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管理理论论文 >

公共组织成员行为约束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5 12:27

  本文关键词:公共组织成员行为约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公共组织成员 行为 约束 土地管理 利益相关者 社会问责


【摘要】: 在公共事务的管理过程中,公共组织中的个体大多表现为复杂的社会人。由于不是完全利他者,具有追逐自身利益的欲望,就存在对其行为进行约束的空间。而且,身处公共组织、易于支配社会资源的优势地位容易使公共组织成员放大自利欲望的伤害能力。公民对于公共组织中的成员不能够完全信任,是所有约束的缘起。 对公共组织成员的行为进行约束涉及的范围并非局限于公共组织内部。公共组织成员的公共行为与个人行为均可能对外部环境及其中的公民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利益受到影响(无论正向或负向)的公民或公民群体构成公共组织成员行为的外部行为体,亦即利益相关者。基于提供公共组织所需资源的纳税者身份,利益相关者有理由要求对公共组织成员行为的约束活动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公共组织成员在追求绩效的活动中难以表现出激情。“雇员制”的引入曾被寄以厚望,然而原始设计的更改导致了“鲇鱼效应”的失灵。恢复原始设计对于约束公共组织成员的绩效追求行为应该是有益的。 在公共事务管理活动中,约束公共组织成员行为的根本保障在于追寻正义的法律制度。现行土地管理法律制度的正义基础不够坚实,时常使包括公共组织成员群体在内的各种相对强势群体的受益以牺牲农民等弱势群体的利益为代价。既然公共组织中的成员不是完全利他者,具有追逐自身或自身所处的利益群体的私利的欲望,那么,将农民等相对处于弱势的群体的话语权完全交付公共组织成员就是有风险的。提高法律尊严的根本途径在于打开弱势群体进入立法机关的通道。 在相关公共组织成员进行的农地征用活动中,不公平的农地征用补偿标准确定方式损害了部分农民的利益。在城镇地区进行的土地管理活动中,城镇居民与房地产企业及其经营者群体构成公共组织成员行为的主要利益相关者,而因公共组织成员行为的影响而有可能利益受损的经常是普通的城镇居民。由于受到公共组织成员的行为影响而利益受损的公民或公民群体大多处于社会资源分配中的相对弱势地位,故而将这类群体纳入到对公共组织成员行为的约束中去应该具有更高的意义。 在考虑约束公共组织成员行为的路径时,本研究使用了较大篇幅来讨论问责尤其是社会问责在约束中的作用。公共组织内部问责的施行效果未能尽如人意,将利益相关者设计为问责主体的社会问责有望提供有益补充。
【关键词】:公共组织成员 行为 约束 土地管理 利益相关者 社会问责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C936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第一章 绪论10-26
  •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10-11
  • 一、研究背景10-11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动态11-16
  • 一、国外研究进展11-13
  • 二、国内相关研究13-16
  • 第三节 应用的理论方法分析16-21
  • 一、行为科学理论16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16-17
  • 三、公共选择理论17-18
  • 四、街头官僚理论18-19
  • 五、行政伦理学理论19-20
  • 六、问责理论20-21
  • 第四节 研究设计21-26
  • 一、研究的立足点21
  •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和分析21-23
  • 三、研究方法23-24
  •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24-26
  • 第二章 约束的缘起、对象与潜在的施加者26-30
  • 第一节 约束公共组织成员行为的缘起26-27
  • 第二节 约束的对象27-29
  • 一、官僚化的公务员27-28
  • 二、非正式成员——雇员28
  • 三、实证分析的主要对象-—-D县土地部门的成员28-29
  • 第三节 潜在的约束施加者——土地管理活动的利益相关者29-30
  • 一、农地征用活动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农民与农民集体29
  • 二、地价、地用管理活动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居民与企业29-30
  • 第三章 公共组织成员及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以土地管理活动为例30-50
  • 第一节 公共组织成员的低效行为分析30-34
  • 一、保守的公共组织成员30-33
  • 二、失灵的"鲇鱼效应"——可能低效的雇员33-34
  • 第二节 公共组织成员的若干悖德行为分析——以土地管理活动为例34-43
  • 一、效率抑或公平—-社会福利函数的选择34-36
  • 二、"街头官僚"的自由裁量权36-38
  • 三、正义基础不够坚实的农地征用制度38-40
  • 四、失范的伦理40-43
  • 第三节 土地管理活动的主要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43-50
  • 一、"理性"的农民43-45
  • 二、城镇居民的利益与行为分析45-47
  • 三、企业及其经营者群体对于公共组织成员行为的可能影响47-50
  • 第四章 约束公共组织成员行为的路径——以土地管理活动为例50-58
  • 第一节 绩效约束——还原"鲇鱼效应"50-51
  • 第二节 约束的根本保障——因独立而正义的立法51-52
  • 一、法律制度正义基础不够坚实的可能原因51
  • 二、夯实法律制度正义基础的有效途径51-52
  • 第三节 问责——约束的主要手段52-58
  • 一、内部问责52-53
  • 二、社会问责——利益相关者的功能53-58
  • 第五章 结论58-60
  • 附录60-66
  • 致谢66-68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立群;论经理的角色人格与约束机制构建[J];湖北社会科学;1996年10期

2 吴光芸;城市公用事业的民营化与政府治理结构转型[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余玉花;;公共政策的价值之维及其构成原则[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武少俊;房地产——一个亟待规范的产业[J];金融研究;2004年03期

5 喻希来;行政问责制与民主问责制[J];领导文萃;2004年07期

6 王丽萍;朱云;;政府问责制:提高执政能力的制度化建设[J];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7 詹世友,张逸云;公共治道的转变与公共伦理学的建立[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陆叶;于水;;不同乡村治理模式下的村民及其治理——从“人”的视角出发[J];农村经济;2008年05期

9 吴军辉;;接近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改善土地行政法治的必由之路[J];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02期

10 陆叶;郭春华;;房价过快增长过程中的伦理失范分析——政府·企业·社会[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8年04期



本文编号:7368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7368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0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