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世界网络的非正式组织隐性知识共享效率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小世界网络的非正式组织隐性知识共享效率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组织中隐性知识的难以复制和模仿已经被大众所熟知,但隐性知识的价值不能因此而被忽视。具有较强情感兴趣特性的非正式组织,隐性知识的共享更需要深入研究。分析非正式组织中隐性知识共享的过程和特性,对提高组织整体知识水平和组织个人知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借助于小世界网络的理论与方法,提出知识共享的网络模型,研究网络结构对组织中知识共享的影响。从知识共享、知识学习、知识创新等因素考虑,提出团队在知识共享过程中的知识水平计算方法,并在WS小世界网络模型下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仿真研究四个指标对知识共享水平的影响趋势:平均最短路径L(p)、聚类系数C(p)、随机重连概率P、自由度K。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在适当的自由度和知识差异度条件下,高的聚类系数和短的关联路径可增加知识交流节点、提升共享效率。 团队知识网络结构的调整将会对网络效率和成本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知识的共享、流动和创造。在研究知识网络结构的基础上,依据小世界网络的相关度量参数,建立了团队知识网络的效率模型,并通过断键重连、优先加键以及增加节点来调整网络结构,研究在较低的成本下优化团队的知识网络效率,促进知识网络中的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的协同效应促使团队成员为获取更大的整体效益而采取积极的合作策略,在追求共同利益的同时更关注各自在团队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所获得的共享收益。通过DEA博弈模型,根据团队成员间知识共享的影响因子,,建立团队知识共享度评估指标,使用改进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方法得到贴近度最高的团队类型,通过计算Shapley值得出成员在团队内部知识共享的边际贡献值,最后通过实例计算证实该方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非正式组织 隐性知识共享 小世界网络 知识水平 共享效率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36;F224.3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3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8
- 1.2 研究目的8-9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图9-11
- 1.3.1 研究内容9
- 1.3.2 研究方法9-11
- 1.3.3 技术路线图11
- 1.4 论文创新11-12
- 1.5 论文结构安排12-13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13-19
- 2.1 隐性知识共享研究13-15
- 2.1.1 隐性知识内涵13-14
- 2.1.2 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14-15
- 2.2 小世界网络与非正式组织研究理论15-17
- 2.2.1 小世界网络理论15-16
- 2.2.2 非正式组织研究理论16-17
- 2.3 知识共享效率理论17-18
- 2.4 本章小结18-19
- 第三章 小世界网络模型的组织知识共享仿真研究19-27
- 3.1 知识主体19-20
- 3.2 小世界网络下的知识共享20-23
- 3.2.1 统计参数20-21
- 3.2.2 节点成员属性描述21-22
- 3.2.3 小世界网络下知识共享过程22-23
- 3.3 小世界网络特性下的知识共享仿真23-26
- 3.3.1 仿真运行23-24
- 3.3.2 运行结果及分析24-26
- 3.4 本章小结26-27
- 第四章 基于成本控制的知识网络效率优化研究27-34
- 4.1 知识共享中知识网络结构27-29
- 4.1.1 知识节点关联性28
- 4.1.2 节点中心性28-29
- 4.1.3 网络动态性29
- 4.2 知识网络效率模型29-30
- 4.3 知识网络效率优化30-33
- 4.3.1 断键重连30-31
- 4.3.2 网络加键31-32
- 4.3.3 增加节点数量32-33
- 4.4 本章小结33-34
- 第五章 基于 DEA 博弈的团队知识共享利益分配研究34-42
- 5.1 知识共享利益分配研究现状34-35
- 5.2 DEA 博弈模型建立35-37
- 5.2.1 模型定义35-36
- 5.2.2 知识共享评价指标建立36-37
- 5.3 实例研究37-41
- 5.3.1 团队贴近度计算38-40
- 5.3.2 边际贡献 shapley 值计算40-41
- 5.4 本章小结41-42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42-45
- 6.1 全文总结42-43
- 6.2 研究展望43-45
- 参考文献45-48
- 附录1 程序清单48-55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55-56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56-57
- 致谢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璐;金永生;;隐性知识共享的进化博弈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李志远;王定华;;员工隐性知识共享及其激励机制[J];商业研究;2011年09期
3 林敏;李南;陈婷婷;;基于复杂网络的知识转移模拟与分析[J];系统工程;2009年03期
4 闫芬,陈国权;实施大规模定制中组织知识共享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2年03期
5 马士华;王鹏;;基于Shapley值法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间收益分配机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年04期
6 曹庆奎;杜恒;赵斐;;基于Shapley值法和信息熵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利润分配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杨涛;孙军伟;;两种联盟知识共享机制博弈模型的比较研究[J];价值工程;2011年06期
8 王嵩;田军;王刊良;;创新团队内的隐性知识共享——社会网络分析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01期
9 胡延平;刘晓敏;;知识联盟中知识共享的博弈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07期
10 孟卫东;李栋;;基于shapley值的科技资源共享利益分配机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永斌;孙东川;;协同商务环境下知识共享的利益分配方法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宇星;基于小世界网络模型的动态联盟合作关系建模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小世界网络的非正式组织隐性知识共享效率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69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396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