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信息化过程中个体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4 02:05
本文关键词:组织信息化过程中个体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但是组织信息化的不成功乃至完全失败的比例依然很高,很多组织因此利润下滑,甚至破产。因此,影响信息化成功失败的因素研究是学界和企业界的热点问题。 目前国际上学术界和企业界从个体和组织两个角度,以个体满意度作为评价标准,对组织信息化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做了大量研究。通过对组织信息化的整个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了四个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即技术接受使用统一理论(UTAUT)、预期证实理论(ECT)、权变理论(CT)、和创新扩散理论(DOI),并通过这些模型有效地辨识出了影响组织信息化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个体满意度的作用。但是已有的研究模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研究成果对组织信息化的可操作性指导不足,不能指导信息化实践;二是已有模型主要集中在采纳阶段,对信息系统的准备阶段和持续使用阶段解释不足,而目前大部分的组织又恰恰处在持续使用阶段,亟需针对持续阶段的深入研究。三是现有研究割裂了信息化的整个过程,集中在信息化的某个环节,缺少从组织的信息化整体过程进行个体满意度的研究。针对这些不足,本研究通过对已有模型进行分析、改进、再设计,具体研究如下: (1)从个体的角度来看,个体对组织信息化的作用包括个体的接受和认知情况。技术接受使用统一理论是研究个体接受情况的主要模型之一,该模型通过对已有的研究模型进行总结和完善,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影响个体接受过程中满意度的因素。然而该模型对技术可用性等结构变量缺少规范化的可重用性定义,仅仅通过问卷来测度这些变量,使得研究成果的可重用性受到影响。此外,该模型的理论基础中包含了创新扩散理论,但是创新扩散理论并不研究个体对信息系统的接受过程,而是用于研究组织对信息系统的接受过程,这使得技术接受使用统一理论的理论价值受到质疑。本文通过对技术接受使用统一理论中的结构变量进行规范化定义,剔除不适用的理论基础,重新构建研究个体接受信息系统的过程中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对验证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指出个体对自身技能要求的预期、个体对信息系统可用性的预期、个体对信息系统控制的预期、以及个体所受社会关系影响个体接受技术过程中的满意度。 (2)个体在对信息技术熟悉的过程中,对技术认知的增加会使得个体认知技术前后形成的对技术的预期出现落差。预期证实理论是目前国内外研究个体认知技术过程中影响个体满意度的主要工具,但预期证实理论模型的缺点也随着其广泛使用变得日益明显。一方面在于个体在持续使用阶段对技术的熟悉程度加深,对技术的预期也在不断调整,而预期证实理论模型将个体对技术的预期视为静态对象,不符合实际情况,不能制定出有效的信息化推进措施。另一方面,个体对技术的预期包括对技术的预期(技术在工作上的帮助)和对技术的期望(技术在个人发展上的帮助),而预期证实理论模型将这二者视为一体,使得该模型出现一些逻辑矛盾的地方。本文通过引入时间参数,反应个体认知度的不断调整。并在双因素保健需求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个体对技术的期望,将原模型中的预期拆分为预期和期望两部分,完善了预期证实理论,避免了原模型的逻辑矛盾,使得影响因素更加具体,从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信息化推进措施。 (3)从组织的角度来看,在准备阶段,组织对信息系统的认知情况影响着个体满意度。权变理论从各个角度分析了影响组织认知信息系统的因素,但众多的影响因素反而使得组织的信息化实践变得无所适从。此外,对众多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也缺少统一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对已有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利用网络分析法(ANP)的思想对影响因素进行重新研究,为组织在准备阶段,进行信息化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 (4)在持续使用阶段,组织接受信息系统的过程中,研究影响个体满意度的主要理论是创新扩散理论。众多的研究在该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应用背景,做出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与组织认知过程类似,众多的影响因素使得组织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制定出顾此失彼的措施,为了解决某一个影响因素的问题,又使得另一个影响因素出现问题,比如为了缩短工期而经常加班,使得员工产生抱怨。