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望之治牍理念探析——以《公牍通论》为分析对象
发布时间:2021-09-05 14:36
徐望之的《公牍通论》是我国档案学的经典著作之一,其中既包含着丰富的公牍知识,又蕴含着科学的治牍理念。文章主要通过治牍主体、公牍本身、作用对象三个方面来分析徐望之的主体性理念、实用性理念和民本理念。主体性理念主要体现在治牍主体的品、学、识、文四个方面,实用性理念主要体现在公牍的行、简、理三个方面,民本理念主要体现在为使公牍充分发挥作用、使人民受益,要求治牍主体做到克己、利民、笃行三个方面。三者互为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体系。
【文章来源】:档案管理. 2019,(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主体性理念
2 实用性理念
3 民本理念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代文书的学术价值与当代启示——评《公牍通论》[J]. 谷利平. 出版广角. 2018(16)
[2]徐望之“公文尚散文”辨——兼谈古代公文写作对骈散之争的消解作用及其启示[J]. 李晨. 秘书. 2018(04)
[3]学术与思想之辩[J]. 杨国荣. 探索与争鸣. 2017(12)
[4]许同莘《公牍学史》对传统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创新[J]. 何庄,孙敏. 山西档案. 2017(06)
[5]《公牍通论》之民国公文用语研究[J]. 梁露露. 办公室业务. 2016(08)
[6]徐望之《公牍通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当代价值[J]. 杨霞. 档案学通讯. 2015(02)
[7]《公牍通论》评述[J]. 陈伟. 北京档案. 2009(09)
[8]徐望之与《公牍通论》[J]. 孔冬青. 档案管理. 2007(06)
本文编号:3385529
【文章来源】:档案管理. 2019,(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主体性理念
2 实用性理念
3 民本理念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代文书的学术价值与当代启示——评《公牍通论》[J]. 谷利平. 出版广角. 2018(16)
[2]徐望之“公文尚散文”辨——兼谈古代公文写作对骈散之争的消解作用及其启示[J]. 李晨. 秘书. 2018(04)
[3]学术与思想之辩[J]. 杨国荣. 探索与争鸣. 2017(12)
[4]许同莘《公牍学史》对传统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创新[J]. 何庄,孙敏. 山西档案. 2017(06)
[5]《公牍通论》之民国公文用语研究[J]. 梁露露. 办公室业务. 2016(08)
[6]徐望之《公牍通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当代价值[J]. 杨霞. 档案学通讯. 2015(02)
[7]《公牍通论》评述[J]. 陈伟. 北京档案. 2009(09)
[8]徐望之与《公牍通论》[J]. 孔冬青. 档案管理. 2007(06)
本文编号:33855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3385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