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管理理论论文 >

弱管理控制与中国企业的跨国知识转移

发布时间:2017-08-22 07:14

  本文关键词:弱管理控制与中国企业的跨国知识转移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企业 知识转移 跨国并购 管理控制


【摘要】:基于组织学习理论探讨跨国并购中的管理控制策略与中国企业知识转移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三家中国企业的案例比较研究发现,对目标公司的弱控制会促进中国企业知识转移的进程,提出了管理控制与跨国知识转移的理论模型,并认为管理控制策略主要是通过作用于员工的合作意愿和文化差异对知识转移的有效性产生影响的。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与商业学院;
【关键词】中国企业 知识转移 跨国并购 管理控制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主要目标与政策选择研究”(ZD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转轨经济下中外合资企业控制权动态演进与绩效的关系研究”(70902034)
【分类号】:C936;F279.2
【正文快照】: 0引言合并和收购之后的知识转移过程是国际商务中的一大重要研究领域[1]。对企业而言,这些知识可按表述和转移的有效程度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显性知识的有效转移将使得并购者吸收先进的技术与专利。而隐性知识的成功转移将大大提高企业内部的能力以及核心竞争力[2],二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毛基业;李晓燕;;理论在案例研究中的作用——中国企业管理案例论坛(2009)综述与范文分析[J];管理世界;2010年02期

2 陈国权,马萌;组织学习的过程模型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0年03期

3 李善民,曾昭灶,王彩萍 ,朱滔 ,陈玉罡;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世界经济;2004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婷婷;陈忠旗;;浙江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J];北方经济;2011年14期

2 高燕燕;黄国良;;并购绩效问题研究述评[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梁启华;郝占刚;;企业默会知识管理研究综述——一个基于心理契约的视角[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凌立志;;制造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绩效相关性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09年04期

5 黄旭;史锐;;制造业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分析与政策建议[J];财经科学;2007年11期

6 王悦;;控制权市场、企业并购与投资者保护——对后股权分置时代并购活动监管的思考[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年10期

7 黄海燕;李月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来自矿产资源类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09年15期

8 赵曼;;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绩效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2009年30期

9 成新喜;;上市公司购并的实证分析——基于潍柴动力的案例[J];财会通讯;2009年33期

10 朱熙;陈祺;;企业并购行为背后的财富效应分析[J];财会月刊;2010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于海云;杨庆林;罗正英;蒋薇薇;;我国A股上市公司分拆上市动因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盛虎;关键;汪颖;;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规模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林勋亮;;基于知识管理的组织学习与企业创新关系实证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唐茂林;郝云宏;;案例研究对制度基础观战略理论建构的贡献——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战略转型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5 祁敬宇;;基于知识管理的科技型(金融)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战略思考[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下)[C];2005年

6 王欢;汤谷良;;“借道”MBO:路径创新还是制度缺失?——基于双汇MBO的探索性案例研究[A];第三届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峗;高技术虚拟企业(HTVE)知识管理模式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2 邓雪;企业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吴礼龙;基于信息生态的竞争情报系统构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程跃;企业能力与新兴技术共生演化机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徐启帆;全流通导向下A股公司并购信息披露的股价异常效应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6 齐晓云;信息技术融合及其对组织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袁学英;中国企业跨区域并购、资源流动与长期绩效[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陈艾华;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卢山;东亚地区公司治理模式的发展与变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葛遵峰;战略领导行为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斌;美国AB公司对哈啤集团的并购[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李国华;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行为及绩效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周仕芳;上柴股份被收购后的整合绩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郑静静;供应链权力对供应链关系质量及绩效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崔凯峰;领导风格对创业绩效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6 宋志涓;云南农业企业战略选择的理论和案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贺明哲;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万改改;组织学习、战略执行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9 黎默耘;基于知识管理动态过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客户危机管理[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10 杨学楠;中国上市公司纵向并购与资产剥离经济绩效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毛基业;张霞;;案例研究方法的规范性及现状评估——中国企业管理案例论坛(2007)综述[J];管理世界;2008年04期

2 潘绵臻;毛基业;;再探案例研究的规范性问题——中国企业管理案例论坛(2008)综述与范文分析[J];管理世界;2009年02期

3 陈信元,张田余;资产重组的市场反应——1997 年沪市资产重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9年09期

4 冯根福,吴林江;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5 朱宝宪,王怡凯;1998年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实践的效应分析[J];经济研究;2002年11期

6 李善民,陈玉罡;上市公司兼并与收购的财富效应[J];经济研究;2002年11期

7 张新;并购重组是否创造价值?——中国证券市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东方子;;跨国并购的中国势力[J];招商周刊;2005年52期

2 甄华;;从联想并购IBM说起[J];财富智慧;2005年02期

3 陈建芬;;中国企业狂掀跨国并购潮 现象·目的篇 并购的狂潮与梦想[J];中国商界;2005年09期

4 王雪梅;;跨国并购的“魅力攻势”[J];IT经理世界;2011年12期

5 李文娟;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05年09期

6 侯振宇;赵绍然;;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融资现状及分析[J];台声.新视角;2005年07期

7 邓羊格;王缨;;跨国并购的冲动与焦虑[J];中外管理;2005年01期

8 魏彩慧;;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战略成功实施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11期

9 史朝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法律风险与对策[J];生产力研究;2007年17期

10 宾建成;;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与发展方略[J];调研世界;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聪聪;;后危机时代中国企业反周期跨国并购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2 艾丰;;入世对策15条[A];首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2年

3 王月辉;王秀村;孙淑英;;中国加入WTO以后的企业市场营销绩效评价模型研究[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刘玉萍;王代敬;;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探析[A];全国高师《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好好;刘雯颖;;制度创新是中国企业实现自主创新的根本[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建;王莹;;创新设计——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不竭动力[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马先仙;;国际分工与我国企业对美国直接投资[A];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王瑞华;;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企业社会工作探析[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TOP 100评价说明[A];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报告(2009)[C];2009年

10 雷造民;;加入WTO后我国企业战略的选择与调整[A];中国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学;“吞”下去,还得“消化”得了[N];中国财经报;2009年

2 王栗涛;跨国并购:中国企业不能再等了[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3 王栗涛;中国企业步入跨国并购时代[N];中国贸易报;2007年

4 贾林男;中国企业掀起海外并购浪潮[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5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荣兆梓;应对跨国并购的独特教科书[N];安徽日报;2007年

6 马宇;跨国并购不应成为商业游戏[N];经理日报;2006年

7 邵生余;并购美国企业须补公关课[N];新华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宋延涛;跨国并购潮涌东方中国企业海外练滩[N];经理日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王前海 专家 刘春宏 陈华;如何提高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功率[N];中国信息报;2006年

10 宋雪莲;痛陈海外并购教训[N];联合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沛然;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彭玲;众包平台用户接受与知识转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张磊;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4 李国锋;港口业的跨国并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黄中文;跨国并购的宏微观经济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6 张寒;跨国并购的理论、运作及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7 吴勇;信任视角下研发外包知识转移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8 易加斌;跨国公司母子公司知识冲突、沟通与知识转移绩效关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9 叶建木;跨国并购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10 陈清;中国外资并购政府规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宏海;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战略选择[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2 李金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动因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3 刘耕耘;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战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4 王微微;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对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5 巩媛媛;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文化整合及人力资源整合[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7年

6 刘影华;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D];外交学院;2005年

7 祖江红;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后的整合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阮祥伦;2001-2007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杨圆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跨文化沟通问题的分析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余长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及其效应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177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7177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2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