本文以复杂系统的观点,通过多回路分析以及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转而分析组织接受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影响个体满意度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指出组织在接受技术过程中的满意度受到推动方特点、员工特点和信息特点的影响,而组织特点并不能直接影响到满意度。 本文的研究成果从组织和个体的角度,分析了组织信息化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影响因素对个体满意度的影响,完善了已有的理论研究模型,对组织进行信息化的过程提供了可参考的建议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组织信息化 个体满意度 结构方程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224;C93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30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11-14
- 1.1.1 问题的研究背景11-12
- 1.1.2 问题的提出12-14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25
- 1.2.1 相关概念的研究14-16
- 1.2.2 个体满意度的微观影响因素研究现状分析16-19
- 1.2.3 个体满意度的宏观影响因素研究现状分析19-23
- 1.2.4 个体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的综合评述23-25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25-26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26-30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26-28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28-30
- 第2章 组织信息化过程中影响个体满意度的微观因素分析30-50
- 2.1 微观因素对个体满意度的影响过程分析30-31
- 2.2 个体接受过程中影响满意度的理论分析31-40
- 2.2.1 技术接受使用统一理论31-34
- 2.2.2 技术接受使用统一理论的不足34-36
- 2.2.3 个体接受过程中影响满意度的概念模型36-40
- 2.3 个体认知过程中影响满意度的理论分析40-49
- 2.3.1 预期证实理论40-43
- 2.3.2 预期证实理论的不足43-45
- 2.3.3 个体认知过程中影响满意度的概念模型45-49
- 2.4 本章小结49-50
- 第3章 组织信息化过程中影响个体满意度的宏观因素分析50-80
- 3.1 宏观因素对个体满意度的影响过程分析50-51
- 3.2 组织认知过程中影响满意度的理论分析51-60
- 3.2.1 权变理论51-56
- 3.2.2 权变理论的不足56-57
- 3.2.3 组织认知过程中影响满意度的概念模型57-60
- 3.3 组织接受过程中影响满意度的理论分析60-79
- 3.3.1 创新扩散模型61-67
- 3.3.2 创新扩散模型的不足与改进研究67-78
- 3.3.3 组织接受过程中影响满意度的概念模型78-79
- 3.4 本章小结79-80
- 第4章 组织信息化过程中个体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设计80-98
- 4.1 研究过程与研究模型的相关假设80-89
- 4.1.1 研究过程80-81
- 4.1.2 研究模型的相关假设81-89
- 4.2 数据收集与测量方法89-92
- 4.2.1 样本概况89-90
- 4.2.2 测量方法90-92
- 4.3 问卷分析与检验92-97
- 4.3.1 问卷的信度检验92-93
- 4.3.2 问卷的效度检验93-97
- 4.4 本章小结97-98
- 第5章 概念模型的检验与分析98-123
- 5.1 数据质量检验98-100
- 5.2 模型分析与假设检验100-116
- 5.2.1 CUSU 模型分析与假设检验101-104
- 5.2.2 EDUS 模型分析与假设检验104-110
- 5.2.3 DOI-IT 模型分析与假设检验110-116
- 5.3 模型假设分析116-118
- 5.3.1 个体接受技术阶段的假设分析116
- 5.3.2 个体认知技术阶段的假设分析116-117
- 5.3.3 组织接受技术阶段的假设分析117-118
- 5.4 组织信息化推进的可操作建议118-121
- 5.5 本章小结121-123
- 结论123-125
- 参考文献125-140
- 附录Ⅰ调研调查问卷(员工部分)140-143
- 附录Ⅱ调研调查问卷(经理部分)143-145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45-147
- 致谢147-148
- 个人简历148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小文;中小企业移动信息化需求识别与引导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包军成;企业信息系统实施中用户态度对实施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159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515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