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理论体系中的简单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6 03:09
本文关键词:科学理论体系中的简单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科学发展史上,自然科学的理论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一种反映,它不但要能正确地描述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而且要对事物和现象的本质作深入的反映。随着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增加,科学理论的知识水平也不断增长和提高。一些最普遍的科学理论和原理,在形式上都具有最简单性,正是因为有着最概括、最简洁的形式,科学理论才能够在很长的时间内影响着科学的创造和发展。 本文首先全面分析了“简单性”的基本含义,并且指出“简单性”是依赖于主体认识的评价性概念,它不同于真理性认识,因而它具有强烈的主体性。对“简单性”认识渊源的分析,使我们清楚的认识到“简单性”是伴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发展;其自身也不可避免的具有局限性,我们必须综合考察“简单性”的利与弊,明了“简单性”的含义。 在明晰“简单性”基本含义的基础上,结合科学发展史中天文学的典型案例,指出“简单性”在科学理论体系中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以自然界客观存在的和谐性为基础;以理论体系自身的形式简单性为前提;以科学理论体系创建过程中思维的经济性为保证。并系统的分析了科学理论体系中的简单性判据,并提出判定科学理论体系中的简单性不仅要依赖于主体性判据和客观性判据相统一的原则,还要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准确衡量科学理论体系中的简单性。最后,我们根据所提出的判据标准,对科学理论体系中的简单性的实际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合科学理论体系的创建过程,指出简单性在科学理论体系建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简单性 判据 和谐性 经济性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30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8
- 1 绪论8-19
- 1.1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8-10
- 1.1.1 问题的提出8-10
- 1.1.2 研究意义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8
- 1.2.1 国外学术界研究现状10-14
- 1.2.2 国内学术界研究现状14-16
- 1.2.3 对简单性的批判性研究16-18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手段和研究内容18-19
- 1.3.1 本文研究的目的18
- 1.3.2 本文研究的手段18
- 1.3.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8-19
- 2 对简单性的基本分析19-25
- 2.1 对简单性基本含义的分析19-20
- 2.2 对简单性认识渊源的分析20-23
- 2.2.1 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看20-22
- 2.2.2 从科学认识论的角度看22-23
- 2.3 对简单性的错误认识的分析23-25
- 2.3.1 把简单性等同于简单化23-24
- 2.3.2 把简单性等同于还原性24-25
- 3 科学理论体系中简单性的经典案例分析25-33
- 3.1 理论源泉——“数学和谐性”25-27
- 3.2 托勒密的理论27-28
- 3.3 哥白尼的理论28-29
- 3.4 开普勒的理论29-31
- 3.5 对案例中的简单性的分析31-33
- 4 科学理论体系中简单性的含义33-42
- 4.1 以自然界客观存在的和谐性为基础33-35
- 4.2 以理论体系自身的形式简单性为前提35-39
- 4.3 以科学理论创建过程中思维的经济性为保证39-42
- 5 科学理论体系中简单性的判据42-50
- 5.1 主体性与客观性相统一42-49
- 5.1.1 主体性判据42-44
- 5.1.2 客观性判据44-48
- 5.1.3 主体性与客观性相统一48-49
- 5.2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49-50
- 6 科学理论体系建构过程中简单性的重要作用50-55
- 6.1 简单性为科学假说提供可接受的标准50-51
- 6.2 简单性是科学理论评价的标准51-52
- 6.3 简单性是科学理论选择的标准52-53
- 6.4 简单性对科学家理论建构的激励作用53-55
- 7 结语55-57
- 致谢57-58
- 参考文献58-60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60-61
- 独创性声明61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61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一鸣;张增一;;论爱因斯坦逻辑简单性思想及其渊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年09期
本文关键词:科学理论体系中的简单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45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484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