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管理理论论文 >

中国古代幕僚制度及其对现代智库建设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1-01-20 12:58
  [目的/意义]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智库建设现状,梳理中国古代幕僚制度沿革,结合中国的传统幕僚文化,总结其中可供借鉴的部分和需作为警示的内容,得出启示。[方法 /过程]采用文献调查法和比较分析法,对中国古代幕僚制度的历史沿革做简单梳理,总结幕僚的职能及幕僚文化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特质,从中提取可能对智库建设有所裨益及警示之处。[结果 /结论 ]智库应发挥其"伐谋"的外交功能;幕僚精神对现代智库专业伦理建设的启示;在智库评价方面不盲目追求"独立性"之辩析;警惕"唯上意是从"的幕僚式传统思维;警惕出于私心的"伪民意""伪上意"的幕僚式居中作梗之举;完善智库及其管理体系的制度建设,尽量消解"泛道德化"的影响。 

【文章来源】:智库理论与实践. 2020,5(01)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幕僚制度的历史沿革
    2.1 先秦时代的萌芽期
    2.2 秦汉时期的辟幕制度
    2.3 魏晋南北朝的幕职名称固化期
    2.4 隋唐时期的平稳发展期
    2.5 两宋时期的重要转变:中央政府对幕僚的限制和幕中地位的转变
    2.6 清代幕僚制度之集大成者:幕僚协助各级军政长官行使管理职能
3 幕僚的职能以及幕学思想
    3.1 幕僚的职能
        3.1.1 辅佐主官行使行政治理的职能
        3.1.2 辅佐将领执行军务等的职能
        3.1.3 协助主官进行决策的职能
        3.1.4 协助中央政府监督主官的职能
    3.2 幕学思想
        3.2.1 汪辉祖的幕学思想
        3.2.2 张廷骧的幕学思想
        3.2.3 慕学思想的共性分析
4 幕僚制度对智库建设的启示与警示
    4.1 智库应发挥“伐谋”的外交功能, 在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过程中起到润滑剂的作用
    4.2 幕僚精神对现代智库专业伦理建设的启示
    4.3 正确看待智库评价中的“独立性”指标
    4.4 警惕“唯上意是从”的幕僚式传统思维
    4.5 警惕出于私心的“伪民意”“伪上意”的幕僚式居中作梗之举
    4.6 完善智库建设中的制度建设, 给出道德评判在制度层面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抵制假智库 帮助弱智库 提携好智库[J]. 王文.  科学与管理. 2017(04)
[2]智库热中的一点冷思考[J]. 沈固朝.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6(02)
[3]新型智库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制度化路径研究——以公共权力为视角[J]. 钱再见.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6(01)
[4]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几个重大问题的思考[J]. 王文.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6(01)
[5]清朝名幕汪辉祖及其幕学思想[J]. 眭达明.  秘书. 2004(12)
[6]二十世纪的中国幕府研究[J]. 刘则永,李金昭.  东南学术. 2001(04)
[7]中国幕府制度的特征、形态和变迁[J]. 郭润涛.  中国史研究. 1997(01)
[8]中国幕僚制度考论[J]. 李晚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01)



本文编号:29890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29890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7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