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管理理论论文 >

小麦白粉病害及气象信息监测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5 05:35
【摘要】:小麦白粉病害一直是影响我国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小麦感染白粉病后病害会发生大面积的扩散,不易控制,常常会造成小麦产量大大降低甚至绝产,而气象信息与小麦白粉病害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针对当前农业信息化监测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结合物联网技术、图像检测技术及WEB开发技术,对小麦白粉病害及气象信息监测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小麦白粉病害及气象信息监测管理系统总体设计。本文结合物联网技术原理和用户的实际需求对小麦白粉病害及气象信息监测管理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2.设计实现了一种小麦白粉病孢子图像检测算法。本文设计了基于改进YOLOv3的小麦白粉病孢子图像检测算法,针对小数据集的特点在原网络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设计了一种减少参数量且带有密集连接的网络结构,避免了过拟合的发生并提高了特征的复用;针对小麦白粉病孢子小目标的特点,对原有的预测尺度进行了改进,使其更适合本文的小目标检测任务。经实验结果分析,本文算法检测的查准率为79.63%,查全率为83.21%。3.设计实现了用于数据获取和信息管理的信息管理子系统。数据获取模块是在不同硬件平台上分别进行了系统通信传输软件的设计,使用网络通信将采集到的小麦白粉病孢子图像数据和气象数据由采集客户端发送到接收服务端并进行存储。之后在Node.js平台下完成了B/S架构的信息管理软件开发。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浏览器对系统软件进行访问,并进行气象信息及小麦白粉病孢子图像信息的查看查询、图像的检测以及对设备的远程控制等操作。4.对系统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首先对系统各部分的关键功能点进行测试,然后使用系统性能分析工具来模拟虚拟用户,对系统进行了性能分析。
【图文】:

网络结构图,卷积,梯度,残差


图 3-1 Darknet-53 网络结构图Figure 3-1 Darknet-53 network structure以看出,Darknet-53 特征提取网络是由多个不同合而成的,,其中在每一个卷积层构成的模块中分块中 1*1 的卷积层的主要作用是对网络特征图量造成网络的梯度消失或梯度爆炸等问题。本网eakyReLU 层的连接方式,提高了网络的稳定 网络是在之前一个版本的 Darknet-49 网络上进esidualNetwork 的思想,在网络中引入了残差网中由多个残差连接组件构成,图中左侧的数字即差连接的思想是通过将网络中一层层进行训练差组件为一个阶段,其中包含的卷积层数较少让网络梯度传播得到更好地控制,提高训练的差组件的结构如图 3-2 所示:

网络结构图,组件结构,残差


图 3-1 Darknet-53 网络结构图Figure 3-1 Darknet-53 network structure看出,Darknet-53 特征提取网络是由多个不而成的,其中在每一个卷积层构成的模块中中 1*1 的卷积层的主要作用是对网络特征造成网络的梯度消失或梯度爆炸等问题。本akyReLU 层的连接方式,提高了网络的稳定络是在之前一个版本的 Darknet-49 网络上idualNetwork 的思想,在网络中引入了残差由多个残差连接组件构成,图中左侧的数字差连接的思想是通过将网络中一层层进行训组件为一个阶段,其中包含的卷积层数较少网络梯度传播得到更好地控制,提高训练的组件的结构如图 3-2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P311.52;TP391.41;S435.121.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立云;;防治小麦白粉病高效适用药[J];农药市场信息;2020年02期

2 张旭东;;陇东南小麦白粉病发生流行规律及其测报因子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9年02期

3 周虹波;;不同药物对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的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9年16期

4 吴佳文;朱先敏;田子华;;2016年江苏地区小麦白粉病发生特点及治理对策研究[J];现代农药;2018年01期

5 周玉芹;;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因素及综合防治措施[J];农技服务;2017年22期

6 邵益栋;徐丽丹;吴德君;夏秋霞;梁红新;赵健元;;江阴市小麦白粉病防治药剂筛选田间试验初报[J];上海农业科技;2018年01期

7 刘湘琼;张天娥;;2017年山西省小麦白粉病防控技术探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年02期

8 温静;;小麦白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种业导刊;2018年10期

9 郭露芳;陈桂敏;马朝伟;徐灵丽;陈广锋;;不同施氮量对冬小麦白粉病发生程度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7年01期

