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管理理论论文 >

心理契约:当代管理理论新视野

发布时间:2017-04-20 04:15

  本文关键词:心理契约:当代管理理论新视野,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心理契约理论的研究,是当代西方管理理论领域中一个重要研究课题。20世纪90年代引入到国内之后,掀起了研究心理契约理论的热潮,并在企业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地认同和积极应用。心理契约理论的产生,是当代管理理论的"祛魁"的结果,并进一步分析了当前心理契约理论的新进展,及其在管理世界的实践效应。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心理契约 管理 理论 组织变革 雇佣关系 雇员承诺 员工 关系型契约 人际关系 组织支持
【分类号】:C93
【正文快照】: 有关心理契约的研究,是当前西方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课题。它是在近10年来组织内雇佣关系剧烈变化的基础上兴起的。“心理契约”的概念,本来出自社会心理学,后来为组织行为学家所借用,用来描述组织中雇佣双方之间微妙的人际关系和互动状态。它代表一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加州,凌文辁,方俐洛;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维度[J];心理学报;2003年03期

2 张玲,储小平;理念型心理契约及其在我国管理实践中的意义[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储小平;张玲;;理念型心理契约与中国民营企业组织能力的构建——基于钱德勒模式的思考[J];学海;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荣晓华;;辽宁民营科技企业基于心理契约的人力资源管理[J];商业研究;2006年05期

2 陈媛媛;;我国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2期

3 罗帆;金占涛;;基于心理契约的企业并购人员动态管理[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旷勇;;心理契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视角[J];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5 张斌;;培养组织中知识员工的忠诚度[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年09期

6 刘晓红;;组织内部形成良好心理契约的博弈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07期

7 朱晓妹;王重鸣;;员工心理契约及其组织效果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8 李原;孙健敏;;雇用关系中的心理契约:从组织与员工双重视角下考察契约中“组织责任”的认知差异[J];管理世界;2006年11期

9 卫琳;;和谐心理契约是提升管理效能的新动力[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6年08期

10 彭莉;;企业的心理契约管理[J];甘肃农业;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忠卫;魏丽红;;知识型员工与组织间心理契约关系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峰;组织—管理者心理契约违背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柯年满;创业型企业愿景预览与人力资源效能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马超;组织政治认知及其对人力资源管理影响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4 曹蓉;基于人力资本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5 李二玲;中国中部农区产业集群的企业网络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6 周莉;基于心理契约的企业家激励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7 沈超红;创业绩效结构与绩效形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王庆燕;组织社会化过程中的新员工信息寻找行为与心理契约的实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常庆;公共部门组织中的激励监督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10 李成江;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管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洁;高中毕业生升学决策中的价值结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彭建平;湖南电信公司组织变革与员工心态特征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3 郎晓芳;论德育心理契约的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4 林丽华;教师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与自尊的状况及其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玲;私营企业中企业主和职业经理人理念型心理契约的研究[D];汕头大学;2005年

6 隗玉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心理契约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张敏;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员工心理契约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沈雪萍;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测量及干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周新军;人力资本的资产专用性问题及其防范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卜华白;企业X低效率产生的根源及规避探析[D];中南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加洲,方俐洛,凌文辁;心理契约的测量与评定[J];心理学动态;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昆润 ,周惠珍;应用线性规划进行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J];建筑经济;1980年03期

2 齐守范;谈谈社队企业信贷工作[J];农村金融研究;1980年10期

3 衢县支行农村金融研究组;关于“贷款合同制”问题讨论纪要[J];农村金融研究;1980年46期

4 薛暮桥;怎样管理和利用全国的资金[J];农村金融研究;1980年S1期

5 谢姿识;“欧洲管理论坛”简介[J];企业管理;1980年03期

6 李忠民;一手抓科研一手抓管理的松下电器公司[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7 江溶 ,和致纯;劳动服务公司发展快[J];中国劳动;1980年08期

8 李作钧;旅大市举办劳动工作业务讲座[J];中国劳动;1980年08期

9 金山城;;奔波湖上辟税源——记财税员赵栋成同志[J];财会通讯(综合版);1980年05期

10 刘恩禄;;作者来函[J];财贸经济;198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忠;;FDY用克兰茨(Krantz)空调侧吹风的调试与管理[A];1999年全国空调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9年

2 张玉忠;;FDY用克兰茨(Krantz)空调侧吹风的调试与管理[A];1999年全国空调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9年

3 邓海岸;肖道荣;刘涛;;拉挤FRP制品的质量控制与管理[A];第十三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4 黄崇江;;科技期刊编辑信息现代化管理[A];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第五集)[C];1998年

5 李春成;;我国钨业的基本状况与存在问题及建议[A];中国钨工业回顾与展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6 黄宗浩;;对发展我国钨业的看法与意见[A];中国钨工业回顾与展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7 ;青岛市卫生局文件 转发国家经贸委等4部委关于加强旧机电产品进口管理的通知[A];青岛市医学工程第一次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8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海关总署 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文件 关于加强旧机电产品进口管理的通知[A];青岛市医学工程第一次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9 李幼功;赵金贵;;抓好焊接管理、提高焊接质量[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1999年

10 吴桂法;吴桂余;;成年梨树低产园改造技术[A];中国科协第3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卫星会议暨中国园艺学会第2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韬;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N];经济参考报;2001年

2 徐淑英;雇佣关系、心理契约[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3 张绪风;员工忠诚重在心理维系[N];中国保险报;2002年

4 王洋;家族企业应该提倡[N];中国工商报;2002年

5 ;投资人力资本提升营销能力[N];中国农机化报;2002年

6 ;走出TCL[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7 主持人 杨东龙;增进领导力的途径[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8 黑马;不可忽视的人才心理契约[N];中国化工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齐馨;对付问题员工的策略[N];财经时报;2003年

10 张坤金 延平;让职业忠诚与企业忠诚并存[N];中国企业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原;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相关因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2 余琛;员工心理契约与持股计划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程兆谦;横向购并的整合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魏峰;组织—管理者心理契约违背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姜恩来;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6 温恒福;教育创新组织的领导与管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道红;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郑向敏;中国古代旅馆流变[D];厦门大学;2000年

9 严薇;市场经济下城市规划管理运行机制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10 赵志军;德育管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剑;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经济阐释及应用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黄博文;我国国有企业柔性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3 彭瑞峰;心理契约与人力资源管理:网通案例分析[D];四川大学;2003年

4 杜文举;企业员工流失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5 肖凤德;心理契约与薪酬管理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付俊青;企业中个体与群体利益行为机制的博弈模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7 张莹;员工的心理契约和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8 张芸;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9 郭祥林;论高校师资队伍的契约化管理[D];河海大学;2003年

10 潘安成;企业文化系统的机理与塑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心理契约:当代管理理论新视野,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78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3178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c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