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管理理论论文 >

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研究—效用与策略

发布时间:2017-06-27 00:12

  本文关键词: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研究—效用与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个人与组织匹配能够较好地反映和指导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同时给员丁个人的职业生涯管理以启示。不少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认识到个人与组织匹配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对个人与组织匹配的涵义、测量、效用、作用机制及其实践应用等进行了研究。随着组织文化研究的兴起,一些研究者开始从组织文化的视角探讨个人与组织匹配问题。 本研究旨在从价值观的视角探讨生产型企业的个人与组织匹配问题,即对生产型企业员工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进行系统的研究。借鉴国外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探讨国内生产型企业中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的结构、特点、效用和提升策略等。这对深入理解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的涵义,对组织在实践中提升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对管理心理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将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界定为:个人期望的组织价值观与个人知觉到的现实组织价值观之间的差距程度。采用间接的单一水平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并使用绝对差和法计算匹配的指标。共设计五项研究:首先,编制出结构清晰、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适合中国生产型企业的组织价值观问卷,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的测量工具。其次,考察国内生产型企业中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的特点,探讨员工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时间以及企业类型等变量对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的影响。第三,探讨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对个体层面的工作满意度、工作投入、组织支持感以及离职意向的影响。第四,考察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对组织层面的组织效能的影响。第五,调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当中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提升策略的使用情况,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进一步确认各种提升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通过对175名企业员工的预试问卷调查、对426名员工问卷数据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对457名被试数据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组织价值观包含人本取向、团队取向、形象取向、客户取向、产品取向、社会责任取向、创新取向、绩效取向和求真取向等9个因素。自编的组织价值观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细织价值观的测评工具。 (2)对798名生产型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发现,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在不同因素上匹配程度不同,形象取向的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最好,而人本取向的个人与绍织价值观匹配最低。 (3)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有较小的影响;不同类型的企业中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存在差异,外资企业与合资企业在总体上要优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 (4)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对工作满意度、工作投入、组织支持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对离职意向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5)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和组织效能具有一定的关系,形象取向的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对组织效能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6)企业促进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的策略存在差异。 (7)使用层次分析法能够确定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提升策略的有效性的权值,从而提供各种策略使用的优先顺序。 总之,本研究对国内生产型企业的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建构了组织价值观九因素结构模型,编制出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组织价值观问卷,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的测量工具。考察国内生产型企业中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的现状,并研究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对员工的工作效能和对组织效能的作用,拓展了个人与组织匹配的研究内容。对企业中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的提升策略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提升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建构了包含形象取向、求真取向等九个因素的组织价值观结构模型;二是从个体和组织两个层面拓展了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的研究领域;三是尝试采用层次分析法探讨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的提升策略的有效性;四是研究方法有所创新,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层次回归分析、组内一致性与组问差异性检验、层次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开展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研究。本研究存在的局限主要是研究取样范围不够广,缺少追踪研究和实验研究,未能使用一些客观的效果性变量。今后的研究还应该在组织价值观问卷的完善、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计算指标的选择、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开展研究等方面继续努力。
【关键词】:组织行为 组织价值观 个人与组织匹配 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C936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1 前言11-15
  • 2 文献回顾与研究构想15-44
  • 2.1 个人与组织匹配研究概况15-31
  • 2.2 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研究进展31-36
  • 2.3 以往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36-38
  • 2.4 本研究的总体构想38-44
  • 3 组织价值观问卷的编制44-66
  • 3.1 组织价值观预试问卷的编制与试用44-50
  • 3.2 组织价值观问卷的修订50-55
  • 3.3 组织价值观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55-61
  • 3.4 组织价值观问卷的信度与效度61-63
  • 3.5 讨论63-65
  • 3.6 小结65-66
  • 4 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的特点研究66-77
  • 4.1 研究目的66
  • 4.2 研究方法66-67
  • 4.3 结果与分析67-73
  • 4.4 讨论73-75
  • 4.5 小结75-77
  • 5 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和员工工作效能的关系研究77-85
  • 5.1 研究目的77
  • 5.2 研究方法77-78
  • 5.3 结果与分析78-83
  • 5.4 讨论83-84
  • 5.5 小结84-85
  • 6 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和组织效能的关系研究85-90
  • 6.1 研究目的85
  • 6.2 研究方法85-86
  • 6.3 结果与分析86-88
  • 6.4 讨论88-89
  • 6.5 小结89-90
  • 7 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的策略研究90-99
  • 7.1 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提升策略的现状调查90-91
  • 7.2 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提升策略的有效性研究91-96
  • 7.3 讨论96-98
  • 7.4 小结98-99
  • 8 综合讨论99-106
  • 8.1 实证研究的讨论99-101
  • 8.2 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01-103
  • 8.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103-104
  • 8.4 本研究的局限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104-106
  • 9 结论106-107
  • 参考文献107-124
  • 术语表124-125
  • 附录125-130
  • 附录1 组织价值观问卷(例题)125-126
  • 附录2 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问卷(例题)126-127
  • 附录3 员工工作效能的相关问卷与组织效能问卷(例题)127-128
  • 附录4 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策略使用情况调查表128-129
  • 附录5 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策略有效性问卷129-130
  • 致谢130-131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源鸿;卢谢峰;李珂;;个人-组织匹配的概念、测量策略及应用:基于互动性与灵活性的反思[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郭燕贞;影响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的企业价值观要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张庆庆;基于价值观念的商业健身俱乐部组织文化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1年

3 魏珂敬;大学生团队价值观调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张春姣;员工—组织价值观匹配对员工的影响及其中介作用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曹广红;饭店个人与组织匹配及对员工离职意向的影响研究[D];湖北大学;2012年

6 金菁;房地产企业员工个人—组织价值观匹配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7 秦艳玮;基于企业文化的管理人员人格特质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3年

8 段艳楠;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对职业成功作用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研究—效用与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80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4880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3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