10 李鹏;;小麦白粉病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技术推广[J];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段霞瑜;周益林;;小麦白粉病近年来的若干研究进展[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

2 崔荧钧;;立宪20%爱可悬浮剂防治小麦白粉病试验[A];河南省植物病害研究进展——河南省植物病理学与现代农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万才;邵振润;姜瑞中;;小麦白粉病测报与防治技术研究总结报告(1992-1999)[A];小麦白粉病测报与防治技术研究[C];2000年

4 ;江苏省小麦白粉病测报与防治技术研究报告[A];小麦白粉病测报与防治技术研究[C];2000年

5 杨万海;;山东省小麦白粉病测报与防治技术研究报告[A];小麦白粉病测报与防治技术研究[C];2000年

6 张国彦;;河南省小麦白粉病测报与防治技术研究报告[A];小麦白粉病测报与防治技术研究[C];2000年

7 王贵生;唐铁朝;王贺军;;河北省小麦白粉病测报与防治技术研究报告[A];小麦白粉病测报与防治技术研究[C];2000年

8 李刚;李宗明;王新俊;;甘肃省小麦白粉病测报与防治技术研究报告[A];小麦白粉病测报与防治技术研究[C];2000年

9 刘万才;邵振润;;我国小麦白粉病的发生状况、原因及趋势浅析[A];小麦白粉病测报与防治技术研究[C];2000年

10 刘万才;邵振润;;小麦白粉病流行规律及近年发生概况和分析[A];小麦白粉病测报与防治技术研究[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盐城市植保植检站 黄婷婷;调整策略早防小麦白粉病[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8年

2 黎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徐凌雅;小麦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N];山西科技报;2018年

3 记者 汪永安;纳米新材料防控小麦白粉病[N];安徽日报;2018年

4 唐玮 张开朗 徐东祥 潘勇 马勇 张如标;小麦白粉病流行频率高[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7年

5 河北省植保植检站 崔彦;密切关注小麦白粉病[N];河北科技报;2017年

6 河北省植保植检站 杨彦杰;小麦白粉病、赤霉病、黑穗病防控技术[N];河北科技报;2017年

7 金兰;小麦白粉病和吸浆虫的防治[N];农资导报;2017年

8 于丹;春季阴雨日多,小麦白粉病发生期提早[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5年

9 本报农化专家 陈运其;抓紧防治小麦白粉病[N];河北农民报;2016年

10 陈力;小麦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N];河北科技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邹亚飞;我国小麦白粉病越夏区划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刘伟;小麦白粉病菌的越冬温度阈值和早春病害预测及病菌孢子的田间传播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年

3 李韬;小麦白粉病小种特异抗性新基因Pm-M53的遗传分析[D];扬州大学;2005年

4 杜世州;基于多源数据小麦白粉病遥感监测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3年

5 刘娜;四川省小麦白粉病的流行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6 耿帅锋;CHH甲基化参与调控小麦白粉病防御路径的分子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7 徐志;中国小麦白粉病主要流行区病原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8 张竞成;多源遥感数据小麦病害信息提取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Md.Siddikun Nabi Mandal;小麦种质N0308抗白粉菌侵染影响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迎;小麦白粉病害及气象信息监测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9年

2 唐圣雯;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Pm40的精细定位[D];四川农业大学;2018年

3 刘创;基于敏感光谱特征的小麦白粉病遥感监测研究[D];安徽大学;2019年

4 袁万宾;基于形状和颜色特征的小麦白粉病生长模型研究[D];郑州轻工业大学;2019年

5 刘梦;黑麦抗小麦白粉病新基因Pm56鉴定与转移[D];四川农业大学;2017年

6 郭慧娟;中间偃麦草抗小麦白粉病基因的分子定位[D];山西农业大学;2017年

7 崔立祥;江苏阜宁地区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D];扬州大学;2018年

8 陈靓;江苏新洋农场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防治技术与推广研究[D];扬州大学;2018年

9 冯思宇;河北省冬小麦白粉病气候预报的贝叶斯网络模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年

10 张庆;基于成像高光谱数据的小麦白粉病诊断研究[D];安徽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281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26281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3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