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文秘专业口语交际课教材编写思路及局部经验初探
本文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文秘专业口语交际课教材编写思路及局部经验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信息化时代,口语交际能力成为现代社会生活必备的生存技能之一,职业口语能力成为当代人从事各种职业、适应职业活动所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这对“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需求为培养目标”的职业教育学校口语教学提出了新的、特殊的要求,即职业学校口语交际教学必将走口语交际与职业结合的道路。 目前职业学校口语教学发展快速,尤其是口语交际教学从传统的语文教学体系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一门独立的课程;但同时也存在着口语教材泛专业化现象的问题,特别是中专口语教材。因此,,开发适应中专文秘专业要求的新的口语专业教材迫在眉睫。 本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剖析中专文秘专业口语交际课现行教材存在的矛盾。 第二部分:提出中专文秘专业口语交际课新教材编写构想,包括新教材的编辑思想、体系特征、主要内容及编排形式,并以具体单元内容为例展示新教材的编写特点。 第三部分:展示为编写新教材而做的局部实验探究及现有经验分析。
【关键词】:口语交际 中专文秘专业 新教材 编写思路 局部探索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C931.46-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8
- 第一章 中专文秘专业口语交际课现行教材矛盾之分析8-17
- 一、教材文本分析9-12
- 二、教学实践分析12-17
- 第二章 中专文秘专业口语交际课新教材编写构想17-28
- 一、新教材的编写思想、体系特征及实验追求18-22
- (一) 新教材的编辑思想18-20
- (二) 新教材的体系特征20
- (三) 新教材的实验追求20-22
- 二、新教材的主要内容及编排形式22-25
- (一) 主要内容22-23
- (二) 编排形式23-25
- 三、以具体单元内容为例展示新教材的编写特点25-28
- 第三章 新教材编写的必要准备:局部实验路径探究及现有经验分析28-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4
- 附录一: 《接待语言》模块44-51
- 附求二: 《介绍语言》模块51-57
- 致谢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梓凌;;天下奇景“一线天”[J];创新作文(小学版);2011年07期
2 阳灵;;中职语文口语教学现状及对策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5期
3 孙英朋;;英语俚语的主要特征及教学探析[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辉;;浅谈口语交际课的意义及实施策略[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李陆菲;;让沉闷的口语交际课堂喧闹起来——小学语文课堂口语交际沉闷现象归因及解决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3 杨春平;;掀开口语交际的面纱——浅谈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4 曹红梅;;浅谈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5 席怡;;在“全新”的课堂里,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6 李淑葆;;实践活动与口语交际[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7 欧阳国胜;;关于“三结合”对农村中学“口语交际”教学影响因素的调查报告[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8 孙彩霞;;如何联系生活实际培养中度智障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献慧;;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10 邵素红;;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训练之我见[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沙县凤岗中心小学 方秀珍;构建互动平台 促进口语交际[N];三明日报;2009年
2 江苏省涟水县黄营乡六堡小学 徐红专;浅议小学口语交际课的教学[N];学知报;2010年
3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小学 粱昌辉;口语交际课应着眼于学生口语技能[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连云港市赣榆县赣马第二中学 徐俭德;风俗采风与口语交际比翼齐飞[N];学知报;2011年
5 济源市克井一中 吕小梅;抓好口语交际的奠基“工程”[N];学知报;2011年
6 吴梦;如何上好一节成功的口语交际课[N];黔西南日报;2009年
7 泗阳县里仁中心小学 侯庆军;将口语交际融入语文教学[N];江苏教育报;2009年
8 建湖县实验小学 朱以秀;开拓口语交际训练新天地[N];江苏教育报;2010年
9 镰刀湾中心学校 高鑫;中学生口语交际课该怎么上[N];延安日报;2011年
10 城固县许家庙小学 杜栋;课后反思 一堂口语交际课[N];汉中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丽艳;口语交际中的话语标记[D];浙江大学;2005年
2 曹建召;学校语文知识生产方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3 贾雪睿;中国人的间接式与美国人的直接式交际与语篇组织风格[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李广;中日小学语文课程价值取向跨文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孙菊霞;创伤叙事与写作治疗[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高萍;朝鲜族小学汉语教科书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申宣成;表现性评价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林辉春;交往视域中的语文教师教学实践智慧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明霞;论听、说的内在联系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D];延边大学;2001年
2 李艳华;高中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浅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彭杜宏;初中生口语交际策略发展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长娟;培养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清华;中等职业学校文秘专业口语交际课教材编写思路及局部经验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雪岩;中学生口语交际障碍及其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陶群;从听说训练到口语交际[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纲;中学口语交际教学改革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谢华;中学生口语交际心理障碍的归因与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长春;初中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文秘专业口语交际课教材编写思路及局部经验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49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334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