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控制对供需网节点的影响研究——复杂性的观点
本文关键词:分散控制对供需网节点的影响研究——复杂性的观点
更多相关文章: 供应链 分散控制 收入共享 报童模型 决策周期
【摘要】:供应链作为供需网的一个节点,传统在对供需系统研究上,往往假设存在一个全局控制中心,通过对系统的整体控制,达到系统的稳定均衡;但当所处理事物是复杂的,决策分散在系统各结点中,势必会影响到传统对系统的描述。在传统供应链研究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逆向回流收益分享,并构建加入未销售产品处理收益的供应链收入共享模型,推导认为在分散决策下供应链系统并不能总是最优;进一步,通过对契约模型的差分化,求解不动点,并通过Simulink编程数值计算,分析得出受决策周期的影响,系统均衡点并不容易达到,随着初值参数的改变,系统甚至出现浑沌。由此,探讨了基于复杂性下分散控制对当前管理现象认知及研究的意义。
【作者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超网络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戈分校商学院;
【关键词】: 供应链 分散控制 收入共享 报童模型 决策周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171135) 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JWCXSL1001) 上海市(第三期)重点学科(S30504) 上海市教委科技创新项目(10YS105)
【分类号】:C931;F224
【正文快照】: 0引言供需网(supply and demand networks with multi-function and opening characteristics,SDN)是近年来学术界基于企业间多“质”互动交流及“网络化”发展等社会现象[1],通过引入系统的观点,并借助网络加以描述,以使管理研究更接近于社会复杂本质的一种一体化企业网络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勇;裴勇;;需求具有价格敏感性的供应链的利益共享合约[J];中国管理科学;2005年06期
2 徐琪,徐福缘;供需网的一个节点:供应链协同管理与决策[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翠华,任金玉,于海斌;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研究进展[J];系统工程;2005年04期
2 艾兴政,唐小我,倪得兵;价格上涨环境下供应链的渠道协调机制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3 李辉;李向阳;王颜新;;基于多支持向量机系统的供应链伙伴关系协同预警框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6年05期
4 徐莹;徐福缘;李生琦;;基于SOA协作平台的供需网架构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03期
5 文晓巍;达庆利;;变质产品供应链中多品种的订购策略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年02期
6 邱若臻;黄小原;;供应链收入共享契约协调的随机期望值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静严;倪明;;传统供应链模式的拓展——供需网模式[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禹智潭;基于供应链联盟提升有色金属工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2 刘巍;食品加工业供应链结构分析与优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3 艾兴政;竞争供应链渠道机制绩效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4 张光明;造船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建立、运行和维护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5 周茵;关于短生命周期产品的供应链协调[D];湖南大学;2006年
6 王宁;电子化供应链管理协同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游佳;网络化制造系统中的物流协同组织与管理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8 王玖河;港口企业供应链的结构分析与优化[D];燕山大学;2007年
9 刘伟华;物流服务供应链能力合作的协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列湖;管理协同机制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5年
2 任金玉;基于JIT采购的二级供应链协同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3 罗玉霞;考虑订货时间影响的两种供应链协调契约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4 段贵军;供应链中企业协同及其收益分配[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5 胡安辉;供应链节点物流能力评价及协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6 王虹;基于突发事件的供应链契约协调机制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7 张钊昕;基于博弈论的三级供应链收益分配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8 盛捷;C食品公司供应链优化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9 赵文龙;供应链合作收益分配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10 李波;基于随机补货间隔期的库存控制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静,徐福缘;SDN及其内部合作伙伴关系的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2003年02期
2 王名,贾西津;中国NGO的发展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08期
3 罗艳,于长锐,徐福缘;供需网环境下企业动态结构建模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4 何静,徐福缘;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成员企业合作关系的经济模型[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5 罗艳,徐幅缘;基于多智能自主体的供需网环境下企业动态结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21期
6 徐琪,徐福缘;基于多Agent的企业供需网实时决策支持系统[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32期
7 何静,徐福缘;供应链瓶颈问题分析及其解决方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3年02期
8 徐福缘,顾新建,郑锦荣,黄晓萍;企业知识管理技术与工具在当今的发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4年05期
