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领导讲话稿的写作研究
本文关键词:网络时代领导讲话稿的写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作为机关单位重要的事务性文书,领导讲话稿的使用频率很高、范围很广,发挥的作用也很大。在各种场合、会议中,讲话已经成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内容,一项经常使用的工作手段和工作形式,一项能够实现组织目标和执政意图的重要工作途径,因此作为领导和秘书人员必须重视和把握讲话稿的写作。目前对于领导讲话稿的写作研究大多还停留在传统的写作行为学理论层面,而对于其写作思维的运行轨迹和写作策略的调配运用还没有较为深入地剖析,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与推广,讲话稿写作的表达手段与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将对网络时代领导讲话稿的写作进行深入地研究,分别从写作行为、写作思维、写作策略以及文本形态特征等方面进行探究,以前人的研究为指导与依托,做出理论上的创新和前景的展望,为领导讲话稿的写作理论建设做出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网络时代 领导讲话稿 写作 思维 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C931.4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第一章 绪论7-9
- 第二章 网络时代领导讲话稿写作行为论的继承与发展9-25
- 2.1 写作行为系统要素的继承9-11
- 2.2 写作基本要求的继承11-16
- 2.3 写作行为系统各要素的新发展16-20
- 2.4 写作技巧的新发展20-25
- 第三章 网络时代领导讲话稿写作思维的新发展25-31
- 3.1 写作思维的时空呈现扩大化的趋势25-26
- 3.2 写作思维的结构呈现多维化的形态26-28
- 3.3 写作思维的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质28-29
- 3.4 写作思维的过程呈现出社会化的性质29-31
- 第四章 网络时代领导讲话稿写作策略的探索与运用31-37
- 4.1 写作策略简述31
- 4.2 写作策略的探索与运用31-37
- 第五章 网络时代领导讲话稿的文本特征37-40
- 5.1 文本存在形态的多媒体化37-38
- 5.2 文本结构形式的开放化38-39
- 5.3 文本阅读方式的互动化39-40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40-41
- 注释41-42
- 参考文献42-44
- 致谢44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丽明;试论外语课堂评估手段的现状及可选策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朱蕴轶;阅读活动中的认知与情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蒋德红;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综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周建华;关于儿童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滕瀚,唐智松;网络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6 何更生;迁移机制及其对教学实践的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7 朱万喜;儿童语言中的亲属称谓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陈玉玺;知识创新及其认识活动的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9 吴玉梅;高校英语教师的作用及素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10 陈芙蓉;试探影响有效记忆的情感因素[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洁麟;;心理语言学与“传”务求通新解——对电视“说”新闻的心理语言学解读[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洪焕梅;;英语教学中如何转化后进生[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 李欣;;中学英语教学的三大认识误区及诊断[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曹承弼;;语境分类及其作用的初步探索(英文)[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5 杨士焯;;论译者的写作能力培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6 范敬民;;基于心理语言学的阅读模式分析[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蒲生财;;中学化学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体现教材价值功能[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8 郭婕;;影响英语学习的情感因素及其启示[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佟乐泉;;儿童的言语习得和语言学习[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10 陈菲;;幼儿认字教学测验评估报告[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喻平;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式及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俞理明;汉语缩略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4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5 刘新福;PSIC子空间协作模型与协作学习支持环境的实现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7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三福;教学的语用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路海东;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的认知与元认知策略及其训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安利红;俄语写作理论与教学[D];黑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升霞;母语对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的负面影响[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郭炎武;论网络传媒对文学创作者的三种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锋;发现式学习研究及CAI课件的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陈奇敏;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利用网络资源[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韩夫苓;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相关动作教材体系及其教法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6 朱彦;复合词的语义结构与词素义的提示机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郑桂玲;情感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8 王浩;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成就动机及其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9 林敏;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词汇记忆与观念、策略[D];暨南大学;2001年
10 马骏;第二语言习得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D];黑龙江大学;2001年
本文关键词:网络时代领导讲话稿的写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21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402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