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管理理论论文 >

汉代制书体式考述

发布时间:2017-09-23 23:38

  本文关键词:汉代制书体式考述


  更多相关文章: 制书 汉代 体式 制诏 制曰 格式


【摘要】:汉代制书体式有二:其一为"制诏"体式,"制诏"后通常带有受命对象,若曰"制诏御史"、"制诏三公",那么这些人乃是制书命令的执行者,但并不属于制书内容面向的群体;受命者若是太守、将军等其他对象,则其职务在"制诏"后出现,往往是对个体的称谓;他们作为制书涉及的当事人,成为制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为"制曰"体式,多用于对大臣奏议的批复,其与奏议共同构成完整的制书内容。此外,由汉代简牍和碑刻来看,"制"、"制诏"、"制曰"须顶格书写,这样的格式彰显出皇命的权威性特征。
【作者单位】: 北华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制书 汉代 体式 制诏 制曰 格式
【分类号】:C931.46
【正文快照】: 自秦始皇改“命”为“制”,制书始形成固定体式。《史记正义》曰:“制诏三代无文,秦始有之。”[1](p237)在史籍记载中,秦代制书体现为“制曰”体式。“制曰”既可直接引起制书的正文内容,也可作为对大臣奏议的批复。1在此基础上,汉代制书有了进一步发展,其以“制诏”与“制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直;;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出土王杖十简通考[J];考古;196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令梅;;道教承负说浅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周晓陆;秦封泥所见安徽史料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4 瞿林东;论魏晋至隋唐的历史文献学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刘克;;汉代画像石中的佛教环境生存智慧[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6 曹洁;;宋跋本王仁f+《刊谬补缺切韵》音注补苴[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7 段伟;;西汉黄河水患与防治制度的变迁[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8 段伟;;救灾方式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因灾录囚及其对司法制度的破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魏宏灿;;建安时期的天灾对建安文学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孔祥军;;曹操政治战略核心研究——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为考察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高慧斌;;试论南朝私学发展的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陈立柱;;说“国必依山川"[A];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研究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周亚;;秦汉上林苑的功能及其与都城发展之关系[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赵凯;;汉魏之际“大冀州”考[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6 秦臻;;四川东汉陵墓石兽所见丧葬艺术赞助人问题[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姚乐;;关于汉盐渎县的几个问题[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孔祥军;;《汉书·地理志》盐官考[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姜建红;;《汉语大词典》释义以今律古现象札记二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朱玲;赵京生;;《内经》针灸概念术语的文化诠释[A];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慧智;儒经及其经学阐释对杜诗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华;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丹;中国佛教与道教人生哲学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范文娟;嵩山古建筑群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吴雯雯;泰山岱顶人文景观的历史演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范艳清;《史记》与魏晋南北朝文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陈克标;西汉游侠与乡里秩序[D];湘潭大学;2010年

7 刘丽;苗族崇龙习俗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李成学;吕夷简评传[D];湘潭大学;2010年

9 程伊杰;贾谊、晁错政论散文对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黄嘉敏;七月十五节俗与民间传承[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燕;李章程;;中国古代制书的历史沿革[J];办公室业务;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振华;;谈武周苑嘉宾墓志与告身——以新见石刻材料为中心[A];唐史论丛(第十七辑)[C];2014年



本文编号:9081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9081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5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