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管理理论论文 >

美国MBA教育模式演进及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06-27 17:20

  本文关键词:美国MBA教育模式演进及对我国的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是包括了实施、反馈、评估及环境子系统的复杂系统。对比美国MBA教育完善的框架体系和反馈机制,我国MBA教育模式仍在文化氛围、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问题,应当加强这方面的关注和改革。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MBA 教育模式 美国教育
【基金】: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课题“中国MPA教育改革”
【分类号】:C93-4;G643
【正文快照】: MBA教育模式的改革需要与整个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发展形势及企业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因此,深入探讨MBA教育模式的外部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借鉴美国MBA教育模式的发展经验,能对我国MBA教育发展有一定的有益启示。一、MBA教育的性质及其体系构成(一)MB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振烨;;MBA改革潮起[J];经理人;2010年09期

2 赵姝明;;中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探微[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庄晖;高松;汪金爱;;传统MBA教育模式的反思与创新[J];上海管理科学;2013年05期

4 陈晓红;MBA教育的起源、本质和发展趋势[J];现代大学教育;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国梅;;上海交通大学MBA教育发展战略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宋马林;金露;余华银;;案例教学法述评:基于文献统计的视角[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蔺亚琼;;管理学门类的诞生:知识划界与学科体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年02期

4 白君贵;白璐;;会计硕士(MPAcc)教学管理模式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11期

5 梁巧转,吴涛;技术MBA培养方式探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03期

6 温洋;刘荣乐;王凤忠;;加强专业学位论文质量的过程管理——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推广硕士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1年07期

7 朱煜明,郭鹏,田庆峰;专业化、特色化MBA教育:中国MBA教育的新趋势[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王宝荣;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与反思[J];改革与战略;2004年11期

9 蒋石梅;曾珍香;李艳;韩瑞平;;国内外管理学科评价综述——兼谈我国管理学科评价发展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6年02期

10 陈黎琴;赵恒海;刘丽;丁聪;;基于认知视角的工商管理案例教学难度适用性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建娟;区域科技能力及其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选择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李维胜;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张竞;基于公司战略的公司大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李子彪;创新极及多创新极共生演化模型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5 刘军;高新技术产业化生态机理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6 廖少纲;自主创新软环境系统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7 张永宁;基于知识转移的企业创新网络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8 刘希珍;面向高校MBA教育服务质量的若干理论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9 马金晶;成果导向教育博士课程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刘春雷;高等教育视野中的企业大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罗婕;基于中外对比的中国工商管理硕士(MBA)培养模式改进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崔静;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流入障碍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3 陈秋华;福建省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模式的比较和选择[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4 于洁;我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5 曾文军;G校MBA教育项目企业化管理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6 钟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美国专业硕士学位教育质量控制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梁园;我国体育管理硕士学位教育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8 周鸿飞;MBA学生离职倾向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刘芳;美国MBA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10 王玉东;高师公共教育学教材实用化改革的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启迪;;抓住机遇 深化改革 提高质量 积极促进专业学位教育较快发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05期

2 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回顾与思考(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07期

3 周叶中;;目标转换与模式重构: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知林;对家庭教育模式的新探索[J];教学与管理;2001年08期

2 陈作民,孙大勇;初中数学“读写与创新”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01年15期

3 燕国材;;愉快教育模式初谈[J];中学教育;2002年04期

4 陈建立;浙江“3+2”教育模式的现状困难与前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12期

5 叶迅影 ,周蔚涛;适者生存美者优存──园东小学“以美促主”教育模式侧记[J];特区经济;2002年02期

6 ;构建审美教育模式 创办艺术特色名校——弘雅小学艺术教育纪略[J];特区经济;2002年10期

7 孙桂良;实现高职高专教育模式转变的几点思考[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8 赵凯;;构建小学计算机立体教育模式的设想[J];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09期

9 魏明,胡启涛;构建创造性的大学教育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游海疆,陈超凡;对当前高等学校教育模式的探讨[J];高教论坛;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明;韩江水;;素质教育是一种观念而不是一种模式[A];中国煤炭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文集[C];2001年

2 陈传伟;成虹;;以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3 高发;;中小学科技教育模式浅析[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6以科学发展的新视野,,努力创新科技教育内容论坛论文集[C];2014年

4 贾p

本文编号:4906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4906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c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