9 郑锦荣,徐琪,徐福缘;面向Web服务与智能体的企业供需网协作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4年S1期
10 徐琪,徐福缘;基于软件代理技术的供应链协同管理[J];计算机应用;2002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源;车飞;王娟;王宏伟;;一个两级供应链系统的经济订购量决策研究[J];物流技术;2009年11期
2 王玉燕;李帮义;丁立波;;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两层供应链的协调[J];统计与决策;2006年11期
3 马士华;赵婷婷;;基于供应链节点和线路的物流能力核算方法研究[J];工业工程;2007年02期
4 ;媒体[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年04期
5 王丽姝;庞燕;;两级供应链回购契约模型的研究[J];中国市场;2008年15期
6 廖诺;徐学军;;信息共享对瞬时补货多级供应链牛鞭效应影响的建模分析[J];工业工程;2008年02期
7 刘北林;高爽;;供应链道德风险预警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张睿;;基于DEA模型的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年02期
9 范永建;;供应链系统主要矛盾关系及模型分析[J];财会研究;2009年05期
10 李广;赵道致;;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供应链系统演化机制研究[J];工业工程;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波;谢挺;;供应链系统的脆性模型研究[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宋璐君;陈宏;;以利润度量的原材料价格的波及效应研究[A];全国第十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陈志松;陈军飞;;基于M/M/s/N/∞顾客排队的供应链系统可靠度研究[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马汉武;郭沛尧;;供应链企业合作的演化博弈分析[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王伟钧;唐小我;杨晋浩;;满足AR(1)需求过程的零售商库存决策和牛鞭效应[A];第四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戚桂清;杨锡怀;李森;;企业集群网络供应链竞争与合作决策分析[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7 程永生;;级库存(R,Q)策略的简单应用[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陶达亮;顾幸生;;基于销售价格的多周期随机需求库存模型[A];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第7卷)——'2005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选编[C];2005年
9 周艳聪;魏杰;孙晓晨;孙利民;;综合全价和折扣价退货策略的制造商与零售商分散式决策问题[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2)[C];2009年
10 黄小原;;供应链模型与优化研究[A];2003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从采购开始优化供应链[N];现代物流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常河山;借力电子商务 做钢铁供应链系统服务商[N];现代物流报;2010年
3 张岩;友达光电供应链的“极速”效应[N];现代物流报;2006年
4 冯惠;应用SAP实现库存控制策略[N];现代物流报;2006年
5 柴凤伟;联泰集团的高效服装供应链[N];现代物流报;2006年
6 柴凤伟;金融与物流热舞[N];现代物流报;2008年
7 王文;提高管理水平 降低供应链成本[N];现代物流报;2008年
8 王立伟;安全的商品,首先需要科学的可追溯系统[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柴凤伟;供应链管理的神经中枢[N];现代物流报;2007年
10 连盟;零售业巨头物流信息化透视[N];现代物流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广;供应链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模式及其特征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2 卢亚丽;基于混沌与博弈理论的供应链系统协调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3 谢江林;资金约束供应链系统分析与决策[D];南昌大学;2010年
4 尤月;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系统的协调模式与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5 贾清萍;江西农村医疗服务供应链系统运行效应反馈仿真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罗卫;基于APIOBPCS策略的牛鞭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何佳宁;基于定购点策略的供应链系统动态分析与控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会新;供应链系统的动态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王海英;时变运输周期影响下的供应链系统联合批量问题[D];清华大学;2009年
10 王正国;供应商管理库存系统中配送优化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明星;基于供应链的中小企业风险管理[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2 谢威炜;佛山东货场向物流中心转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陈仕ng;基于供应链环境的库存控制策略[D];厦门大学;2007年
4 张丽;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供应商选择、评估与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汪全龙;供应链长鞭效应的控制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卜国红;供应链企业间演化博弈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7 陈涛;供应链环境下物流中心选址的方法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08年
8 郭乙运;供应链系统的复杂适应性建模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9 哈玉涛;供应链信息管理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10 谢昕;利用热力学第二定律评价闭环供应链系统绩效[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190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819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