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管理理论论文 >

宋代职官制度变化对中央公文处理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22 08:10

  本文关键词:宋代职官制度变化对中央公文处理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宋代 职官制度 中央公文处理


【摘要】:宋代的职官制度比较混乱,政府的行政效率也相对较低,本文笔者从宋代职官制度的变化着手,通过对中央和地方权力结构的变化,探讨宋代中央文书档案管理的变化。
【作者单位】: 武警工程大学;
【关键词】宋代 职官制度 中央公文处理
【分类号】:C931.46;K244
【正文快照】: 宋代是中国的一个特殊的时代,它实行了高度的中央集权统治,但是依旧孱弱不堪,虽然经历两次变法改革,但是仍然没有逃脱衰亡的命运。宋代的政治统治有着自身的特点,最为显著的就是文官政治,它在某种意义上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复苏,但同时是宋代统治孱弱不堪的根本原因,究其根本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爱华;高校馆藏档案质量的鉴定[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吴炳;李章程;;历代文档人员变迁的思考[J];办公自动化;2010年24期

3 薛蕾;;浅谈古代档案对古代历史文化发展的影响[J];办公室业务;2012年01期

4 李财富;关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的反思[J];北京档案;2001年05期

5 齐子;原中国文物在大英博物馆失窃[J];北京档案;2004年11期

6 麻新纯;;中国古代档案保护思想探析[J];北京档案;2005年11期

7 张培;从社会形态的变迁看档案意识的演变[J];图书与情报;2004年03期

8 陈祖芬;;关于档案学发展史分期结构的反思[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黄燕;浅议利用新闻媒体开发档案信息资源[J];巢湖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谢君;;中外档案开放历史评述[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晓春;;加强档案管理 提升服务水平——正宁县民生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对策[A];档案安全与档案服务——2011年甘肃省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贺凯;;论新中国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与改革[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徐拥军;张斌;;中国大陆档案高等教育发展研究[A];2011年海峡两岸档案暨缩微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赵彦昌;;中国古代档案工作者地位变迁考[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5 蔡渊冰;;浅议印刷术对中国档案事业史的影响[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蔡渊冰;;浅议印刷术对中国档案事业史的影响[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年

7 谢燕舞;马驰;乔楠;;档案保护与中华文化的传承[A];档案与文化建设: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8 王萍;;毛泽东关于档案工作的论述及实践探析[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1年(上)[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旭光;孟府档案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丁春梅;清代中琉关系档案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丁华东;范式转型与社会变迁[D];上海大学;2008年

5 王芹;民国时期档案法规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6 贾文龙;宋朝州级属官司法职能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辉娟;关于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乔娜;新中国外交档案的解密与开放及其影响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郑新兴;档案馆档案信息公共服务体系构建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顿琴;地税档案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胡粤;1980年以来我国古代档案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秋帆;对中国档案整理工作演变的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刘阳;唐代甲历及其管理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周燕;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档案学术研究述评(1979-2010年)[D];云南大学;2011年

9 吴敏;我国档案保护发展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10 鲍芳芳;档案在社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小华;唐代洛阳的地域文化与职官制度[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03期

2 郑永乐;;周朝的乐舞教育与职官制度[J];艺术教育;2003年Z1期

3 孔泾源;;关于宋代的田赋税率和农民负担问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4 王育民;;《宋代户口》稽疑[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5 刘树友;;从《夷坚志》看宋代城市下层居民[J];固原师专学报;1991年01期

6 刘涛;宋代官窑的经济话题[J];史学月刊;1999年01期

7 陆敏珍;关于宋代伪造纸币的问题[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8 陈日升;宋代禁书的类型及影响[J];福州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9 肖建新;宋代临朝听政新论[J];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04期

10 郭文佳;宋代社会保障机构简论[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樝;;建国六十年来六朝职官制度研究综述[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周兴涛;;宋代的武学博士[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李文才;;试论魏晋南朝太子舍人、中舍人职掌的发展与变化[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杨文新;;宋代状元宰相梁克家述评[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驰;;拾遗补缺,言人所未言[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6 任士英;;唐代流外官制研究(上)[A];唐史论丛(第五辑)[C];1990年

7 姜鹏;;宋初文治导向与经筵缘起[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8 罗凯;;御正与纳言——兼论中书门下体制之源[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陆庆夫;陆离;;论吐蕃制度与突厥的关系[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10 程龙刚;;宋代四川卓筒井研究[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员 张英聘;一部系统反映明代职官演变的大型权威工具书[N];团结报;2010年

2 汪黎明;从宋代酿酒业看瓷器生产[N];中国文物报;2002年

3 朱玉宝;宋代的官、职分离制度[N];中国人事报;2001年

4 何宪景;宋代惩贪“教而后行”[N];检察日报;2001年

5 庄华峰 宋 标;宋代的社会救济事业 [N];光明日报;2002年

6 龚延明;《宋史职官志补正》与两位名家[N];光明日报;2007年

7 庄华峰;宋代长江流域的雕版印刷业[N];光明日报;2000年

8 张希清;“恩由主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N];文汇报;2002年

9 刘后滨;《天圣令》与唐宋史研究问题空间的拓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10 闻始;《大观茶论》和宋元茶书[N];中华合作时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钟杰;宋代县尉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2 刘缙;宋代正规军军事训练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廖寅;宋代两湖地区民间强势力量与地域秩序[D];武汉大学;2005年

4 王福鑫;宋代旅游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5 高楠;宋代民间财产纠纷与诉讼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6 陈志英;宋代物权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7 谭景玉;宋代乡村行政组织及其运转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王晓龙;宋代提点刑狱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9 卫亚浩;宋代乐府制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魏华仙;宋代消费经济若干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鹿军;宋代县级公吏职务犯罪考察[D];河北大学;2005年

2 刘慧;宋代两浙地区景观资源与旅游活动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3 苗玉勤;试论宋代妇女的地位及其社会作用[D];郑州大学;2005年

4 付海妮;宋代后妃临朝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马永娟;宋代举告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6 黄敏捷;宋代江南市镇初探[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弋杨;宋代江西书院及其发展的社会环境[D];四川大学;2005年

8 胡坤;宋代辟举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9 华春勇;宋代太医局医学教育诸问题初探[D];西北大学;2006年

10 代芯;宋代私人藏书楼初探[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180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7180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3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