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管理理论论文 >

清至民国时期都柳江流域人工营林发展探微——兼谈都柳江林业契约文书的价值

发布时间:2020-12-08 13:05
  都柳江流域和清水江流域同为黔东南地区重要的木材产地,在清至民国时期皆出现了人工营林的大规模发展,留下了大量林业契约文书。目前学界多关注清水江流域的林业问题,但对与之毗邻的都柳江流域关注较少,未能全面反映黔东南地区林业发展的历史脉络。是故探究都柳江流人工营林的发展和原因,揭示留存在当地的林业契约文书价值,可为黔东南林业发展的解读和今天贵州省的山地经济建设、生态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文章来源】:古今农业. 2020年01期 第45-54+100页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清至民国都柳江流域人工营林发展概述
二、都柳江流域人工营林发展原因探微
    (一)经济利益的刺激。
    (二)民间信用体系的规范。
        契约1
        契约2
        契约3
        契约4
三、结语



本文编号:29051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29051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b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