伍素质系统理论与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王锐兰;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3 蔡丽新;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与政治文明建设[D];苏州大学;2006年

4 卢太平;非营利组织财务机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5 时希杰;企业执行力理论与创新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文青;论道家管理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从组织行为学的视角进行探讨[D];中南大学;2004年

2 李扬;重构与嵌入:社会转型时期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智高;营利组织的管理理念在非营利组织中的应用研究——以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例[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4 胡丕志;平衡计分卡在公共图书馆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5 周世平;我国民间组织管理体制[D];浙江大学;2006年

6 阳健;株洲市公共环境卫生管理市场化改革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7 胡宇磊;长沙市污水处理民营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8 陈红兵;长江河道管理机构的营销方略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9 陈雄先;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中平衡计分卡及信息技术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10 程秀丽;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营销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文;关于亚洲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几个问题[J];当代亚太;2000年04期

2 马立荣,肖洪钧;知识工作者的激励机制设计[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张向前;黄种杰;蒙少东;;信息经济时代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J];经济管理;2002年02期

4 徐拥军;“知识人”假设与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式[J];经济师;2004年02期

5 黄卫国;宣国良;;如何定义知识工作者[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05期

6 张向前;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J];科技与管理;2000年03期

7 杨杰,凌文辁,方俐洛;关于知识工作者与知识性工作的实证解析[J];科学学研究;2004年02期

8 肖振宇,吴育华;高校知识工作者的激励模型及模糊综合评价[J];南开管理评论;2004年05期

9 张向前,黄种杰,蒙少东;信息时代知识型员工管理发展的新趋势[J];情报科学;2002年08期

10 王名;NGO及其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本文编号:21331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21331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b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